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纺织厂房活化为“创意基地”,南丰纱厂续写香港历史


50年纺织厂房活化为“创意基地”,南丰纱厂续写香港历史



旧式厂房的高阔格局、新旧元素融合的魅力,走进南丰纱厂,就像经历一场上世纪60年代香港与现代香港相遇故事的神游。

座落在香港荃湾线末站的工业区内,2018年底才开放的南丰纱厂(The Mills),是产业更迭、空间再生的案例。

50年纺织厂房活化为“创意基地”,南丰纱厂续写香港历史


在香港纺织产业兴盛的60年代,这里曾是产量最高的纱厂之一,现今将四厂、五厂、六厂修建活化,分别发展南丰作坊、南丰店堂及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透过不同空间属性的串连,培育时装、纺织、科技的创业家,开放零售店家进驻,策划展览与共学活动。

活化后的南丰纱厂保存许多历史痕迹,如墙面已斑驳的厂房楼梯。


50年纺织厂房活化为“创意基地”,南丰纱厂续写香港历史



金杯牌大闸与五厂铁闸成为接待柜台后的装饰面板。


50年纺织厂房活化为“创意基地”,南丰纱厂续写香港历史



从前救急火灾用的“太平桶”(消防设施)成了指示牌的一部份;所有路标指示的字样,都是请师傅制作传统的凿字模板喷漆而成,在访客眼光最必要接触的细节上,也不忘连结香港的珍贵手艺。


50年纺织厂房活化为“创意基地”,南丰纱厂续写香港历史



原本三层楼高的厂房打通后,保留旧有的混凝土梁柱,以新造钢结构巩固;加上玻璃天窗引入天光,成为生活风格、手作餐饮、体验式店铺进驻的“南丰店堂”。


50年纺织厂房活化为“创意基地”,南丰纱厂续写香港历史



为了让昔日封闭的工业厂房融入社区,选择将部分旧六厂结构拆除,敞开厂房间的通道,并邀请六位本地艺术家以纺织工业为主题创作壁画,葡萄牙艺术家Alexandre Farto更自发创作大型的墙面雕刻,除了向纺织工人致敬,也赋予工厂柔软的艺术色彩。


50年纺织厂房活化为“创意基地”,南丰纱厂续写香港历史




50年纺织厂房活化为“创意基地”,南丰纱厂续写香港历史



旧时的混凝土天台,成了公园与城市菜园般的“纱厂耕地”,提供地方一亩难得的绿意与休憩空间。

或许是周边工厂依然忙碌运作,也或许是新旧灵魂妥善并存,南丰纱厂的艺文气息中多了草根的生活感,以一种既崭新又贴近在地的姿态,续写香港的故事。


50年纺织厂房活化为“创意基地”,南丰纱厂续写香港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