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中的歷史:十二棍僧救唐王的歷史真相

1982年上映的《少林寺》造成了萬人空巷的局面。在當時一角錢一張票的條件下賣出了10億票房,堪稱電影史上的奇蹟。一批初登銀幕的武術運動員李連杰、於承惠、於海、胡堅強、計春華等人幾乎是一夜成名。

港片中的歷史:十二棍僧救唐王的歷史真相

少林寺還掀起了功夫熱潮,一時間全國各地前往少林寺圓夢的年輕人絡繹不絕。首先要說明的是,這部電影屬於港片。少林寺的製作公司叫做中原電影公司。中原電影就是五六十年代風靡一時的鳳凰公司和長城公司合併而來。少林寺的導演以及幕後團隊也是全部來自香港的中原公司,只是演員用了內地的運動員,所以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香港電影。

港片中的歷史:十二棍僧救唐王的歷史真相

>

不必驚訝,如果你知道了香港左派電影公司的背景,你就會見怪不怪了。

少林寺講述的是古老相傳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說隋末天下大亂,唐政權的秦王李世民與割據洛陽的鄭王王世充在虎牢關展開激戰,李世民在親自偵察敵情時遇險,少林寺十三棍僧在師父曇宗大師的率領下,擊敗王世充部下王仁則,幫助李世民脫險的故事。

港片中的歷史:十二棍僧救唐王的歷史真相

這個故事其實虛構的成分居多,當然也是在一定的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的,不能算是無中生有。

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隋末,李世民率領唐軍與鄭帝王世充、夏王竇建德激戰於洛陽—虎牢關一帶。李世民在劣勢的局面下出奇制勝,首先設伏擊敗夏軍,生擒夏王竇建德。

而後,唐軍開始對付王世充,王世充節節敗退,困守洛陽。此時,王世充之侄王仁則駐紮在少林寺附近。王仁則平日仗著有兵經常經常欺負少林寺僧人,導致與他們有了過節。

港片中的歷史:十二棍僧救唐王的歷史真相

當王世充被李世民打的節節敗退,大勢已去時,少林寺僧人組織起來,在僧人陳曇宗的率領下突襲王仁則,王仁則猝不及防,被僧人們生擒活捉。

陳曇宗率領僧人們向唐軍獻捷,秦王李世民高興的合不攏嘴,當場就對這些僧人進行了獎賞。唐軍得勝回朝後,唐高祖李淵大喜,派大臣李安遠親赴少林寺致謝,賞賜給少林寺四十頃土地,從此,這些土地就成了少林寺的私產。而,陳曇宗,也被封為“大將軍僧”。

港片中的歷史:十二棍僧救唐王的歷史真相

>

這麼一個故事,為何後來會發展成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傳說呢?始作俑者其時是梁啟超。梁啟超再為民國時期的武術家馬良所作的《中華新武術》中,杜撰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從此這個故事得以廣為流傳。

雖然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不是真實的,但少林寺這部電影卻是一部佳作。這部電影在香港電影的歷史上也是影響深遠的。從此,北派長橋大馬的功夫搬上了香江銀幕,弘揚了中華武術。李連杰,也成為那個時期最當紅的功夫小生。導演張鑫炎,後來也被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授予終身成就就,可謂是實至名歸。

電影中的歷史,往往比電影更精彩。歡迎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