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身边炒股的人不少,但盈利的却很少,可为什么他们都还乐此不疲呢?

谜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我们深入分析,透过表现,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投资的本质。

首先,没有赚到钱,不代表没有赚到过钱。

注意体会,这一字之差,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

诚如题主所言,大多数股民是不盈利的,也就是俗语常说的“七赔两平一赚”。

但是,为什么几乎所有股民都认为自己会是那赚的十分之一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都赚过。

大家想想,一般来说,新手在什么情况下才敢入市?

肯定是牛市啊,股价节节攀升,赚钱效应好,才能吸引新人进场啊。

所以,绝大多数股民在最初都赚过钱,不是因为他们水平高,而是因为他们恰好赶上了牛市。

可惜,股民对一买就涨的喜悦印象太深,以至于产生了自己有投资天赋的错觉,认为亏损只是暂时大行情不好,或是操作失误等原因,将来迟早能暴富。



其次,股市的波动巨大,产生的锚定效应,让人不忍离开。

对股市沉迷的投资者,每个人身边都有很多;但是没人听说过,哪个投资者会对国债或者货币基金沉迷吧。

因为货币基金这类的稳健型产品,波动幅度很小,对投资者产生的刺激性不够。

而股市则不然,它的波动性非常大,赶上疯狂的时候,一个普通上班族几天的盈亏,可能会超过他正常一个月的收入。

有道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几次这种幅度的财富波动之后,投资者很难再回到之前埋头干活拿死工资的平静心态了。

他必要会沉浸在挣快钱,挣大钱的美梦中,幻想着自己能抓住下一次的机会,实现人生的飞跃。

不管希望有多渺茫,只有有一线光明,就叫人舍不得放弃。

第三,投资者的本能思维,对投资结果有着天然的副作用。

投资是需要逆本能的,而个人投资者,也就是散户,天生就有着选弱势股的本能,天生就喜欢“盈利兑现,亏损挂起”。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身边的个人投资者常常精准地一买就跌,一卖就涨;两个股选一个,一定选错,买进的暴亏,没买的狂涨;持仓换股,必然换错,换入的暴亏,换出的狂涨。

而如果手里有两支股票,一支盈利一支亏损,个人投资者通常倾向于卖出盈利的那支,甚至还有可能补仓亏损的那支。

长期这样“汰强留弱”的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答案是:会导致他手中的股票,全都是弱于大盘的。

那么一旦大盘转弱,他手中的股票多半会变得更弱,然后必将会进入个人投资者最熟悉的状态“深度套牢”。



而前面说了,个人投资者对亏损的股票,是拿得最牢的。

所以大盘一轮熊牛下来,很多投资者不是因为热爱股市才留下,而是被套住了走不了。

为什么不赚钱还要接着炒股?因为没办法,被迫炒的,要等解套啊。

综上

股市真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场所。平时买棵白菜都要精打细算的投资者,可能在这里不假思索地一掷千金。

留在股市的理由太多了,除了盈利,还有过往的怀念,还有梦想的憧憬,还有刺激的快乐,还有解套的希望。😂😂

我是仁义礼智投,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有关投资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相互探讨交流。码字不易,各位老铁都看到这了,不妨点个赞再走吧。PS:我不是什么小编,如果嫌ID太长,一定要起个昵称的话,就叫我投帅吧。。。


仁义礼智投


真是这样的。我身边的人基本就没有盈利的,但是他们依然每天坚持炒股。很多人还染上了股瘾,一天不炒股殾难受。

这是因为他们炒股虽然目前赚不到钱,但是股市却能一直给人以赚钱的希望。希望是人们继续炒股的动力,只有对炒股失去信心的人才会选择离开股市。

我认识很多老股民在股市里20多年了,现在还依然炒股。他们大多在股市里赚了点钱,虽然不多,但是他们意识到了股市确实有发财致富的机会。因此他们多年来仍然在股市里坚持。

还有一些股民被股市重套多年,现在还没有回本。他们坚持在股市的唯一目的就是解套回本。这样的股民也不在少数。

更多的股民是看到别人在股市中赚到钱了,由于财富效应的吸引自己就进入了股市。虽然自己没有赚到钱,但发现股市赚钱确实很容易,他们认为在股市中还是很有机会赚到钱的。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赚到钱。

炒股具有操作简单、入门容易、交易变现很快、资金存取方便等优点,是原本投资途径较少的散户较好的重要投资场所。相比于其它的投资项目类别,炒股还是最切实可行的。


孟可的思想空间


大多数小散们都是业余的,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做股票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他们有时候听了某个专家的话,一咬牙一跺脚,就开始大胆的买入股票了,行情好了会赚点,然后特别的兴奋,到处宣扬,做股票赚钱了,多么的厉害,马上都要成为专家了,还会到处告诉别人,跟着我一起炒股吧能赚钱,但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他们亏得一塌糊涂,再也不会到处说自己有多厉害了,其实他们就是一种刺激感,盈利亏损也不影响自己的生活,慢慢的逐渐的也就成为老股民了,也就有吹嘘的资本了,虽然经验丰富,可是做股票是要技术的,别不信,否则还是继续亏损。

还有一点我需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大多数业余股民有也自己的经验方法,有时候很灵验,却有时候很失败,行成不了真正有用的规则体系,到最后还是经不起考验,大家一定要相信,做股票一定要有自己整套的方法体系和交易系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做到的,提醒大家,股市有风险,入市先学习。


秘踪解盘


这个原因其实很容易解释:

第一,炒股是作为普通上班族和普通市民最容易接触的投资项目,也是最可能实现致富梦想的地方!

第二,炒股是一个门槛非常低,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的投资,只需要几千元,甚至几百元就可以入场交易!

第三,每一轮大级别的牛市行情里,股市都有着极强的赚钱效应,吸引着大部分的人进入股市捞金!

第四,当你看到了周围大部分的人在牛市里赚钱的时候,自然会被同化,甚至被忽悠进入股市!

第五,在进入股市之后,出现了重大亏损,导致了严重套牢,所以只能在股市里继续炒股!

第六,股市里时不时的会出现大牛股,大妖股,吸引着许多想一夜暴富的人进入!

第七,许多人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甚至展现自己的“股神”技能,从而进入股市!

第八,一直会有相关的报道说牛市来了,从而吸引散户投资!

要知道,目前的A股有1.43亿左右的股民,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相当于每10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参与了股票投资!

但是对于整个股市来说,真正可以达到盈利的不到20%,而能够保持持续盈利的只有不到10%,甚至,仅有3%-5%的人可以通过股市,达到财富自由,跑赢通胀的结果!

所以说,股市是一个看似门槛很低,谁都可以参与的市场,但是要做到持续盈利,财富自由,那得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哦!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谢谢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琅琊榜首张大仙


炒股盈利的人,比例很少,却偏偏这些人始终乐此不疲,这种描述比较精准,以我对身边周边朋友的观察,以下的几种心态非常具有代表性。

1、侥幸的心态

这样的内心想法是占第一位的,可以说,每个人的炒股经历,都会有阶段性的盈利,但统计这个人所有历史的“炒股史”,绝大多数都是“累计亏损”甚至“严重亏损”的。

在盈利的时候,一厢情愿地坚定看好未来走势,赚了还想赚,结果,面对一点点的反向行情的“蚕食”,盈利时候的心态仍然不调整,总是抱着“那么高都没走,现在走太亏了”、“等再到那个价格的时候我再走吧”,最后的结果是“怎么竟然亏了”、“赚钱都没走,现在更不能走了”……

2、过去的失败总是能找到理由

经历的一轮行情让自己遭遇亏损之后,总是能找到“自己没有做错”的理由,“这肯定是主力洗盘”、“这次不该听隔壁老王的”……

每次都是翻了差不多的错误,却偏偏不去总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把没做好归罪于其他的原因,并“不断以为自己”在下一次能够做得正确。

3、性格与做法相悖

这种特质存在面非常广,但是很多人自己一直认识不到,我在于炒股人的接触中,太多流露出这样的想法与做法:

我也不想贪,只要能挣个买菜钱就行了,哪怕每天1~200元,于是乎每天盯着股票的分时线近乎满仓追涨杀跌,总以为“10万块钱赚0.5%就是500块,这应该很容易啊”……周而复始的“自以为”,在T+1的市场里常年杀得死去活来。

4、缺乏自己的独立价值观


我们说,在股市里,很多种价值最终都会以价格走高表现出来,诸如:稀缺资源、政策扶持、市场热点、估值偏低等等,可以说是不枚胜举,但具体到某一天、某一个短期的时间段,其表现当然是涨跌各异。

于是有那么一些人,在自己缺乏独立的思考主线的情况下,今天追这个、明天追那个,颇有“猴子掰玉米”的症状,但却从不坚持一个价值判断去坚守。


其他还有不少五花八门的心态,比如扛得住亏损却守不住盈利,“抓中药”式的小心翼翼、“没有现金为王意识”等等,都是“普通股民”的不良做法,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可能不止一条,所有这些都属于“无法叫醒自己”的人,要想在股市里有所斩获——太南了。


檀纸间


这个问题可以拆分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炒股的人不少,但盈利的人为何却很少?第二个问题是盈利的人很少,为何他们还乐此不疲?\r\r\r先回答第一个问题。\r\r目前我国的股民的数量大概有1.2亿人,股民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所以身边炒股的人是非常多的。

我们知道,股市本身并不创造财富,而且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来看,股市基本类似于负和游戏(中国上市公司分红的极少),在股市中赚的钱必然是其他人在股市中亏掉的,一些股市的参与群体在股市是必然赚钱的(具体的就不方便展开说了),所以最后大家归结为股市是七亏两平一赚,其实,如果只看散户群体的话,这个数据是太过于乐观了。\r\r\r再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何盈利的人很少,他们为何还乐此不疲,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r\r一、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大发展后,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阶层,普通人逆袭的可能性在不断降低,而股市是目前中国少量存在的具有逆袭可能的领域,所以吸引人们前赴后继地来到股市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记得有个国外知名投资人说过一句话:你有钱的时候,你不需要去投机;但你没钱的时候,你一定要去投机。\r\r二、中国股市波动较大,存在很多暴利机会。是的,你没有看错,中国股市波动较大,而不是波动较小,你肯定会说,国外没有涨跌停制度的,可能一天涨跌幅能达到百分之九十,怎么可能是中国波动幅度较大呢?是的,你没有说错,但我说的和你说不是一回事,真正懂的一眼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中国的涨跌停制度如果善加利用的话,有利于控制风险,但却没有封闭暴利机会。实际上,我国通过股市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很多。\r\r三、我国股市的长期发展前景向好。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股市的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够,股市市值在GDP中的比例也还不够,特别是像美国股市走了长达十多年的牛市,这在我国简直不可想像。我国以后有没有可能走出长达十年的牛市?这个可能性不能排除。\r\r四、以上三条基于股市本身的,最后的原因是基于股民个人的。股市本身就是个赌场,也许你又会提出疑问,是的,我以前也不认为股市是赌场,但经过这么多年的股市生涯后,我重新审视股市,它现在在我眼中,就是赌场,股民就是赌徒(赌徒也有很多种,真正有害的是那种烂赌的),你什么时候看见赌徒会自己主动退出赌场的?


K线杀戮


有人说身边炒股的人不少,但盈利的却很少,可为什么他们都还乐此不疲呢?


每每走到城市的某个角落,乡村的某个角落,经常能遇到玩麻将的人。他们平时聊的最多的是说自己的牌技如何如何了解。那如果你去问他们一年是赚了还是亏了。那你一定把天给聊死了。因为几乎十个人,最终是九个人是亏钱的,赚钱的那个也是年年换。

炒股的一群人比较类似。其实很多人关注的是娱乐带来的快乐,但确实也有一帮人是用赌的心态在炒股,有的亏损还不小,甚至是妻离子散,所以赌的心态,害人害己。接下来我来剖析下这种现象背后的逻辑思考。

首先、炒股是娱乐活动,盈利是次要的地位。现在符合退休年龄的老年人很多是股民,炒股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话题,三五老友,说起股票来,头头是道。我觉得快乐才是他们要追求的,至于能不能盈利,都无所谓,当然盈利更好,或许还能找这个理由一起搓一顿饭。

其次、炒股让一些人觉得是在正常上班工作,内心不至于有很大的落差感。这也差不多说的是退休的,或者全职炒股的人。虽然不一定有建立稳健的投资系统,但至少他们自己觉得很在行。但我觉得投资完全可以是兼职来做的,因为买卖不需要几秒钟。不过对于短线操作的人来说,上厕所都是奢侈的事情。

再次、豪赌的心态做股票的人,还是要珍惜自己的本金,不要任性,免得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经常能听过,看到炒股亏了多少钱多少钱的人,甚至到了妻离子散的程度。这样的人最好是不要进股市。股票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猜涨猜跌的工具。但市场却承担了这种恶名,很多做股票投资的人都不敢说自己是在买卖股票。免得背上败家子的恶名。

最后、要想在资本市场立足。我觉得除了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要走出炒股的思维模式,当股东的心态去买卖股票,中长期持有,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估值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式。当你投资的心态去研究了,你的视野才能真正开阔。股票的内在价值是投资,甚至投机的底层逻辑。如果你都不知道这一点。如果能评估买卖的风险。说白了,只是一场游戏而已。风险自然很大。

总之、盈亏同源,如果你种下怎么样的因,自然是得到怎么样的果。量力而行,建立大概率能稳定盈利的模型,是最最重要的策略。投资有风险,投机更谨慎,谨记。


谦秋说


其实深究起来,有一种很可怕的症状:持续性成瘾。

持续性成瘾

1.自负自恋自爽型。很大一部分人是这种自我沉醉的,操作10次有一两次成功盈利,他就会觉得自己可以在股市大展身手一试,如果有3-4次盈利,他就觉得自己天赋异禀,暴富可期,如果5-6次盈利他就会觉得是股王了。一般都是亏钱的,亏100万,回本10万就觉得很厉害了。


2.自悲自怨难自弃。有一种是这种自我沉迷型。一般很容易深度上瘾,炒股或者投机操作,已经是生命的中心。就像吸毒后一样,明知可怕也不想去改变了。其实也改变不了。我举个例子。曾经在天涯论坛看到一个神人,因为迷上了做期货,他的生命其他的基本都不存在,他当时的生活状态,白天去打打零工,晚上住收容所,赚了几千块就拿去炒期货了,亏完了再去打点零工,再去炒。他哪怕是还有100块,他都要花50块去炒期货。与之相对的是,他可以为了老板少给了他几十块工资针锋相对,可以为了几毛钱菜钱和小贩斤斤计较。这种已经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程度了。

套牢被动型。

套牢了,不想卖,一直死扛。最奇怪的是,这种反而是亏损的最少的,即使他们是买到最高点,也是相对亏损最小的。亏损最多的就是那些不断割肉,不断换股的。


其实,真正炒股获利的人极少,主要获利基本是游资,机构拿走了。个人投资者基本都属于韭菜。我把炒股的这些人,树了一个专有称呼:改革的祭品。年年都是老韭菜成批的倒下,含泪退场。他们退得不甘愿,只是无力再战了。年年都有新韭菜入场,结果他们也很快成为老韭菜。近10余年来,一条十字路两个方向,楼市和股市,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股海孤鹏


举个例子:销售行业,有的人年薪十万,有的人年薪百万,更多的人领底薪度日,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会从事销售行业?

大家都在为了可能会实现的愿景而进行有目的行为,即使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依然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同理。炒股的人盈利的只有少部分,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亏损,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盈利。从财务自由的方式来说,炒股相对于其他方式(如自己创业,学门高端技术活等等),炒股门槛底,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追逐百分之二十的机会,所以大家乐此不疲。

每个行业都有二八定律,不是每颗种子都能成材。炒股亏钱,从某种角度说只是有了一些平台(如股吧,贴吧,交友标签,社区)让大家去宣泄倾诉才会让大家理解为炒股很难,容易亏钱。如果把那些创业失败,或者某些领域失败的人组织起来宣泄,你会发现每个行业都不容易。

总得来说,看看自己工作身边,有的人来了又走,有的人走了又来,有的人一走了之。仔细想想跟进入股市难道不一样吗?


瞰临


为什么他们还乐此不疲?形成此类状态是多种原因。因为,在股市,炒股能让投资者,看到赚钱的希望。面对股市金钱的数字潮起潮落,想赚钱的人,能不心动吗?这是其一,其二,当前生意难做,而且任何生意都有风险,多数也是赔钱。故,生意场上赚钱的也是少数人。最后,学习股票投资,参与股票实践,经营好股票这门投资艺术,是未来现代人,必修之课,不然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