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的孩子如何训练?

池璐


感统失调就是感觉统合失调的简称,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一般都是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善。

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由于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父母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出生后,孩子没有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孩子没有机会玩土,玩沙,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等。

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视觉感不良触觉过分敏感听觉感不良本体感失调动作协调不良

一般针对感统失调的训练有:

1、蹦床:玩蹦床可以满足孩子的本体感觉刺激,还可以在玩蹦床时加入击掌、抛接球等游戏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平衡能力;



2、海洋球池:让孩子在球池中玩耍可以让孩子的触觉得到刺激,强化本体感觉,而有些孩子对海洋球池会有恐惧感,可以逐渐让他适应海洋球池的存在,一开始让老师陪着孩子一起进去,然后慢慢撤去老师的陪伴,并让他在海洋球池中开始活动;

3、瑜伽球:瑜伽球可以用的地方有很多,比如(1)孩子拍瑜伽球(2)让孩子躺在垫子上用瑜伽球在孩子身上轻拍、轻压或者让孩子躺在瑜伽球上,用适当的力气把孩子往瑜伽球上压来刺激孩子的本体觉(3)让孩子坐在瑜伽球上并抬脚来锻炼平衡能力(这里要注意的是球不能太大,否则孩子坐上去脚不能着地)

4、平衡木:平衡木的训练就是在训练孩子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一开始可以牵着孩子的手让他走,慢慢的就要放开,让孩子自己走(平衡木的选择也很多样,甚至是花坛的边也可以当做平衡木来训练);



5、滑板:(1)让孩子坐在滑板上,然后推动滑板,让孩子保持平衡(用力不宜过大,防止孩子摔跤(2)让孩子趴在滑板上,孩子手上用力让自己可以凭借滑板移动,如果有滑梯,可以让孩子移动到滑梯处,再向下滑。



感统方面的训练并不一定要去康复机构做才行,不在机构也可以带孩子做感统训练。比如公园里的秋千、滑梯、以及各种儿童游乐设施,或者游乐场的各种游乐设施,都可以带孩子去玩,但如果感统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生活和学习,建议还是要去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和训练。



优加学院姜老师


孩子感统失调,你有什么好办法?这个问题我想很多的家长也不是特别的懂的,那么我作为一名感统老师,孩子如果出现了感统失调,我提供给大家一些好的方法:

1.可以去户外带孩子荡秋千。因为荡秋千是很多地方都有的,在感统当中这是属于前庭感觉的失调,而荡秋千在生活当中随处可见,所以就可以很好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


2.多爬障碍物。因为障碍物同样对孩子来说,很多公园以及游玩的地方都有这些设施,从感统的角度上来说,这属于本体感觉的失调,而通过玩这些游乐设施,可以提高孩子整个手脚协调能力。

3.去海边玩。海边就是一种很天然的感统环境,因为这就是涉及到很大的一块,触觉的发展。在海边有沙子,水,这些东西都是属于触觉的东西,然后让孩子去感受这些东西,有利于触觉的发展。


那么,感觉统合失调涉及的方面就比较多了,而且每一个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大相同,而我上面讲得三种感觉也仅仅举了几种方法,方法还特别多的。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我,我可以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许老师


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种运动对孩子来说都是感统锻炼,有的家长认为必须去专门的机构,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才能达到感统锻炼的效果。

大自然中天然的锻炼器械无处不在,比如在感统教室里走独木桥即练了平衡能力,又锻炼了脚部的触觉敏感,那么走在马路上,领着孩子也可以走马路牙子,在父母的看护下只要孩子安全有保障,走马路牙子同样可以锻炼他们的平衡能力和注意力集中。

同理,去游乐园里玩荡秋千,爬山等可以锻炼孩子的本体觉,总之,延伸出去琢磨,各种玩,各种运动都是在锻炼,都可以治疗感统失调。

在家中也适量的安排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活儿,或者多陪他玩,只要动起来身体各个部位和环节都会活动,都会刺激大脑神经,达到感统治疗的效果。



鸡蛋壳里的蜗牛


简单说,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

感统失调的孩子学龄前可能表现不太明显,但是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上和性格上慢慢表现出来!

感统失调的原因

先天性:生理原因

①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

②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宝宝压迫感不足;

③因孕期不当的吃药或打针

后天性:环境及人为的原因

①大人对宝宝过度保护,宝宝信息接收有限;

②大人忙碌,对宝宝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宝宝爬行不足就学习走路,导致前庭平衡失调;

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宝宝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大人管教过严,造成宝宝压力过大。

那么,怎么判断宝宝是否有感官统合失调呢?

感统失调的表现

触觉过分敏感:偏食、挑食;爱发脾气、胆小、孤僻;特别粘人或容易紧张;吃手、咬指甲、爱玩弄生殖器等;缺少探索性行为……

前庭功能失调:好动不安、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平衡能力差、走路易跌倒……

本体感失调:动作协调能力差、精细动作不良、手工能力差;方向感差;做事拖拉、磨蹭;语言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

感统失调的应对

感统失调对人的影响特别深远,如果在婴幼儿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以后就再难发展起来。

而很多家长平时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带孩子去做感觉统合训练,并且也不知道怎么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邀请了中国育儿专家——孙杰老师,制作了课程。传授了一个家长不用去机构,特别容易学会,在家庭就能做的亲子感统锻炼课。


科学家庭育儿


一、什么是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话题,小朋友们看到餐桌上的饭,闻到饭的香味,走到餐桌前,坐到餐椅上,大脑对各种知觉信息进行统合后,指挥手拿起勺子把饭送到嘴里,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统合。

但是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他们在看到餐桌上的饭后走到餐桌,在走过去的途中,即使看到路上有障碍物,也会被障碍物绊倒,不清楚自己是否坐在了餐椅上,不知道手该怎么拿起勺子。

当感觉统合出现障碍时,就会产生这样的知觉、语言、认知障碍、情绪及行为控制不良等问题,也就是无法正常与外界事物反应。

人类学习最重要的并非知识,知识只是工具,如何吸收、消化、使用知识才是学习能力。

所以,感觉统合,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

二、针对这些问题有相对应的一些简单的训练方法居家就能训练,方便操作,亲子互动更有趣

1.前庭调节

训练项目:花生球上跳跃

训练时长:5-10分钟,2-3次\\周

指导重点:

1、将花生球一端抵在墙上,用双腿夹紧另一端,确定花生球固定好。

2、牵着孩子的双手,让孩子站在花生球上,开始跳跃。

3、注意小心孩子在跳跃过程中花生球滚动或孩子跳偏,跌下花生球或伤到胳膊。

2.姿势维持

训练项目:头顶沙包走

训练时长:10-15分钟,3-5次\\周

指导重点:

1、在地上画一条直线,让孩子站在直线的一端,将一个小沙包放在孩子的头顶,让孩子顶着沙包双臂向身体两侧伸开,与肩膀相平,从线的一端走到线的另一端。沙包不能从头上掉下来。开始时可以帮孩子轻轻压住沙包。

2、当孩子适应或熟悉这个训练项目后,就不必给孩子压着沙包,让他自己顶着沙包就行。如果中途沙包掉在了地上,让孩子重新回到原点,重新开始。当孩子都顶着沙包走得很好,增加难度,在孩子前进的路线设置些障碍(如:矿泉水瓶、抱枕),让孩子在前进过程中经过障碍物走到终点,坚持练习

3.双侧协调

训练项目:四点跪走

训练时长:10-15分钟,2-3次\\周

指导重点:

1、指导者将2-3组平衡步道连接在一起。

2、让孩子以四点跪的姿势从步道一端开始爬行至终点。注意爬行中手脚协调,抬头,眼睛看着前方,爬完后再返回为一组。练习两组。

专家提醒:

3岁前是儿童感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以预防感觉统合失调,

3-6岁是感觉统合失调最佳的补救时期,

7-12岁是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纠正的有效期。

因此,家长要多多重视孩子的日常表现,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表现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大了就好了,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感觉统合功能是孩子成长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早预防或纠正孩子的感统问题。


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


儿童感统失调方面表现是不一样的、失调程度也不一。建议及时到专业感统机构做个全面能力测评!通过测评,我们可以知晓孩子失调的程度?引起失调的原因以及改善的方法!

前庭觉统合失调

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鞋子不分左右,方向感不佳,容易跌倒,晕车晕船;严重的还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语言表达困难。

触觉统合失调

表现为胆小、粘人、爱哭、怕生、孤僻不合群、爱惹人、挑食偏食或暴饮暴食、吃手、咬指甲、容易紧张。触觉敏感严重的幼儿也会形成严重的语言障碍。

本体觉统合失调

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手脚笨拙等。

视觉统合失调

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的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抄错题等。

听觉统合失调

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首先,我们知道孩子那些方面感统失调后,不要着急紧张。其次,要改善以往的教育 养育环境,避免过度保护 干预 包办 替代等,估计孩子独立自主,父母多增加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最后,多进行户外活动,最好喜欢上一项运动游戏!

备注:一定远离手机 电脑 平板,多去找小伙伴玩耍!

我是爱而思感统的阿奇老师,希望能帮助到您!!!


感统阿奇老师


您好,孩子感统失调,最好要进行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是帮助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感统失调,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健康发展。感统失调不及时纠正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感统失调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造成的,需尽早发现并及时进行矫正训练。经过专业训练,可以取得明显效果。


感统训练看似一种游戏,但胜于一般游戏,是一种有效的专业运动治疗方法。是利用一些特殊的运动器材给孩子们输入多样丰富的感觉刺激,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持续性的、密集的游戏运动训练,强化大脑的自然发展,打通脑的学习通路,调整感觉统合功能,使孩子有正常的脑顺应性。


感统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儿童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压、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脑干、丘脑、小脑、基底节、边缘系统、大脑皮质广大区域分级发生感觉运动统合,在统合中促进上述区域脑细胞的成熟、神经回路专业化,并开拓新的神经回路。


感统理论的创始人Aryes博士认为,营养、药物治不好感统失调孩子的脑功能障碍和学习困难,但感统训练式的游戏能治疗,并且是病因治疗。感统训练对任何孩子都有积极意义。感统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早在母亲怀孕期间就应该开始注意。


感统训练的最佳时机

感统训练可以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进行,不仅解决问题、预防障碍,还能开发孩子大脑的潜能,提高智力和学习能力。感统训练的年龄范围一般是0~13岁儿童,超过这个年龄,训练的可塑性就难以把握了,所以,12岁以下的孩子都应该做感统训练!


乐学感统


感统失调的孩子如何训练?

这里有8个室内游戏,适合感统失调的孩子,也适合帮助孩子提高感统综合。

1、抓闻绘画

抓挠和嗅绘画吸引孩子们的视觉、触觉和嗅觉。根据孩子对颜色和气味的喜好,选择几种口味的果冻。使用不同颜色的塑料杯。在每个杯子里加入一汤匙白色胶水,一汤匙水和一茶匙果冻粉。(胶水帮助明胶颗粒粘住。)

给你的孩子一些便宜的画笔和纸板或厚纸来画画。一旦你孩子的画完成了,就把它平放着晾干。当它干燥的时候,他可以用指尖在书页上摩擦来重新激活气味。

2、橡皮泥

使用橡皮泥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精细运动技能的活动。试着把小物件藏在一个面团球里让你的孩子发现。

3、家庭球坑

你的孩子可以把自己埋起来,扔球,甚至挖一个你藏在坑底的小玩具。

4、跳舞机

这个经典的游戏是一个伟大的方式,为孩子练习运动技能,他们必须伸展肌肉和关节,

5、拼图

拼图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精细运动技能,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视觉空间处理问题。

6、手指画

手指绘画是一个伟大的活动,感官寻求。给你的孩子一件罩衫,一卷纸和一些手绘颜料。然后让他画。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J妈学堂,每日分享孕产育儿小知识。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妈,创建了宝妈自媒体创业营,带领全营宝妈实现经济独立!曾经以为自己足迹踏遍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认为做了妈妈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经的职场达人,现在的育儿达人,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


J妈学堂


感觉统合失调,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

"感统"是指大脑对感官信息的统合作用。人接触外界,会有各种各样的感觉,也就是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这些反应转化为神经信息输送到大脑,经过大脑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和统合,使人能做出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换句话说,就是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信息的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的运动性传出过程。失去或感觉统合出现障碍,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视觉统合失调: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等。

听觉统合失调: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

触觉统合失调: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爱哭、紧张、孤僻、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本体感失调: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姿势不当,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动作协调能力差。

出现感统失调的原因有胎位不正、早产、剖宫产、发育过程中的感官刺激不足、儿童精神压力过大等。表现为触觉敏感、无法流利的阅读、听感觉不良、好动易跌倒等。

儿童感统失调,通过感觉统合的训练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大多数都有器械帮助,也可以借助天然的设施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各方式不同,主要以患儿年龄进行训练方式的制定。通常,年龄较幼的患儿以感官训练为主,年龄大一些后加入一定的逻辑行为训练。


纯钧LHGR


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由于感统失调的早期症状不易发觉,导致许多家长常常不确定自己的孩子是否属于感统失调,那么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参考:语言发育迟缓、不会系鞋带,穿袜子,穿鞋,穿衣服等、玩耍时,技巧不如其他孩子、讨厌手工劳动和益智游戏、不会钻爬跑跳、发育水平基本正常但行动笨拙、应敏锐焦躁不安。

感统失调的最佳预防期和治疗期:孩子的感觉统合发展是有科学规律的,在三岁之前是孩子感觉统合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感统失调的最佳预防期。而三到六岁是感统失调最佳的治疗期,如果孩子真的是感统失调,并且已经表现的相当明显,那么三到六岁是最好的治疗阶段。六到九岁是弥补期,孩子一旦进入小学,感统失调的表现就会突显出来,这时要积极参与感统训练,抓住脑发育关键期。九到十二岁是感统训练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问题更加突显,解决的难度也会变大。一旦孩子年龄超过十二岁,感统训练能取得的效果就微乎其微了。所以,孩子一旦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不必慌张和妖魔化,而是要积极及时的参与到感统训练中,孩子年龄越小优势越强。

那么如何改善呢?可在家给孩子做一些感统训练:

1、匍匐爬行,钻山洞:在家里,可以用高脚凳子做成山洞的样子,让孩子从山洞里爬进爬出。如果是在户外的话,可以让孩子在儿童游乐场玩玩气垫山洞的项目。

2、音乐治疗:晨起叫醒孩子的时候,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慢慢让孩子自然醒过来。白天可以给孩子听一些节奏律动感比较强的音乐,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

3、滑板车、自行车:滑板车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2周岁以后可以视情况玩。骑车的话,根据不同孩子的接受情况,现在基本上3岁以后的孩子就开始骑了,只要保证安全、控制时间即可。

4、折纸、剪纸:先让孩子学折纸,教对折、对角折。然后再配合剪纸训练,先学着沿边线剪直线,然后学着剪圆形、方形。不要要求孩子马上就剪得很好,孩子剪坏了不要骂他。

折纸游戏做过以后,可以让孩子开始帮你叠被子,叠衣服。剪纸的话,从一开始给孩子大张的纸,慢慢换到小一点的纸。

5、听指挥做动作:从最简单的指令开始,让孩子拿纸巾、拿拖鞋、开关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