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所有制、行业企业信心与应对措施存在较大差异

一、所有制差异比较

1. 所有制之间不存在信心差异

表1展示了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信心水平,从表中数据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并不存在对实现今年经营计划目标信心水平的显著差异,各自在“很有信心”“较有信心”“信心不足”上的分布比例虽有一定差别,但差异并不明显。整体上可以认为,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并不存在信心差异。不过,民营企业有少数对完成年度经营计划表示了没有信心,而相对更多一些的国有企业表示对能否顺利完成今年的经营计划目标难以判断。

不同所有制、行业企业信心与应对措施存在较大差异

2. 不同所有制的自救策略同样无根本性差异

表2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在积极自救时的策略选择。表2显示,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做好后续安排,疫情结束后全力追赶生产进度”,都是企业开展自救的最优先选择;国有企业的选择比例高达86.36%,民营企业也达到了82.26%。其次,“创新服务方式、销售方式和管理方式”同时位居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自救措施排行榜第二位;而“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则同时位居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自救措施排行榜第三位。

不同所有制、行业企业信心与应对措施存在较大差异

二、行业差异比较

1. 行业间存在信心的显著差异

表3列出了11个行业对完成今年年度经营计划目标的信心水平分布值。从表3看,各行业对是否能够完成今年的经营计划目标存在较大分歧。有些行业显得很有信心,如防务行业,“很有信心”与“较有信心”的合计占比达到了100%;机械设备行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两个行业在“很有信心”与“较有信心”的合计占比也超过了80%。有些行业则显得信心有所不足,如交通运输设备及零部件制造行业,在“很有信心”与“较有信心”的合计占比只有52.94%,有11.76%的企业表示信心不足,另有35.29%的企业认为对未来难以做出判断。

不同所有制、行业企业信心与应对措施存在较大差异

2. 各行业在自救措施优先次序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4是各行业所选择出的排名前五位的自救措施。从表4看各行业在自救措施的优先选择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创新服务方式、销售方式和管理方式”是交通运输设备及零部件制造行业最优先的自救措施;“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是化学品制造、建材生产、机械设备、消费品生产、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五个行业最优先的自救措施;“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是综合制造业、药品和医疗设备制造两个行业最优先的自救措施;“调整生产计划,做好后续安排,疫情结束后全力追赶生产进度”是金属产品、防务、食品饮料生产三个行业的最优先的自救措施。

此外,各行业所选择出的排名前五的行业,总体上看,在自救措施具体内容、具体措施选择比例、各自救措施优先排序等多方面,都存在有较大差异。

不同所有制、行业企业信心与应对措施存在较大差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