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在全國率先推出極限式“交地即交證”全新舉措

交地即交證”流程圖

廈門在全國率先推出極限式“交地即交證”全新舉措


市土地發展中心或各前期單位向市測繪信息中心申請先行辦理現場放樣定界及權籍調查工作,確保權籍調查成果與土地出讓方案一併公告

土地成交後,競得人簽訂成交確認書、確認權籍調查成果書、向市土地發展中心提供競買保證金收據,根據自身意願簽訂“交地即交證”協議。

按規定土地出讓合同在省廳監管系統公示5天

土地成交後半個工作日內:資源規劃部門向競得人出具繳款通知單

土地成交後第3個工作日內:競得人繳清地價

土地成交後第4個工作日內:資源規劃部門向競得人出具土地出讓金繳清證明

土地成交後第5個工作日內:競得人向稅務部門繳交契稅,稅務部門出具完稅證明

土地成交後第6個工作日內,土地競得人與出讓合同各方簽訂土地出讓合同,與各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等招商部門簽訂土地出讓相關監管協議

土地成交後第7個工作日上半工作日內:競得人持完整材料向不動產登記中心提交辦理首次登記申請;當日內:競得人與交地責任單位簽訂交地確認書,不動產登記中心核發不動產權證書

在土地出讓後7個工作日內就可接收土地並同時取得不動產登記權證,這是市資源規劃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大力提升營商服務水平,在全國率先推出的全新舉措——極限式“交地即交證”。

此次推行的“交地即交證”舉措,將有效促進出讓用地早開工、早投建,節約企業投資成本,在全市“抓招商、促發展”的大背景下,不斷增強企業和群眾改革獲得感,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近日,市資源規劃局正式印發《廈門市公開出讓項目“交地即交證”操作規程》(簡稱《規程》),對該新舉措具體操作流程進行了規定。

壓縮時限促進項目早開工早投建

根據《規程》,“交地即交證”舉措,適用於我市一次性繳清土地出讓金且不再變更受讓主體的公開出讓項目。我市土地出讓成交後7個工作日交地舉措一直在全國保持領先,這次改革在此基礎上自我革新、自加壓力,進一步壓縮拿證時限。

“從前,企業競得土地後至少20多天才能辦理不動產登記權證。”市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但在新舉措推行後,僅需要7個工作日,競得土地的企業就可以取得不動產登記權證。

從20天以上到現在的7個工作日,中間壓縮的十幾天時間,正是項目建設尤其是產業項目的“黃金時間”,不僅將對企業抵押貸款等一系列正常經營活動起到了積極作用,更將極大提高項目落地時間,打開項目建設推進慢的總閥門、總開關,進一步助推廈門高效招商引資和高質量發展。

化繁為簡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可以說,“交地即交證”舉措,是市資源規劃局貫徹“放管服”理念,進行的一場“刀刃向內”的自身革命——市資源規劃局進一步轉變作風,改革創新、化繁為簡,通過梳理辦理土地使用權首次登記的所有流程,多個環節得以精簡、時限得以壓縮,為項目早日投建贏得寶貴時間。

具體來說,要實現“交地即交證”,市資源規劃局進行了以下改革與探索:主動提前服務,將原先需要7個工作日且需由土地競得人競得土地後方委託的權籍調查工作,進行“前置處理”,在土地出讓前就由市測繪信息中心先行辦理現場放樣定界及先行權籍調查工作,並將權籍調查成果作為出讓文件附件對外公佈,無形中節省了7個工作日;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協作,在稅務部門改革創新支持下實現容缺土地出讓合同先行辦理土地交易契稅,大大加快辦證時間;推行審批制度改革,開闢綠色通道,壓縮不動產登記時限,將不動產登記由原來5個工作日調整為0.5個工作日;進一步轉變作風,為企業提供“保姆式”專人跟蹤服務,為企業順利實現“交地即交證”提供全流程指導,並協助其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土地出讓合同的多方會籤。

“企業的壓力小了,職能部門的效率高了!”市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此次優化審批流程,還大力促進了部門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島”,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下一步,我市將推動“交地即交證”舉措順利落地,讓企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