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前几小时还在写材料,被称为扶贫活字典,他的故事让人泪流


2年来走访12次

眼光独到

帮贫困户找致富路


大家说

他是“活字典”

扶贫政策倒背如流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好干部

他倒下了

……


李龙生有个习惯,每到一镇督查,开完会后,总是不打招呼,随机找个贫困村检查。到了村委会,先去档案室,把贫困户的资料都过一遍,找出5到10户,挨个上门家访。自从2018年4月16日,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督查组成立以来,李龙生无数次重复这遍流程。


2月29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临高等3市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3月2日,星期一,李龙生再一次重返临高,他计划走遍临高各乡镇,检查指导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脱贫攻坚工作。3月5日晚上,李龙生还在撰写督查报告。几个小时后,3月6日凌晨2时50分,李龙生因心源性疾病抢救无效,在临高县人民医院逝世,享年57岁。


去世前几小时还在写材料,被称为扶贫活字典,他的故事让人泪流

李龙生


每次带队家访

宁愿身体累 工作做到位


3月5日下午,结束了临高县皇桐镇的督察指导工作,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督查组成员即将返回临城,皇桐镇镇长林明剑站在中巴车外送行。“李组长,现在疫情期间,就不留你吃饭了。”林明剑挥手告别,心里想,虽然你也从来没有留下来吃过饭。车内的李龙生笑着说,不好意思,不麻烦了。


2年来,省委脱贫攻坚战第一督查组每年都要到皇桐镇好几趟,镇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李龙生。可2年里,包括林明剑在内,大家都没和李龙生吃过一次饭。“每次结束督查指导,李组长总是说,县里食堂有工作餐,回去吃,不用招待。”


皇桐镇已是李龙生和同事们的第6站。在此之前,他们已走过5个乡镇。林明剑想不明白,作为督查组组长,李龙生完全可以留在驻地,安排组员进村调查。有一次,他悄悄问过李龙生,每次都是你带队,不累吗?李龙生反而笑着说,身体累不要紧,工作做不到位,心累才难受。


当日,当中巴车离开皇桐镇,开赴临城驻地。进城时,天色已晚,李龙生告诉司机,天黑路远,先送“小王”回家。“小王”是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督查组在临高扶贫办的联络员王丽颖,今年只有26岁,负责第一督查组在临高的工作联络安排。


在王丽颖眼里,57岁的李龙生就像家里的长辈,总是督促她读书看报,指导她学习政策,“总说不学习就退步,就像家里的大伯一样。”中巴车先来到王丽颖家的路口,当王丽颖下车时,李龙生说:“小王,明天再见。”


“李组长,明天再见。”然而,3月6日上午8点,王丽颖没有等来督查组的电话,却等来了一个悲伤的消息。


那位像家里大伯的督查组组长,再也不能一起共事,那声“明天再见”,成了永远赴不了的约。


去世前几小时还在写材料,被称为扶贫活字典,他的故事让人泪流

李龙生生前在开展扶贫工作。


帮贫困户找致富路

一个贫困村 2年去了12次


直到村干部提起,古柳村村民刘道坚才知道,那位多次来到家里,与他促膝长谈的李组长,已不在人世。69岁的刘道坚,红了眼眶。


2019年5月,李龙生再次来到刘道坚的家,看着家里盖起的新房,询问危房补贴是否拿到。“连我都忘了这件事。”刘道坚家的新房改好时,危房改造政策正在落实,一家人还能领到1.5万元补贴。李龙生得知后,安排村干部帮忙申领。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危房补贴早已领取,而李龙生却还惦记着。“他说一定要见到我,听我亲口说出来,才放心。”院子里,百香果藤长成了一张绿色的网,刘道坚原本打算,当李龙生下次过来时,摘下几颗让他尝尝。


古柳村是临高县波莲镇的人口大村,也是贫困大村。2014年,古柳村共有940多户村民,建档立卡贫困户720多户。到了2016年,仍有3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民们以低效的水田农业为生,没有致富产业。村干部不熟悉政策,找不到脱贫的路子。


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督查组成立后,李龙生对副组长杨光润说,古柳村的问题不解决,临高的脱贫攻坚无法成功。


从2018年4月以来,李龙生带领督查组12次奔赴古柳村。到后来,村里的狗见到他都不叫了。每次听说李龙生要来,村委会主任刘道松赶紧在脑子里过一遍关于扶贫的各项政策和文件。确保万无一失,才敢走到李龙生面前。


“以前觉得,村干部就是热心一点,多帮助贫困群众就好。后来才发现,村干部同样需要帮助。”帮助提高知识,帮助提高水平,李龙生总是时不时检查刘道松的知识储备,像个考官一样,随机抽查。找到不足的地方,却不随便发脾气,李龙生像个辅导员一样,耐心教导村干部。各项政策文件经过李龙生的嘴,变成了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很快被村干部牢记于心。


“怎么才能富?”李龙生举个例子,一家有产业一家富,家家有产业家家富。


“村干部一定要提升能力和觉悟,才能带动村民致富。”这句话,刘道松记在心里,他熟读政策和文件,很快找到路子。根据帮扶政策,古柳村村委会在村里成立了园林公司,吸纳贫困户入股,还调整农业种植项目,实现产业发展。


8日下午,65岁的村民王宛骑着电动车出门,前往辣椒地里忙活,“以前种水稻,一年到头收成不高,辣椒价格好,收入增加,新房盖起来了。”


春节休假在家的刘招智,和家人坐在新房里看电视。刘招智也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在海口找到一份水电工的工作,“李组长来过家里3次,听说我在海口打工,鼓励我要坚持。”


2020年,古柳村实现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940多户村民中,贫困户为0,实现高标准脱贫。


去世前几小时还在写材料,被称为扶贫活字典,他的故事让人泪流

李龙生生前在开展扶贫工作。


做足功课查档案

让贫困户享受到政策


古柳村驻村第一书记王九骏的笔记本上,清楚记录了李龙生历次来到古柳村的会议纪要。他说,听李龙生开会讲话,像听故事一样引人入胜,获益匪浅。


“他总能把政策和文件,用老百姓的话语讲出来,引经据典,全程脱稿。”初见几次,王九骏忍不住打听这位督查组组长的履历,才发现李龙生不仅是一位老共产党员,还是一位有着医学学士学位的主治医师。


离开医疗岗位后,李龙生依然像一名治病救人的良医,精准有效,把手术刀划向了脱贫攻坚的细微处。


历任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海南省服务贸易促进局局长,到担任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委脱贫攻坚战第一督查组组长。李龙生没有把自己束在高阁,而是俯下身,细致检查每一项脱贫工作。


面对贫困人口大村古柳村,李龙生每次都做足功课。2018年6月,李龙生再次来到古柳村,在村委会开完会后,他径直来到贫困户邓孝家的家。一进屋,仔细瞧着房梁屋檐。


“这家人住的还是老房子,可却没算在危房改造内,这是怎么回事?”李龙生一发问,在场的村干部直挠头,他是怎么发现的?


原来,开完会后,李龙生悄悄翻阅贫困户档案,发现邓孝家一家并未享受危房改造政策。“该享受的政策,一定要享受,不该享受的,一定不能享受。”李龙生担心邓孝家一家漏评危房改造,召集镇村两级干部开起了现场会。


经过调查,邓孝家的三个儿子已经工作,有稳定收入,一家人在临城买了新房,老房子也并不符合危房改造资格。


勤奋的工作态度,加之手术刀般精准的目光,李龙生总能及时细致地发现问题。在临高县波莲镇带昆村,李龙生通过查阅档案,看到了一位脱贫户的名字。可在之前的走访过程中,却发现该村民家的房子破旧不堪,承重墙开裂,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李龙生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疏漏。他再次来到这位村民家里,经过细致调查,得知该农户全家没有稳定收入,父母年老体弱,女儿患有红斑狼疮,还有一个抱在怀里的婴儿嗷嗷待哺。最终,经过专业部门鉴定,该住房为危房,农户不符合脱贫条件,为错退户。


去世前几小时还在写材料,被称为扶贫活字典,他的故事让人泪流

李龙生生前在农村做督导工作。(省扶贫办供图)


是“活字典”

扶贫政策倒背如流


2018年4月16日,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督查组成立,负责海口和临高两地脱贫攻坚督查工作。当年5月8日,第一督查组全体成员与临高县委县政府举行见面会,李龙生作为组长,第一个上台发言。


李龙生全程脱稿,把省委省政府历年来的扶贫政策和文件倒背如流,还列举了许多市县的脱贫范例,鼓励大家找准方向,树立脱贫信心。副组长杨光润坐在台下,转头一瞥,看见身旁的临高县人民政府县长曹文正在认真做记录,头两行几个大字:“他真是电脑脑袋。”


2019年11月14日,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督查组派驻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导工作。抵达琼中的第二天,李龙生组织连开了三场会议。会务组提前为李龙生准备了讲话稿,琼中县委副书记粟太强却发现,李龙生一眼没看稿件,完全脱稿发言。“我早听说他做事很认真,却没想到他如此专业。”栗太强说。


在杨光润印象中,各种会议,李龙生总是脱稿发言。“他是扶贫工作的‘活字典’。”与李龙生共事两年的杨光润明白,专业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


在李龙生的办公室里,桌上是书、柜里是书,就连椅子旁都放着书。一本又一本关于脱贫攻坚的书籍,汇聚成“电脑脑袋”,武装出一位脱贫工作“活字典”。


“倒”在扶贫路上

去世前一晚还在写报告


面对脱贫攻坚战役,57岁的李龙生,也会着急,也会流泪。


当临高一处扶贫项目推进难,李龙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先后13次组织召开会议,最终啃下这块硬骨头;得知一线扶贫干部工作怠慢,李龙生很着急,亲自找扶贫干部谈话;有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李龙生躬身到贫困户家里做思想工作。当临高全县即将摘帽脱贫,李龙生来到贫困户家里,握着手抿着嘴,没说一句话,泪珠却在眼眶打转。


在妻子魏珊眼里,李龙生也是一位普通人,有着喜怒哀乐,也有着四川人天生的乐观。每天无论多忙,李龙生总会抽时间,给84岁的老母亲打个电话,开心地聊着天,不时讲个笑话逗老母亲开心。


3月2日,李龙生又开始为期一周的督查出差。魏珊也像往常一样,每晚休息时,给李龙生打个电话。


3月5日晚22时许,李龙生的电话无人接听。魏珊很着急,赶紧拨打了督查组副组长杨光润的电话:“老杨,龙生不接电话,你帮我敲下他的门。”当多次敲门无人应答,打电话无人接听后,杨光润意识到情况不妙,破门而入,却发现李龙生已经躺在地上。6日凌晨2时50分,经送医抢救无效后,李龙生不幸去世。


5日晚上,李龙生在撰写本次督查的报告,原本计划第二天前往调楼镇,继续开展督查。


李龙生因公殉职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赐贵,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省委副书记李军,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肖莺子对李龙生同志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在李龙生帮扶过的海口、临高、琼中等地,扶贫干部和曾经的贫困户用自己的方式缅怀他。


2018年初,海口市未脱贫户89户330人,贫困发生率0.066%。到了2019年末,已经实现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于2019年脱贫摘帽,临高县也于2020年告别贫困。

这一切,李龙生已经看到。当他的生命走到终点,无数人的小康之路,走上了起点,奔向新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