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家中甲中乙俱樂部解散退出,“玩不起”背後到底是什麼?

超級盃、中超、中甲、足協盃、國足世預賽40強賽等比賽先後延期,中國足球彷彿一夜之間進入到了“停擺”狀態。然而,更為糟糕的是,中國足球正面臨著十餘傢俱樂部退出或解散,兩百多名球員可能無球可踢的慘淡局面。

十餘家中甲中乙俱樂部解散退出,“玩不起”背後到底是什麼?

截止到目前為止,上海申鑫、延邊北國、南京沙葉、吉林百嘉、福建天信、保定英利、大連千兆、深圳金鵬、銀川賀蘭山、廣東華南虎、四川FC等一共11傢俱樂部已經確定退出或者解散;淄博蹴鞠、雲南昆陸、湖南湘濤等3傢俱樂部的聯賽資格存疑;還有天津天海和遼寧宏運兩傢俱樂部謀求轉讓退出。雖然只有一家中超俱樂部,大部分是低級別聯賽俱樂部,他們的退出或者解散社會影響並不是太大,但是在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是作為一個體系設計並存在的,中超、中甲、中乙、中冠等各級別聯賽構成一個金字塔的結構。中超16支球隊,中甲16支球隊,中乙分成南北兩個大區總共32支球隊,中甲、中乙等低級別聯賽球隊的退出或者解散,無疑將動搖中國職業聯賽的塔基,對中國足球的有序健康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

十餘家中甲中乙俱樂部解散退出,“玩不起”背後到底是什麼?

前幾天,估值達到約7億元的天津天海俱樂部發布了0元轉讓俱樂部100%股權的公告。有人開玩笑說,大家都可以成為俱樂部的老闆了。然而現實的情況是,這並不是一個輕易敢接的盤子。撇開原有的債權債務關係不說,就是俱樂部每年的運營費用,這會讓很多人知難而退。經歷了前些年中超的大燒錢後,俱樂部的運營費用已是水漲船高。去年,深圳佳兆業投入了約十個億,但最終仍然不幸加入中甲。川足當初為了衝上中甲,近3個賽季共投入2億元。這讓一些俱樂部的投資者無力承受,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目前多傢俱樂部的退出或解散。

十餘家中甲中乙俱樂部解散退出,“玩不起”背後到底是什麼?

中國足球的寒冬真的要來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