《窗邊的小豆豆》:每一個孩子,都自帶閃光點,需要父母用心發現

如果孩子剛去上學幾天,就被學校老師說有問題,遭到退學怎麼辦?如果換成你,會不會對孩子失望?就此開始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哪裡出了問題?

《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書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小時候就是這樣,她在剛去上一年級幾天,就因為在上課時,無數次不停地開關課桌的蓋子,站在窗邊和路過的宣傳藝人打招呼,和燕子對話,結果被老師認為不能安靜坐下學習,會干擾到其他同學聽課,被勸退了。

《窗邊的小豆豆》:每一個孩子,都自帶閃光點,需要父母用心發現

但小豆豆的媽媽向老師瞭解情況後,並沒有因為孩子在學校的糟糕表現,就失望焦慮,而是在潛意識中,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是哪裡出了問題,只是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需要想辦法找到一所能理解孩子性格的學校,讓她學會和同學一起學習就可以了。

懷著對孩子無限的包容和愛,小豆豆的媽媽,開始四處奔波,為孩子尋找一個適合她的學校。

最終她帶著孩子找到了巴學園,一所與當時大多數的學校秉持不同教學理念的小學,也為孩子找到了一個適合她個性成長的地方,讓孩子在這裡奠定了自己人生的基調,成長成為一個自信樂觀、友愛、懂規矩的孩子,也為她長大以後精彩的職業生涯打下了基礎。

最終,這個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女孩,成為了日本著名作家、NHK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暢銷書作家,最受歡迎的電視人物之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此外還擁有眾多社會機構頭銜,獲獎無數,並被《紐約時報》等權威媒體讚譽為日本最偉大的女性。

《窗邊的小豆豆》:每一個孩子,都自帶閃光點,需要父母用心發現

由此可見,一個人想成長成為她本來想要的樣子,童年的教育和引導對他多麼重要。

雖然,書中並沒有專門花某個章節描述小豆豆的媽媽對孩子採用什麼樣的教育,但是從她和孩子的碎片性對話以及她對孩子所做的每一件小事,能讓人感受到她在生活點滴中,對孩子秉持這樣的教育理念:在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的感受,併發掘孩子的優秀個性,理解孩子潛在的成長需求,給予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讓她快樂成長。

美國著名兒童專家艾爾菲·科恩在《無條件養育》中曾說,無條件愛孩子的家長,會愛孩子本身,而不是附加任何條件才去接受和愛他們。

這句話通俗地說,其實就是指父母若是無條件愛孩子,會愛他本來的樣子,愛他只因他的獨一無二,而無關乎孩子的個性、長相或者表現優劣,也唯有這樣,才能看見孩子的感受、看見孩子的閃光點,看見孩子成長的需求,猶如小豆豆的媽媽一般。

《窗邊的小豆豆》:每一個孩子,都自帶閃光點,需要父母用心發現

一、無條件愛孩子,才能“看見”孩子的感受

小豆豆才去上學幾天,就因為表現不好遭到退學,本來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但她的媽媽,並沒有因此減少對她的愛。

相反,她選擇與孩子站在同一戰線上,不僅從行動上,為孩子換學校的事情奔走,且在心理上,擔心的是這件事對孩子的影響。

為了避免小豆豆因退學而產生自卑心理,童年就此蒙上陰影,媽媽選擇暫時不告訴小豆豆她被退學的事情。即使媽媽自己在替小豆豆的現狀擔憂,也沒有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更沒有因為孩子的表現不好,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孩子的身上,甚至強行糾正孩子,讓孩子做出改變。

而小豆豆,則因為心情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十分開心地跟著媽媽,去了新的學校,馬上就開啟了新的學習和生活。

且不管小豆豆的媽媽,是不是懂兒童心理學,但她在孩子做出了看似“不良行為”之後所採取的行動,是符合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因為從心理學看來,兒童的大腦受情緒主導,缺乏理性的控制,所以他們經常會因為自己好奇心和衝動的驅使,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探索世界,也特別容易受到情緒的干擾,出現行為偏差,所以,想讓孩子合作,或表現更好,往往要先考慮孩子的感受,先評判他們的行為。

《窗邊的小豆豆》:每一個孩子,都自帶閃光點,需要父母用心發現

可惜,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很多父母,卻常常“看不見”孩子的感受。

不管是不是孩子的行為真的有偏差,還是家長自己情緒不佳,或者是家長自己的育兒觀念有問題,反正當孩子表現讓自己不滿意時,家長總喜歡先入為主直接糾正、評判孩子的行為,在有意無意中,忽略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受傷。

在《爸爸去哪兒6》節目中,楊爍用“霸道總裁”的方式對待兒子,就把父母完全不顧孩子感受的情形表現得淋漓盡致。

楊雨辰走路有點外八,楊爍糾正他,“走路都不會走了嗎,腳尖向前”。

當楊雨辰按照自己的幸運數字,選擇了1號房間,結果沒想到那是最差最遠的,楊爍嘲諷他,“下次還選1號嗎”“下次你還可以選更遠的”。


《窗邊的小豆豆》:每一個孩子,都自帶閃光點,需要父母用心發現

但平心而論,因為太累走姿不正,很正常啊,只是大人看不慣而已,想讓他走好一點,可以先關心他累不累啊。而孩子按照自己的判斷去選擇,也沒什麼不對,但大人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對孩子的選擇能力不滿意,所以冷嘲熱諷。

也許是因為時常受到爸爸的否定和批判,楊雨辰在節目中的眼神很多時候,都充滿委屈和憂傷,但不知為啥,爸爸好像並沒有看見?

最後,楊雨辰終於在一次撿牛糞任務結束後,崩潰大哭,連續大喊“媽媽,媽媽,媽媽……”,讓人十分心疼。

像這樣不管孩子感受的家長,現實生活中並不少。其實,對於成長中的孩子的行為表現,家長不能“居高臨下”地單純用成年人的角度去衡量,不管孩子的行為,是否能讓父母滿意,父母都應該多站在他們的角度,關注他們真正動機和感受。

因為,養育,並不是居高臨下地訓斥、壓制和糾正,而是要在關注孩子的感受中,用愛與孩子建立聯結,去引導成長。

《窗邊的小豆豆》:每一個孩子,都自帶閃光點,需要父母用心發現

二、無條件愛孩子,才能“看見”孩子的優勢

無法想象,如果當小豆豆的媽媽,聽到老師對孩子的負面評價後,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同樣認定小豆豆就是一個問題孩子時,她還會不會這麼積極幫孩子去尋找新的學校,而小豆豆的成長,沒有了巴學園,會不會是另一番樣子?

幸虧小豆豆,遇上了一個好媽媽,她能辯證看待孩子的行為,從孩子看似偏差的行為中發現閃光點。

比如當老師告訴媽媽,小豆豆上課時愛擺弄書桌,媽媽想起小豆豆曾對自己說學校的書桌跟家裡的不一樣,於是明白了小豆豆並不是故意搗亂,而只是好奇心比較強,對書桌感興趣而已;

當小豆豆在放學路上,因為好奇跳進了抹牆灰泥堆中時,媽媽也沒有大發脾氣,只是提醒她,“看見有趣的東西,要看清是什麼東西,才能往裡跳”,因為她知道小豆豆只是因為覺得有趣才這麼做;

即使當媽媽聽小豆豆講述自己掏糞池找錢包的過程,她也沒有嚴厲批評孩子。而在媽媽和校長的包容下,小豆豆從這次“不可思議”的經歷中,從校長身上學會了什麼叫信任。

正如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所說的,無論哪個孩子,在出世時,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把他們培養成有個性的人。

而《優勢教養》一書則進一步指出了家長應該如何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書中提到,家長應該發散思維,發掘孩子的優勢,從技能、能力、興趣、特徵和天賦多方面去考慮,而不只是狹隘地關注技能、興趣優勢,比如老是過多關注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會不會繪畫、彈琴、寫作、算術等等。

比如,單就最容易被家長忽視的性格優勢來說,每個孩子身上的性格優勢就多達24種,而若是這24種性格優勢用更多的詞彙延展開來,居然總共有100多種優勢,比如真誠、好奇、勇敢、熱情、樂觀、堅毅、能言善辯等等。

《窗邊的小豆豆》:每一個孩子,都自帶閃光點,需要父母用心發現

可見,孩子身上並不是缺少閃光點,而是父母缺少發現的眼光。不過,這也與人類大腦天生的選擇性關注和負面偏見機制有關,這兩種機制會導致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會更加關注孩子的消極行為和缺點。

因而,父母在生活中,要懂得用辯證和一分為二的眼光去發掘,孩子優秀的個性,很多行為,從一個角度看,是偏差行為,甚至挑戰性行為,如果我們能夠換一種視覺,從優勢出發,我們仍然可以妥善處理。

比如,孩子上課老愛說話,不能保持安靜,從一個角度看,確實是問題,但是換一個角度看,就表明孩子喜歡錶達,這在現代社會,能言善辯可是個很好的優勢啊。家長可以在課後,讓孩子去參加主持人、演講、辯論培訓,讓孩子喜歡錶達的慾望得到釋放的同時,還可以順便培養孩子的核心優勢。

又比如,我的侄女,有一段時間,穿衣服褲子非要自己挑,並且不是她自己選擇的鞋子,就算買回來,她怎麼也不肯穿,她奶奶就說她“怎麼這麼倔”,但其實換個角度,孩子只是比較有自己的看法,想發展自己的審美觀和獨立性。

所以,從優勢出發的父母,總能從幫助孩子成長的角度出發,用更長遠的目光,採用更有建設性的方法,鼓勵孩子運用優勢發展自我。


《窗邊的小豆豆》:每一個孩子,都自帶閃光點,需要父母用心發現


三、“看見”孩子成長的需求,讓孩子在體驗中成長

孩子的左右腦結構決定,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要依靠自己的感覺認識和探索世界,他們成長的過程,就是感覺和知覺上升為道德和智力的過程,而不是依靠大人的糾正和灌輸的過程。

小豆豆曾因在課堂上不懂規矩而被退學,但由於喜歡在巴學園電車教室中,每天可以自由選擇座位和同桌,以及自由安排學習內容的體驗和感覺,她入學第一天就學會了安靜坐在座位上學習。

而在與殘疾同學泰明交友和玩耍的過程中,她學會了友愛;

在九品佛寺廟和墓地夜行“試膽量”活動中,則學會了如何克服恐懼;

此外,還在游泳、外出散步、外出旅行等小事中,學會什麼叫羞恥,什麼叫尊重、什麼叫信任……

所以,家長看到孩子在做任何離經叛道的、稀奇古怪的事情時,在不涉及安全、底線和原則的前提下,不要馬上盲目干擾,評判、糾正、阻止,因為你不知道這是不是孩子正在以他自己的方式在認識世界和發展自己。

就如孫瑞雪老師,在書中提到的很多例子一樣,上幼兒園的孩子要把自己的糞便裝回家,把別人的玩具搶過來說是自己的,其實他是在發展自我意識;孩子非要自己吃掉在地上的紅薯,非要拿著影碟穿衣服,那是秩序敏感期到了等等。

太多的例子證明,孩子需要在自己的體驗和探索中,不斷成長。

《窗邊的小豆豆》:每一個孩子,都自帶閃光點,需要父母用心發現

但很多父母,總喜歡武斷地說教、訓斥、評判、糾正、阻止,比如,

孩子自己吃飯,他嫌吃得太慢,

孩子想吃肉,他說一定要多吃青菜才健康,

孩子要自己選衣服,他訓斥孩子不懂節約……

這樣,孩子不開心,親子關係也擰巴。

所以,每當自己想喋喋不休地提醒和教育孩子時,不妨讓自己停下來,從大腦的衝動回到身體的感受,去覺知,“我為什麼要提醒和教育孩子?是真的為孩子好?還是為了讓孩子實現自己的願望?抑或是為了捍衛自己的權威和正確?”

先放下大腦中的評判,才能理解孩子的感受,看到孩子成長的需求。為人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是,關注而不打擾,陪伴而不干涉,在愛和規則的邊界中,給予孩子最大的自由,讓孩子在不斷的嘗試和探索中成長。正如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中說,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看他從容把蝴蝶結紮好,用他5歲的手指。

是啊,孩子不會扎蝴蝶結,那就讓他慢慢來,做不好,那就讓他多試幾次,他最終總能做好。同理,孩子所不會做的其他所有事情,經過他自己的探索,他終能學會,他自己所犯過的所有錯誤,所走過的所有彎路,最終都會成為見證他成長的印記。關注@艾羊育兒,共同探討育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