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的金箍棒是哪来的?

用户GG好尴尬江河湖海


《西游记》第五十八回中描写到,真假孙悟空在找观音、阎王等大神都辨不出真假身份的情况下,直接闹到了如来门前。面对以假乱真的两猴,如来询问众神仙,是否有人能辨得其真假?

众神无奈摇头,如来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

连观音菩萨等诸位神仙都无法辨出真假身份,可见六耳猕猴的“神力”有多大。

不仅如此,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乃定海神珍铁,本为太上老君所冶炼,后被大禹借走用来治水,最后放于东海,世上仅此一根。

棒名如意号金箍,天上人间称一绝。重该一万三千五百斤,或粗或细能生灭。

——《西游记》片段

87版《西游记》东海龙

宫而在真假美猴王这回中,假悟空六耳猕猴也同样拥有这件宝物。

一、那么,六耳猕猴的金箍棒,是从何而来的呢?

有人说,六耳猕猴偷师学艺,自学成才,把孙悟空的东西全都Copy到自己身上了,所以,拥有一件金箍棒宝物也不足为奇。

但是,认真推敲,却存在几点疑点:

  • 首先,我们都知道,金箍棒是一件极其厉害的兵器宝物,它不仅能大能小,能长能短,甚至还可以变成绣花针模样,置于耳内。

  • 其次,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金箍棒具有灵性,只听孙悟空的,其他人根本没有法力能驱动它。

而六耳猕猴是假悟空,其一他不太可能能将太上老君炉火纯青的冶炼本事修炼到家,冶炼出如此有威力的兵器。其二,要说他真有太上老君的本事,能完完全全将金箍棒仿造、Copy过来,那应该也无法做到像真孙悟空一样,自如地使用金箍棒。

那么,六耳猕猴的金箍棒究竟从何而来?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得回到如来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如来是如何阐释六耳猕猴的:

“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87版《西游记》如来剧照

什么意思呢?我们具体细化一下,逐一来看:

▲“此四猴者”,指的是四大灵猴,分别是通臂猿猴、灵明石猴、六耳猕猴和赤尻马猴,这四种猴均有各自的神通本事。

  1. 通臂猿猴,此猴在《西游记》原著当中没有过多的描写。
  2. 灵明石猴,《西游记》中这样描述概括:“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总言之,本事神通广大,其典型的人物代表:孙悟空。
  3. 六耳猕猴,本文提到的这类,灵猴之一,也是本领超强。
  4. 赤尻马猴,具有“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的本事,典型的人物代表:花果山四健将里的马流二元帅。

“不入十类,不达两间”,指的是不是天,不是地、不是神、不是人、不是鬼、不是蠃、不是鳞、不是毛、不是羽、不是昆。也就是说,天、地、人各界,都没有将它归入体系,其属于自然界之外。

▲六耳猕猴的特点,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听闻望切”,能听能闻,能察能觉,极为灵敏。所谓“六耳”,或许就是如此得名。

▲“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和孙悟空长得一模一样,本领也如此。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都会倍感疑惑,既找不出其出生起源,又和孙悟空完全一样,这不就是凭空造出来的吗?

三、那究竟是不是呢?有什么佐证可以进一步证明他就是凭空出来的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看看儒家怎么说。在佛家文化当中,“耳”其实就是“六根”之一。在中国上千几千年的文化中,“六根”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意象。《西游记》中,由六根衍生出“六识”,六耳猕猴其实代表的便是被“六识”所深深困扰的迷茫猴子孙悟空。

注:“六根”为“眼、耳、鼻舌、身、意”。

另外,在《西游记》中,“六耳”这一词的出现次数并不少。早在《西游记》第二回中,也就是悟空到三星洞拜师学艺,参破师父哑谜,三更跑到师父房中时就曾提及:

“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这里所说的“六耳”,其实指代的是第三者。由此联系全文,我们大体可知,六耳猕猴其实就是凭空造出来的,它是六根未净的孙悟空的另外一面,是其人格分裂而来的化身,是横亘在唐僧师徒之间的“第三者”。

所以,说到这里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也有金箍棒,也有紧箍咒了。

结语

其实,不仅是孙悟空,人类皆如此。每个人都有两面性,一面代表着善,一面代表着恶,人之初,性善恶皆存。善与恶,一念之间,一念为善,一念为恶,善恶就像是阳光和影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彼此独立,却又形影相伴。


参考资料:张振国:《西游记》“六耳猕猴"意象的文化与心理学阐释

写作不易,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