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打开那扇窗

用“心”打开那扇窗

江汉区花水街老甫社区科技王值守点,有一位身材魁梧的汉子,正在给刚刚到货的蔬菜打包,竟然毫不费力地直接在分拎袋上写好了门牌号和姓名。

“我们就负责这一个出入口,如果不能做到对各住户情况‘一口清’,怎么能够管好这一份责任田”?

好一个“一口清”,说这话的汉子,是江汉区水政监察大队副队长吴宁。

说起这个吴宁,还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用“心”打开那扇窗

5年前,他就作为精准扶贫干部,驻扎黄陂区蔡店街姚家老屋村驻村至今,脱贫摘帽的任务提前完成。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下沉社区,他说:“下沉社区帮扶,我可以利用精准扶贫的工作经验,更好地服务好居民群众。”

科技王值守点,小区陈旧,商住混杂,居住的老年人及外来务工人员占绝大多数,楼宇之间道面狭窄,进出通道较多。

疫情以来,这些老年人在生活上显得更加困难,外来务工者思乡情绪显得更加强烈。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吴宁提议,在精准扶贫这一漫长帮扶路上,是在扶智上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下沉社区值守,我们可以从“心”入手,用“心”帮扶,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我们负责的这道安全关口就真正把到位了。

用“心”打开那扇窗

“我们要象社区网格员一样,熟悉所管辖的每一家居户情况,否则,我们就是失职。”自从选派吴宁作为下沉干部到社区值守点后,他每天不知道要念叨多少遍。

在他的带领下,负责这个值守点的4名同志,不到几天功夫,还真都摸清楚了这一片区居民情况。

他们挨家挨户了解居民群众的生活困难和需求,登记日常生活物资贮备情况。

某一住户卫生间下水道堵塞,造成一楼门面污水漫溢。吴宁得知消息后,及时协调疏捞工人上门服务,当天就解决了问题。老太太感激不尽,说道:“我求助专业师傅,他们来不了,还要服务费。而你们免费上门服务,还来得非常快,这是真心在帮扶啊。”

用“心”打开那扇窗

陈女士的父亲去年底就在亚洲心脏病医院治疗,她本人暂时租住在科技王值守点内,方便照顾老人。

这次疫情期间,她父亲不慎感染了新冠肺炎。吴宁多次上门安慰疏导陈女士情绪,还积极联系社区,寻求在生活上得到更多的帮助。

用“心”打开那扇窗

陈女士为值守点同志爱心举动所感动,她说:“虽然我在武汉举目无亲,但你们却给了我亲人般的照顾,是用爱心在做,我一定配合你们的工作。”

吴太婆患慢性病多年,每天都要服用药物,眼看贮备的药物所剩无几,不会网购的她心急如焚。吴宁得知情况后,主动咨询老人,将她日常服用的药物记录下来,先行垫付药费去各大药店购药。老人感动地说:“你们是诚心做事,非常谢谢你们!”

王先生是陕西医疗队物资保障人员,暂时租住在该处值守点。吴宁了解情况后,及时同社区取得联系,在生活物资上的给予了必需的照顾。第二天,王先生将4份水果放在值守点上,留言到“你们辛苦了!一起加油!”

坚实的群众基础来自于内心强烈的认同感,该处居民老年人多,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最想念的就是来自子女的关爱。包保这个值守点的几名同志每天重复着为居民分发“爱心菜”、收发快递、购买生活用品等。每次值守点同志敲门串户,他们都象看到自己的亲人一样亲热,还拉起了家常。

在落实“双测温两报告”制度和排查四类人员工作中,居民们都积极配合注册健康码,主动配合测量体温,详细记录姓名、住址、电话、外出时间、返回时间等信息。截止目前,该值守点内所有住户均未发生疫情感染。

前不久,吴宁同志加入该社区下沉人员临时党支部,担任临时党支部纪检委员。

他说:“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够打开群众心灵那扇窗户,让群众满意了,我们的值守帮扶工作才是真正落到实处了。”

融媒体记者:黄鹏 陈哲峰

通讯员:方翔文 朱光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