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突圍:疫情衝擊之下的“危”和“機”



春節假期本是拉動消費增長的黃金時期,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按下了線下消費的“暫停鍵”,旅遊、酒店、交通、餐飲、線下娛樂等行業倍受衝擊,並波及與之緊密相關的消費金融行業。面對疫情,如何化解危機、轉危為機並煥發生機成為每個消費金融公司必須解答的發展拷問。


疫情黑天鵝突降 消金行業如何自救抗衝擊?


疫情防控既是一場全社會參與的硬仗,也是一次對各行業生存能力的檢驗——線下場景分期業務難以為繼、線下大額信貸業務風控遭受考驗、業務逾期飆升、催收難度加大……疫情毫無徵兆地拋出的現實難題倒逼消費金融公司快速應對和實施自救。


為了應對疫情衝擊,捷信消費金融、招聯金融、中銀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中原消費金融、盛銀消費金融等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響應政策號召,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人群在信貸政策上予以傾斜,採取延長還款期限、減息免息等多種舉措。部分公司對貸前貸後的管理標準也進行了相應調整以此來應對疫情對業務的衝擊。


雖然延期還款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消費金融機構的壓力,但時間上的寬限在為借款人提供喘息機會的同時也有助於減緩消費金融機構不良率的上升。此舉在體現消費金融機構踐行社會責任的同時也有益於維持用戶粘性和客戶累積。


疫情階段也被消費金融公司視為加固業務根基的“窗口期”——提升科技能力、重視科技滲透業務的同時,加強對合作導流平臺的管控和監測,並對其系統性風險進行重新評估,完善風控體系。


疫情的持續無疑對企業的現金流帶來了最直接的考驗。消費金融公司回款和放款量均有明顯下降,多家持牌消金公司或開源或節流,一場現金流保衛戰業已打響。


作為消費金融持牌軍,捷信在年初打響了消費金融ABS開年第一槍。馬上消費金融也已啟動今年第一期ABS銷售工作。消費金融ABS迎來一波發行小熱潮——發行方除銀行、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外,還包括小米、螞蟻、京東等多家金融科技公司。據北京商報統計的數據顯示,涉及資金超185億元。


不難看出,消費金融ABS的走熱,除了受疫情影響現金流吃緊需新增融資之外,也反映出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貸款需求旺盛,機構也正在為新一輪放款做準備。


九卦 | 消費金融突圍:疫情衝擊之下的“危”和“機”


場景線上化 科技加持之下如何化危為機?


危中有機,疫情激發的迅速增長的“無接觸”式線上業務被一些消費金融公司視為彎道超車的機會。線下業務佔比過大的消金公司正在加快向線上轉型的速度,爭取在短時間內高效搭建、測試和完善線上系統。


其實在疫情之前,隨著消費金融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尤其是持牌機構中出現的分化趨勢,已促使不少消費金融機構發力科技創新。通過視頻面籤、線上信審等服務方式開啟線上化轉型之路。而疫情的需求也再次證明了金融機構服務線上化為大勢所趨。


不過也並非意味著“得線上者得天下”。體驗式消費等線下場景仍是消費金融的重要的渠道。通過線上線下的聯動才能更好地搭建起完善的消費生態。但無論線上線下,可以肯定的是,金融科技的作用和價值已凸顯,科技能力將是消費金融行業的剛需。


疫情同時加速了科技與金融的融合。在加強線上信貸服務的同時,消費金融公司也在加快智能化技術佈局和數字化轉型,提升在金融科技領域的軟實力和硬核度。


為應對挑戰,多家消費金融公司利用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科技手段進行突圍——馬上金融啟動“雲呼叫中心”辦公機制,招聯消費金融啟用了約5000個招聯智能機器人覆蓋多場景服務。


作為河南省內首家且唯一一家消費金融公司,中原消費金融純線上運營的業務模式,從服務客戶角度而言有助於降低疫情影響。加之在疫情期間啟動的遠程智慧辦公以及7*24無間斷無等待的客戶服務,在抵禦疫情衝擊的同時實現了對以往業務的迭代升級和功能優化。


科技的助力除了體現在對業務的優化和數字化轉型之外,還被用於公益活動,助力復工防疫。


中原消費金融藉助技術支撐,採用無人工干預的搖號模式,通過微信公眾號將40000只醫用外科口罩免費寄送至全國20多個省份的8000個家庭。為期5天的公益派發活動吸引了75萬人次參與預約,實現了品牌口碑與用戶增長的雙豐收。


科技的加持給中原消費金融的業務和推廣場景打開了更多想象空間。業界普遍認為,疫情過後,人工智能與智能機器人等科技力量在消費金融領域的應用與推廣預計將迎來又一波高潮。


九卦 | 消費金融突圍:疫情衝擊之下的“危”和“機”


構建共贏生態 疫情之後如何煥發行業生機?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次疫情對消費金融行業的影響是暫時的,長期來看行業向好趨勢不變——隨著疫情的逐漸平息,居民消費也將回歸常態,消費作為驅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一的功能將進一步彰顯,消費金融的支撐作用也將進一步發揮。


此外,科技將持續為消費金融的發展搭橋鋪路——實現用戶與服務、資金與資產的有效連接,助力其他新老金融機構拓展新金融業務,實現消費金融的轉型升級和更多的服務場景的開拓。


而對於真正擁有技術優勢的消費金融公司而言,有待進一步發力的方向除了能精準對接機構與個人的需求之外,還應該實現平臺化、系統化的技術輸出。將不僅有利於公司的專業化發展,也能夠提升整個行業的協同水平和成熟度。


整體來看,疫情的出現會加速消費金融機構的優勝劣汰和產品迭代。而疫情後,數字化和線上化業務將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已成為業界共識。技術實力和風控能力雄厚的公司無疑將會更快脫穎而出。


據業內預計,消費金融行業有望於今年下半年進入快速恢復期。屆時,行業料將迎來刺激消費的相關政策,融資環境也將有所改善。預計合規經營的消費金融公司仍將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隨著疫情過後短期消費高峰的到來,一般消費金融公司在疫情過後的市場佈局中,可優先考慮大額家電、健身、餐飲、在線學習等場景帶來的機會。


而當下,有研究機構觀點認為,消費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增資擴股增強企業實力,以便度過困難時期。對於一些資金有限、流量充足的消費金融機構,也可以將客戶導流給資金充足的商業銀行、網絡小貸公司等金融機構,獲取導流服務費,增加企業收入來源。


受疫情的較大影響,貸後管理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消費金融相關機構重點應對的內容之一。可以預見的是,國家依然會對徵信行業進行有效引導,基於此,催收業務或將迎來更為良性的發展。疫情過後,對金融機構貸後管理能力的認可和重視會加強,擁有閉環能力的金融機構有望較快恢復。


而在貸後管理的操作上,可以對客戶群體進一步細分,根據受疫情影響程度對用戶進行畫像,針對不同還款意願和能力的用戶採取差異化的催收方案;藉助外部數據豐富逾期用戶畫像、增加觸達渠道和修復觸達方式;根據客戶的觸達歷史完善溝通和應對話術;對外包案件進行方案優化,對外包商催收過程記錄進行經驗總結和推廣。


此外,應對疫情衝擊不能單靠一家企業,需要政策的引導和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當下,對於消費金融公司而言,抱團取暖共生髮展亦顯得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