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獼猴的金箍棒是哪來的?

用戶GG好尷尬江河湖海


《西遊記》第五十八回中描寫到,真假孫悟空在找觀音、閻王等大神都辨不出真假身份的情況下,直接鬧到了如來門前。面對以假亂真的兩猴,如來詢問眾神仙,是否有人能辨得其真假?

眾神無奈搖頭,如來笑道:“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

連觀音菩薩等諸位神仙都無法辨出真假身份,可見六耳獼猴的“神力”有多大。

不僅如此,我們都知道,《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乃定海神珍鐵,本為太上老君所冶煉,後被大禹借走用來治水,最後放於東海,世上僅此一根。

棒名如意號金箍,天上人間稱一絕。重該一萬三千五百斤,或粗或細能生滅。

——《西遊記》片段

87版《西遊記》東海龍

宮而在真假美猴王這回中,假悟空六耳獼猴也同樣擁有這件寶物。

一、那麼,六耳獼猴的金箍棒,是從何而來的呢?

有人說,六耳獼猴偷師學藝,自學成才,把孫悟空的東西全都Copy到自己身上了,所以,擁有一件金箍棒寶物也不足為奇。

但是,認真推敲,卻存在幾點疑點:

  • 首先,我們都知道,金箍棒是一件極其厲害的兵器寶物,它不僅能大能小,能長能短,甚至還可以變成繡花針模樣,置於耳內。

  • 其次,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金箍棒具有靈性,只聽孫悟空的,其他人根本沒有法力能驅動它。

而六耳獼猴是假悟空,其一他不太可能能將太上老君爐火純青的冶煉本事修煉到家,冶煉出如此有威力的兵器。其二,要說他真有太上老君的本事,能完完全全將金箍棒仿造、Copy過來,那應該也無法做到像真孫悟空一樣,自如地使用金箍棒。

那麼,六耳獼猴的金箍棒究竟從何而來?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得回到如來這裡,我們先來看看如來是如何闡釋六耳獼猴的:

“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87版《西遊記》如來劇照

什麼意思呢?我們具體細化一下,逐一來看:

▲“此四猴者”,指的是四大靈猴,分別是通臂猿猴、靈明石猴、六耳獼猴和赤尻馬猴,這四種猴均有各自的神通本事。

  1. 通臂猿猴,此猴在《西遊記》原著當中沒有過多的描寫。
  2. 靈明石猴,《西遊記》中這樣描述概括:“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總言之,本事神通廣大,其典型的人物代表:孫悟空。
  3. 六耳獼猴,本文提到的這類,靈猴之一,也是本領超強。
  4. 赤尻馬猴,具有“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的本事,典型的人物代表:花果山四健將裡的馬流二元帥。

“不入十類,不達兩間”,指的是不是天,不是地、不是神、不是人、不是鬼、不是蠃、不是鱗、不是毛、不是羽、不是昆。也就是說,天、地、人各界,都沒有將它歸入體系,其屬於自然界之外。

▲六耳獼猴的特點,可以用一個詞形容“聽聞望切”,能聽能聞,能察能覺,極為靈敏。所謂“六耳”,或許就是如此得名。

▲“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和孫悟空長得一模一樣,本領也如此。

看到這裡,相信不少人都會倍感疑惑,既找不出其出生起源,又和孫悟空完全一樣,這不就是憑空造出來的嗎?

三、那究竟是不是呢?有什麼佐證可以進一步證明他就是憑空出來的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來看看儒家怎麼說。在佛家文化當中,“耳”其實就是“六根”之一。在中國上千幾千年的文化中,“六根”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意象。《西遊記》中,由六根衍生出“六識”,六耳獼猴其實代表的便是被“六識”所深深困擾的迷茫猴子孫悟空。

注:“六根”為“眼、耳、鼻舌、身、意”。

另外,在《西遊記》中,“六耳”這一詞的出現次數並不少。早在《西遊記》第二回中,也就是悟空到三星洞拜師學藝,參破師父啞謎,三更跑到師父房中時就曾提及:

“此間更無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師父大舍慈悲,傳與我長生之道罷,永不忘恩!”

這裡所說的“六耳”,其實指代的是第三者。由此聯繫全文,我們大體可知,六耳獼猴其實就是憑空造出來的,它是六根未淨的孫悟空的另外一面,是其人格分裂而來的化身,是橫亙在唐僧師徒之間的“第三者”。

所以,說到這裡就不難解釋,為什麼《西遊記》中的六耳獼猴,也有金箍棒,也有緊箍咒了。

結語

其實,不僅是孫悟空,人類皆如此。每個人都有兩面性,一面代表著善,一面代表著惡,人之初,性善惡皆存。善與惡,一念之間,一念為善,一念為惡,善惡就像是陽光和影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彼此獨立,卻又形影相伴。


參考資料:張振國:《西遊記》“六耳獼猴"意象的文化與心理學闡釋

寫作不易,喜歡就點個贊、轉發分享吧~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讀書文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