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楞嚴經最殊勝之處就是破除你的罪障

淨界法師:楞嚴經最殊勝之處就是破除你的罪障​ 以下我們就正式解釋經文。對經文的解釋,學人主要依據海公長老的錄音帶,就是我們的恩師海公長老所講的《楞嚴經》,我主要是依據他老人家的消文釋義。他老人家的整個錄音帶的觀念,是以蕅益大師作思想的主導,觀念是根據蕅祖。在消文方面海公很重視圓瑛老法師跟海仁老法師的兩個註解。但是我們的整個消文釋義,大部分都是根據海公的。

經文分三:甲一、序分,甲二、正宗分,甲三、流通分。

古德解釋經典,都是分成三部分。這三部分就像一個人,我們瞭解一個人,要了解一個人的狀態,習慣也是把一個人分成三部分:他的頭部、身體還有他的手腳。

頭部就表示一個人的序分。我們去了解一個人,大部分先看他的臉部,看他臉部的表情知道這個人的個性怎麼樣,是善是惡。所以,我們從“序分”當中,看到經典是怎麼發起的,是什麼原因來引動佛陀說法的,到底阿難他的病是什麼,佛陀他的藥是什麼。從“序分”當中,可以看出這個法門的整個大綱。這是指的頭部的地方。

“正宗分”,就是一個人身體的五臟六腑。你的身體狀態、你的地水火風的運轉是不是順暢,都是跟心肝脾肺腎有關,是主要內涵。

第三個,“流通分”。就是我們一個人的手腳。這個人能夠跑多遠跟他的腳有關係。這裡,佛陀會讚歎本經的功德,使令眾生能夠歡喜地來信受、讚歎、受持《楞嚴經》的功德。

《楞嚴經》的功德,最殊勝之處就是破除你的罪障。可以說,你有再大的罪障,你修首楞嚴王三昧,“滅業障如翻大地”,是從根本把那個罪根拔起來。我不敢保證說你修《楞嚴經》能夠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生善”這一部分我不敢講,但是破除罪障、破除妄想,《楞嚴經》是專門的,它專門在破障。

特別是你造了罪業,你要懺悔業障,再把懺悔當中加上首楞嚴王三昧的那種觀想,非常有效果。所以,它裡面說你即使曾經破了四重戒,破了根本戒,你修《楞嚴經》都可以得到幫助,都能夠恢復原來的戒體。後面說到犯到四波羅夷、八波羅夷、菩薩的十波羅夷,都可以根據本經來滅罪,因為它找到你的本性。

《楞嚴經》說你造罪,那是一念的妄想遇到了妄境,那是一個外境的緣生緣滅。真如本性沒有“罪”這件事情。所以,當你迴歸本性的時候,罪業沒有根,那個根被你拔掉了;就算有,它也沒有勢力了,起碼能夠保持臨終的正念。所以“流通分”當中,佛陀會廣泛地說明受持本經的功德,特別是在破除罪障這一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