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故事」祥瑞之泉,六姑泉

「渭南故事」祥瑞之泉,六姑泉

六姑泉位于临渭区渭花路南段华仁制药后塬半坡之上,其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知道具体位置的人却不多,实地探访过的就更少了。

相传秦始皇死后欲拉宫中几千侍女陪葬,其中有一位名叫毛玉姜的宫女得到消息后与其他六位宫女集体出逃。她们一路向东艰难跋涉,途经湭河西塬时,一行人饥渴难耐,筋疲力竭。六位宫女看此处山林密布,溪水潺潺,便不想再走,从此留在了这里。毛玉姜则继续东遁,在华山一隐秘山洞落脚,终日抚琴而居(华山现有毛女洞)。六宫女在塬坡开荒垦田、养蚕织布,与渭南当地百姓融洽生活在一起。饥荒时,她们为百姓送吃送喝;疫病时,她们给百姓看病施药。六宫女死后,葬身之地涌出六股清泉,当地百姓感念她们的恩德,将六股泉水称为“六姑泉”,并在旁边立庙修祠,以示纪念。

六姑泉自唐以来一直设有道观,名曰瑞泉观。明嘉靖年间,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得意弟子、渭南大儒南大吉在此建书院“湭西草堂”,著书讲学,并自号“瑞泉”,著有《瑞泉集》等。南大吉在此编写了渭南历史上第一部县志《渭南志》,手抄本现存于上海图书馆,刻本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日军攻占山西风陵渡,出动飞机对渭南进行轰炸。新组建的渭南乐育中学为了师生安全和教学的正常进行,临时迁移到六姑泉湭西书院原址。六姑泉树林密布,以柏树为主,且在塬坡地带,隐蔽性非常好。因六姑泉又名瑞泉,故学校改名瑞泉中学。

1981年3月,六姑泉作为名胜古迹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渭南故事」祥瑞之泉,六姑泉

「渭南故事」祥瑞之泉,六姑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