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亲眼见过最能喝酒的人是哪里的?喝了多少?

肚肚a


我亲眼见过的最能喝酒的人,中午加晚上喝了54杯。这是真实的,我就在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最能喝酒的人,但是他那天喝的酒是我亲眼见过的一次喝最多的。

那是过年前几天,有个朋友到山上买了一条所谓的山区散养的生态猪,请一些要好的朋友及家属在一个山庄吃饭。

我们喝的是本地米酒,大概也就十五六度的样子。因为是冬天,所以把米酒放进铝制酒壶里,加上少量黄糖,加点老姜,把酒烧到六七十度,这样来喝。

我们一桌人,全部是男的,一共十一个人。喝酒用的是消毒餐具里的玻璃杯,倒满满一杯的话,标准是二两半,也就是四杯一斤。

那天中午开喝后,按照我们这里喝酒的习惯,每个人都参与,头三杯一起碰,叫集体开桌酒。当然不是接着喝三杯,是碰完一杯,吃点菜,聊聊天再喝一杯。

三杯碰完后,用我们这里的话说,就可以找对象了,也就是说,你想和谁喝,就找谁碰杯,或者说想敬谁的酒就敬谁。大概是约定俗成,我们这里如果吃饭的时候喝的是米酒,敬酒一般半杯起步。

下面我所要说的主角,其实是一个部门的领导。

接着之前的喝酒话题。三杯过后,全部的火力点都集中在那位老兄身上了。一桌人陆陆续续,每个人都敬他一杯,没有半杯的,他也照单全收,一一全部陪着喝完。这一圈下来,加上集体喝的三杯,那位老兄已经喝了13杯了,时间也大概也过了一个小时了。

等全部的人都敬完他了,他老兄突然来了一句,我回敬你们每人一杯。我们都有点蒙了,更多的是怕他喝醉。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断断续续地,他把自己承诺的每个人敬一杯的任务完成了。可让人感觉意外的是,他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事。可是这时候,他已经喝了23杯了。

接下来还有故事呢。我们这里有这样的习惯,听说认识的某位朋友也好,某个领导也好,如果在同一个地方吃饱,只要不是相隔太远,一般都串包间敬酒,叫做“上门敬酒”。之后,隔壁两桌人中的7个人认识他,或是朋友,或是领导同行,或是老板。

这些人陆陆续续,进进出出,反正敬他一杯的,他都回敬一杯,他说他就不上门敬酒了。

就这样,从十二点多,那餐饭吃到下午四点多,那位老兄喝了37杯米酒。

喝酒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因为杀猪请客的那位兄弟中中午有两位没空到位。那位喝了37杯的老兄说,晚上继续。

就那样,在包间里喝了一个多小时的茶,到了六点出头,我,他,还有请客的那位朋友,还有一位中午一起的另一个人,再加上新到的三位,一共7个人,又开始喝了。

晚上的喝法和中午如出一辙,先是集体三杯。然后每个人敬他一杯,他回敬一杯。15杯又下肚了。到这个时候,从中午算起的话,他已经喝了52杯了。

后来,不知道是怎么说到中午没到的三位兄弟,他又罚他们各一杯,他各陪半杯,又喝了一杯半。

最后,大结局,各自把杯中的酒喝完,他把自己杯中的喝完。这时,时间已经来到差不多晚上9点了。

算一下,他那天从中午十二点多开始,中间喝了一个多小时的茶,到晚上接近九点,在这八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喝掉了54杯米酒。倒酒不可能全满,况且那酒开始拿上桌的时候都是很烫的。就算2两一杯,他那天喝下去的米酒也达到了10斤左右。

酒多伤身,酒后不要开车。敬请各位喝酒不要拼酒,适可而止。


目标漁


老王见过最能喝酒的人是江苏南通的一个朋友,当时是上海一个热能工程公司老板的司机。十年前,他的酒量是这样的,喝了一瓶一斤装洋河大曲,再喝了四五瓶啤酒。

吃喝过程中,其中一个朋友电话响了,受人再邀,然后司机朋友开着别克商务车,载着我们去往杨浦区一家海鲜店。由于车子在市区行驶速度过快,被交警抓住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6c3ca5589a418367563a3c6602c0124d\

楼兰餐厅老王


我碰到过两位能喝酒的是内蒙古的朋友、故事如下,记得是十多年前,我有个内蒙的客户,欠我10万元左右的贷款,因为他们当时做工程碰到了点困难,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是他主动打电话给我协商宽限些帐期,因为之前有过生意上的交往,我就同意了,整整一年我没和他打过一个摧款电话,年后的突然一天他打电话给我、说收到了对方的工程款要还我货款了,并且是现金支付,还要请我喝酒,我们约好了酒楼,我知道他们很能喝,所以还带了一位能喝8两酒的朋友,见面后,客户说出了请我喝酒的原因,因为当他们在困难的时候,好些供应商都去找他们逼债,而我连电话都没打一个、是为了感谢的意思,入座后他们两个和们两个,四个人先开了三瓶白酒,基本都喝完了,后来又开两瓶,因为我年龄大一点了,而且酒力不胜得到同意不喝了、下面的酒三个月喝,我带去的朋友喝了两杯不行了,剩下内蒙两位朋友把两瓶白酒喝完,又喝两瓶红酒,和四瓶啤酒,直至全都醉倒在桌旁,他们的酒量和毫爽的性格一样、真的值得赞扬!现如今记忆深刻。


不强大就挨打


大学时一个室友,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因为和女朋友刚分手那段时间心情较差,天天情绪都非常的消沉。有一次周未中午我们出去玩,到晚上六点钟回宿舍,那哥们一个人已趴在桌子上不醒人事,地上扔着3个天之蓝空酒瓶(52度)!



一雨一彩虹00


我平时不喝酒,一个人从来不喝,参加的饭局也很少,在我的印象中山东人喝酒挺厉害的,至少我所接触的人中山东人是最能喝的。十几年前,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有次去那边玩旅游,旅游团刚好有本地的,在一起吃饭时候总共就6个男人,如果在南方最多拿两瓶白酒差不多了,最多是在加点啤酒,但在那边,直接一箱白酒摆着,但不是度数特别高的,那次喝的是趵突泉,42度好像,而且不像在南方用小酒杯喝,那边直接是大杯,而且第一杯讲究7次,7上,寓意“升官发财”,你不喝完别人等你,直到你喝完,第二杯起就开始4次,3次,到后来就一杯杯干,像我这样酒量差的根本不敢大声说话,我还记得他们特别能劝酒,要你喝酒有成千上万的理由,让你无法拒绝,当然,我还是很坚决的拒绝掉了,主要怕现场直播那就丢丑丢大了!喝酒这事还真是一山更有一山高,我说的只是自己的观念,不一定准确,每个人见识不一样,可能还有其他地方也许更能喝,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酒量量力而行吧!酒多伤身,小酌怡情,适可而止的好。


henyoudaoli


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而且会上瘾。从不会喝时,酒入口又辣又苦又涩;到看见酒如琼浆般香醇浓厚,忍不住吞口水。这个过程也许用不了半年时间就会形成,只要坚持每天都喝酒。

关于喝酒出状况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我听别人亲口说过,也亲眼见过,但真正喝酒醉死人的还从未听说或见过。有人拼酒时过量要去医院洗胃,差点挂了;也有人因爱喝酒,醉了后摔跤摔死的。这些人喝酒后出事,说明的只是爱好酒,并不代表酒量有多大。真正让我见识大酒量的人是在四川。

2000年左右受公司派遣,我到四川崇州市一家酒厂驻点收原酒。

那家酒厂有二十几个车间,每个车间有六十个左右深2米长3米宽1米的窖池,每个车间由4~5个人组成一个班负责造酒。

我的工作就监督工人们不能偷放糖化酶,保证酒糟发酵期满六十天才可出窖,负责原酒的打度折重过磅和贮存。当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学会品酒——从色香味格四个方面来判断酒的好坏。

记得刚进车间时,酒香满屋,晶莹剔透的原酒如自来水一般不断从蒸馏甄的甄嘴流进铝制大桶里。我也学师傅们那样,用食指中指到甄嘴处接了一点酒放进口里,立刻酒如一条火线一般,从喉直通胸腹,舌头都麻木了,那知什么醇不醇香不香的。

后来,我天天去车间试酒,慢慢的,闻到头酒刚流出来时的那种醇厚香甜的味道就忍不住想去喝一点。后又与别人比猜酒,30、40、50、60、65度的酒打好度后,分别用杯装好,然后各品一次,猜出各杯的度数。那时喝40度的酒好象水一样,没啥味道。

与工人们混熟后,时间就过得好快。有一天中午,我到一个车间去巡查,工人们正在吃午饭。车间没饭堂,工人都是上班时各自从家里带饭到车间里吃。看见班长正在喝酒。班长姓吴,三十来岁,黑黑壮壮的,光着膀子,酒碗和菜碗就摆在窖池梗上。那个碗不是家里吃饭那样的小碗,而是一个敞口的铝制饭盒,装得满满的,少说也有一斤半,铝盒摸上去温温的,显然是刚从酒桶里舀出来的,送酒菜就是一点腌制的剁青椒。

要知道,我们收酒的标准是二十度室温下,原酒要达到六十度。现在酒还是温热的,酒度数肯定在六十几度。况且他们的工作才做了一半不到,现在是中午12点多,要干到下午五六点才下班。我就想知道他喝下这些酒后还怎么干活?

那知道,吴班长喝完那盒酒后,到甄嘴试了一下酒,立马大喝一声,拖着四川人的尾音:干活啰!立马在旁休息的工人井然有序地各干各的:下甄的下甄,丢糟的丢糟,起槽的起糟……,吴班长忙前忙后,一点也看不出刚喝过1斤多60度酒的样子。我心里暗暗佩服。

这就是我见过最能喝酒的人!


李子花开了507


因为工作关系,我平时也会陪着领导应酬。但是我的酒量真是有限,做最多二两!我记得我一次和一些朋友,有些朋友是朋友的朋友,不是很熟,其中有一个朋友是宿迁洋河镇的,他在酒桌上给我的印象那是相当的深刻啊!哎呀妈呀,从来没有见过那么能喝的。我们当天喝的是天之蓝,那个朋友一开始和我们几个人一杯杯的喝啊,还有点拘着,后来喝着喝着感觉不得劲,开始“漏出本性”来,开始端着小壶一壶一壶的喝!我的天啊,那天,那个朋友兴致高昂,挨个的敬挨个的喝,最后我们5个人,其中有两个女的,喝了有8瓶白酒,可能有的人认为不多,但是这个是我长这么大遇到最能喝酒的人了,那个朋友他一个人大概喝了3瓶!都说洋河镇的麻雀能喝二两,这个可算让我见着了!

但是我想说,喝酒虽然在一些场合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喝酒多了会伤身,大家不可贪杯哦!


温暖的园园


我见过不少能喝酒的,东北这里都喜欢喝“小烧”。可能南方的朋友不明白,“小烧”其实就是散白酒~六十度的,但是这种酒基本都是农村酒坊自己酿制的纯粮白酒。就是这种烈性白酒,我见过一次喝三斤半的,而且是一口一杯,那个杯大概能有二两半。他喝完后,还不耽误干活。我当时真的很吃惊,那可是六十度的烧刀子啊!喝到嘴里,那可是一条线似的,从嗓子~胸腔~一直到胃里,我只喝过一小口,那股子冲劲实在是享受不了!那次看过那个能喝的酒仙后,我就和一个朋友说起了这件事,我那个朋友说~我领你去看看真正能喝的,这个老兄从来没喝多过。我也是好奇,我们俩开车来到他说的那位老兄家,这个人是他的选房亲属,寒暄了几句,我俩把带来的酒菜都摆到桌上,开始他还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我说明了来意后,他先端起碗,一饮而尽!我去!!那可是一斤的碗啊!一斤烧刀子就这么进堵了?我当时买的是十斤一桶的小烧,没想到,我两瓶啤酒下肚,他已经喝了半桶了,也就是五斤烧刀子,我当时真的是吓到了。连忙摆手不让他喝了。他吃了口菜,笑笑~没事!放心吧!还没尽兴呢!最后在我的极力劝阻之下,桶里可能也就剩下了不到二斤,关键是~我俩走的时候,他还面不改色的一直给我俩送下楼,还叮嘱我俩小心!唉!这就是我遇到最能喝的,难怪我同事说,没见到他喝醉过!


筱易


我亲眼见过能喝的人是东北吉林长春的。这个人是我的客户,他喝53度的纯粮小烧喝了一斤半,没有任何问题,不受任何影响,就像没喝酒那样。据他自己说,他年轻的时候能喝三斤。但如果真的说能喝酒的话,还是河南和山东这两个地方的人能喝,这两个地方不仅能喝而且懂酒。

我认识的喝酒人很多,而且是全国各地都有。因为我是做纯粮小烧的,做的是固态发酵高粱原浆酒,所以我的客户都是全国的,都是喝酒人。现在我知道的,据他们自己说有能喝两斤,不成问题的,用山东话讲叫津巴布韦。我今天刚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喝一斤没有任何问题,便称为津巴布韦。

其实喝酒不管你能喝多少,我个人建议还是要合理适量的饮用白酒,虽然纯粮食酒的口感比较柔和,即便是喝醉了,醒酒速度也快,而且不受任何影响,但是毕竟是白酒对身体和身体的器官是会加重他们的负担的,所以我个人建议喝酒每次喝酒不要超过二两,如果能喝一斤的话,最好也不要超过半斤。

二两是最健康的饮用方法,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养生作用。

我也是东北人,但是我真的不胜酒力,我虽然爱喝酒,但是每次喝酒绝对不会超过一两,因为这是我最大的量了。而且我喝酒很挑剔,只喝自己家酿制的纯粮,小烧瓶装白酒和啤酒我是喝不了的。











良心哥的粮芯酒


都说南方人不甜喝白酒,其实不然。我两桥是福建的,他女婿是江西的。孩子订婚双方都要出五个人拼酒!两桥带去几个人,其中一位就把女婿那边五个人喝怕了!

酒莱上棹后,这位拿了六个高脚杯摆好!五十二度的五粮液两瓶倒入六杯满满的!向对方说:我先垫垫底,一口一个,六杯全干。二斤下肚后,又倒上两瓶,然后让对方出一人来和他对喝,真有一个人出去和他对喝,每人三杯,一斤酒,又干了。然后又倒上二斤六杯再叫那人对喝时,那人直接把双手举过头顶说:投降了!其他人都不敢和这位对喝了。三斤五粮液下肚一口莱没吃。面不改色心不跳。

不知有冇有挑战的?我可以给你引见,一决高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