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華為mate20系列調整零售價的真正原因?最大受益的是哪些群體?

棉花唐的快樂


感謝您的閱讀!

面對三星和iPhone的咄咄逼人,華為也頂不住壓力,不得不選擇降價?!

華為mate 20系列降價500元,可謂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降價幅度大,華為真良心;有的認為華為和iPhone降價相比,華為確實有點太小氣了。有人說:華為是害怕了,擔心了,壓力變大,讓它不得不選擇降價!

到底,華為mate 20系列為什麼降價?真的是因為三星和iPhone的壓力嗎?華為mate 20系列上市有小半年的時間,降價500元實屬正常,是華為正常的降價。

當然,我們也可以分析,還存在其他的原因。

第一:來自三星和iPhone的壓力

確實三星S10系列的銷量猛增,讓華為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十來天銷量突破50萬。這對於華為來說,來自三星這樣競爭者的壓力,會讓它不得不改變策略。

來自iPhone的壓力,iPhone的降價,以及追加2000萬訂單,都會影響華為不得不進行減價策略。

第二:來自國產手機的新機不斷

從小米9推出以後,小米9就備受消費者的認同,價格便宜,性能高,確實屬於目前值得考慮的機型。小米以後,iQOO等等新機不斷,對於華為的影響並不小。

第三:華為P30系列的發佈

隨著華為P30系列的發佈,華為這款系列的定價也非常重要,而如今在華為P30系列的最低價和之前華為Mate20的價格一樣,如果不降價,影響華為P30定價,也影響華為mate 20的銷量。

諸多原因導致了華為系列的降價。


LeoGo科技


    華為mate 20系列降價不是因為銷量的原因,mate 20系列的銷量和口碑非常好,完全不用通過降價來挽回。那麼很多機友會問,無緣無故,mate 20為什麼要降價呢?

    原因1:建立好的口碑

    相對來說,華為mate 20系列的手機售價還是比較高的。很多網友戲稱,“以前沒錢買華為,現在沒錢買華為”,因此澆滅了很多網友換機的熱情。從口碑出發,降價可以讓更多的人買得起華為,滿足很多用戶的需求。

    華為的mate 20是物有所值的,萊卡三攝、麒麟980處理器、4000mAh電池、超級快充等,解決了人們購機之後的後顧之憂。大家都知道,mate29海外版要比國內版貴2000多,但是這款機型在倫敦首發之後,海外機友爭相購買,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iphone降價和S10熱賣的壓力

    這個是由於市場壓力造成的,最近iphone的機型不斷降價,而三星的S10在國內市場上市之後,銷量可以說非常非常火爆。


    所以,華為官方可能考慮這些市場綜合因素,降價銷售也許是最好的辦法。

    新手機的上市

    華為的mate 20系列已經累計銷售1000多萬臺。華為在26日推出了P30,降價也是為了給新手機讓路,這個也是廠家的慣用策略。這時,正是入手的最佳時機。


    總之,mate 20系列降價來自於廠家自身、市場原因、購機用戶等多方面的原因,最大的受益者還是普通老百姓。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我是機錨,期待您的關注。

華為mate20全系降價500塊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至於華為mate20系列為何降價,這其中的緣由也比較複雜。


其一,為P30系列做鋪墊。

新機上市、舊機價格下調這早已是雷打不動的定律。導致華為mate20系列降價最主要的因素正源於此。P30上市後華為仍要維持現有的價格組織就必須讓現在的主力機型在價格上做出讓步,mate20系列也因此“犧牲”。

其二,為mate20創造市場競爭優勢。

3月、四月是春季新品發佈的高峰期,在這一時期內各手機廠商都會不約而同的拿出最新的產品。相比於前一代機型,新機上市會有很高的市場熱度、消費者在選擇時也會有很明顯的傾向心裡。mate20此時不僅能夠吸引市場注意,還能保持mate20持續的銷量增長。



其三,降價是無奈、也是必然。

iPhone持續降價、三星下調手機價格、IQOO開拓性價比路線,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正處在群眾並起的關鍵時期,即使華為擁有30%+的市場份額也不能有太大的放鬆。mate20降價是必然、也是無奈,降價在意料之中,只是沒有預料到降價來得這麼早。


mate20降價的直接受惠群體是華為和消費者。降價無疑將為mate20帶來再一次的銷量增加,進一步穩定華為30%+的手機市場份額。同樣,降價意味著讓利,消費者在選擇mate20時能夠剩下很大一部分的成本,用更少的錢享受體驗和優惠。

不知您對華為mate20系列降價如何看待?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我是機錨,期待您的關注。


YiMei科技


真實原因?

這並不奇怪,mate20是18年10月中上市的,手機行業半年降價挺正常的

我們首先要理解個基本原理:

一件手機的成本構成:

1)自身硬件成本(BOM成本)

2)分攤研發&服務成本=(前期研發投入成本+隱性服務成本)/銷售總檯球;

1、首先,隨著銷售總檯球持續增加,研發投入、服務成本被不斷分攤,單臺手機成本不斷下降;

2、同時,BOM成本的構成,是各類電子元件物料,包括屏幕、芯片、鏡頭、RAM、ROM等,同手機原理,這些也是再不斷更新迭代的器件,本身也隨著元件銷售臺球而成本下降、價格下調,因此得出BOM成本也在不斷下降。

因此,原因一:

成本下降,有降價空間;

但廠家可以選擇不降價,後面就是大把的淨利潤,這在一些更新迭代慢的行業很常見,但在手機這個更新迭代快、競爭激烈的行業,行不通。

更何況,外部競爭就算了,華為自家旗艦P30系列馬上就上市。

因此,原因二:

降價保持競爭,再去洗一波不愛嚐鮮,更重性價比的mate系列目標用戶;

同樣,隨著P30系列上市,而渠道是有限的,不管線上銷售、線下銷售渠道,從廣告位、各類銷售配套資源都是有限,缺乏資源的情況下,mate系列自然需要通過降價來保持相應競爭力。

因此,原因三:

在各種銷售渠道中給P30系列讓道

至於誰受益,消費者當然收益了,現在入手肯定更划算;

渠道商也受益,降價廠商是需要把對應的利潤返還給渠道商的,渠道商不用頂著巨大庫存壓力玩;

廠家也不虧,畢竟有空間,最後薄利多銷一波

但根據華為的套路,mate系列是要保持品牌高度的,所以,這一波以後,很可能不會再降了,賣完最後一波就收尾了


國士無雙


應為實在是賣不出去,後悔用太離譜的虛高價格。


候鳥152676143


就是一個坑,買了不到10天降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