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餓了麼,還能做幾年?

微利堅果


要了解一家公司,主要看背後的投資人,以及操盤手的運作思路,不要誤會別人會做百年企業,只能是短期上市套現,然後華麗出局。

所以衡量一家企業偉大與否,在於看高層是短線思路還是長線思路,對於某些不良企業,向上壓榨餐飲公司,抽成太多,對中打壓員工,剋扣員工工資,以及差評的罰款。對消費者是不能很好的評審餐飲公司的資質,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所以看了很多公司的領導人,都是太浮躁,太想套現,太不負責任,沒有公信力,沒有願景,只是一個曇花一現的公司而已。


大彬諮詢


過激的速度崇拜,上市後的利潤壓力,已經讓美團和餓了麼的外賣業務,幾乎走到了臨界點。

最簡單來說,騎手是整個環節中最辛苦的背鍋俠。

送餐超時,可能由於多種因素導致。平臺單一性對騎手罰款,把所有壓力都推給毫無反抗機會的騎手。

騎手們不僅送餐中全程小跑,沒時間休息,還要時時刻刻準備好承擔全部責任,不管這責任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原因。

商家們也沒有好日子過。

從最初抽成5%,到現在最高抽成25%,再加上時不時分攤滿減、紅包、配送費,本來利潤就不高的商家,生意更加難做。

前幾年還有專門做外賣的餐飲創業者,現在已經基本消失無蹤。那些做的好的餐飲店,都非常重視堂食,外賣只是一種宣傳手段。忙碌裡平添了許多辛苦,對實際收入的增加,卻是可有可無。

用戶更離不開以前的好日子。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享受過大額補貼和紅包的用戶們,一天天面對越來越少的滿減折扣,不斷縮水的外賣分量,漲價的餐盒費、送餐費,心裡當然不好受。

大部分人會提前訂餐,其實晚到一些,沒什麼大不了。只是誰的日子都不好過,工作上生活上各種不開心夾在一起,需要排解。一份遲到的外賣,也許就很不幸的成為了情緒的發洩口。

以打車市場舉例。達成壟斷的滴滴,為了盈利,對用戶提價,對司機提高抽成,市場馬上湧入了新的競爭對手,再次把滴滴打回虧損。

美團、餓了麼也是一樣。達成壟斷後,為了盈利,對用戶減少補貼,對商家提高抽成,對騎手加倍壓榨。市場上很有可能會陸續冒出新的競爭對手,把他們打回虧損。

從長遠來看,一個零和效應的商業模式,永遠無法取得平衡。要麼改良商業模式,提供更高的價值。要麼收縮規模,保持可盈利的範圍。不然,外賣這項業務,只會逐漸邊緣化,慢慢淪為巨頭們的一項輔助功能,聊勝於無。

不過最後要補充一句,這兩家一時半會,或者說在8-10年的一個經濟週期以內,都不會倒。

美團已達6000億港幣市值,綜合業務遍佈食住行幾大剛需行業,外賣出岔子,頂多這塊業務萎縮了,不影響其他版塊。餓了麼背靠阿里,資源不斷,僅從“給美團添堵”的角度,阿里也不會讓他倒下。


我是草根創業老油條,連續創業者,行業老司機。歡迎關注我,分享創業案例覆盤、科技財經觀察、個人能力提升。日積跬步,成就自我。


草根創業老油條


美團餓了麼離壽終或許很快或許還需要一個過程。大膽預測一下5年,快點3年吧,美團餓了麼肯定完蛋。

這不是咒他們,原因如下:

先進的技術創造了新模式新體驗,資本恰恰通過新模式對市場進行了壟斷,進而最大化剝削商家 騎手 消費者等各方切身利益。

違背了大眾利益

違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違背了互聯網技術以及未來互聯網經濟模式發展的核心理念。

也就是共創共享共贏以及去中心化才是未來。

那麼美團餓了麼知道自己的罪孽深重嗎?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他們現在賺的正嗨,背後的資本是絕對不允許他們放棄現有即得利益。

取而代之的只有是當下承受剝削最嚴重的群體,餐飲行業草根創業實體。全國全行業揭竿而起的時機就在眼前,一旦出現成功模式,那便是星星之火即可燎原。

未來餐飲平臺將不是第三方而真正是和餐飲實體合二為一的平臺,新平臺的核心價值將不是平臺本身賺多少錢而是幫助實體賺多少錢,孵化出多少有生命力的新的品牌,新平臺的價值更體現在不但使實體興旺,更使人人受益,大家可以自願加入成為平臺合夥人,分享自己最喜歡餐廳以及餐品,甚至可以零成本經營一家自己的線上餐廳,從而使人人可創業餐飲,大眾分享餐飲行業不斷蓬勃發展的利益。

未來可期!


建新追浪兒


感謝您的閱讀!

我還記得李彥宏說:團購這個商業模式已經過時,5年以後會一家都不剩。這是李彥宏在2015年說過的話,如今過了5年,美團的市值硬生生將百度給擠出了BAT的鐵三角中,現在你可以看到美團的市值,高達6052億港元。

美團,在千團大戰中脫穎而出,可見它優勢的地方。但是,李彥宏的說法,現在來看也沒有錯,我們知道的是,百度糯米等等團購網站早已經消失了,甚下的團購網站,也不過是美團等寥寥無幾,可是你得知道的是,現在的美團重點並非是團購,而是美團外賣呢。

這裡阿里巴巴很聰明,但是耗費卻不小,在阿里聯合螞蟻金服,花費了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之後,口碑、哈囉、高德、嘀嘀、盒馬等阿里系品牌,在外賣、點評、共享單車、打車、生鮮等領域和美團進行對比。

然而,相對於美團來說,餓了麼的威脅不可謂不大,艾媒諮詢在2018年,一二線城市訂單份額分佈中,餓了麼份額已經達到47.4%,可見餓了麼的優勢越來越強了。


背靠阿里系,餓了麼有了提升,這種提升確實會讓美團受到了掣肘。但是,你得知道在面對外賣行業發展越來越快之際,美團,餓了麼確實會受到一些新的挑戰,這種挑戰我認為是新的形式需求,以及外賣騎手的壓力,如果騎手的工資提升,外賣價格提升,商家還會繼續賣?消費者還會繼續買?

這是,美團和餓了麼需要考慮的,市場,騎車,企業,以及消費者之間平衡關係。


LeoGo科技


炒房賺大錢,貴陽一年有10萬套房子賣,可買房子的有50萬人,那麼肯定有40萬人是搶不到房子的,我朋友不差錢,搶房子搶了9年,,還找了關係,給了一百萬紅包才搶到一套72萬60平米小房子,,,不信你試試,你500萬去貴陽搶不到100萬的房子,,,房子一家100套,旅遊世界不用租


我22歲想找個老公


我這兩天開新店,美團業務經理說,要麼上美團獨家.要麼你就等著排隊吧,估計一年半載才能上,言外之意你不做美團獨家你就上不了美團!餓了麼到沒這麼一說,只要驗證完資質合格直接就可以上,那麼霸王條款!希望美團快點ps


我拿餘生來愛你


個人認為在未來的幾年裡,發展前景還是很好的,畢竟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離不開外賣!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近幾年外賣發展趨勢,2014年到2015年是外賣紅利期,你上平臺就可以賺錢,2016年到2017年平臺補貼大戰,這個時候商家增長速度是最快的,外賣成了商鋪的標配,只要你平臺補貼多你也能夠賺到錢,2018年開始則將是精細化運營的時代,高品質的商家源源不斷的進入,行業趨勢必將是成就品牌類型商戶。

對於平臺而言,2016到2017年補貼大戰平臺是虧錢的,2018年,平臺虧損和盈利大致達到一個均衡點,對於美團、餓了麼來說,相比盈利,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形成新的消費方式會更重要,因為2019年了,場景為王,必將到來!

美團餓了麼外賣在人們心中形成固有的場景化,比如你吃飯會想到打開美團和餓了麼外賣,買衣服會想到上淘寶,而且人一日三餐,吃飯的時間佔比是一天中的八分之一(大致按1小時來算),線上外賣平臺也導致周圍商圈的菜品價格透明化,打個比方,你周圍有兩家麵館,1家在你附近價格略貴,還有1家比較遠但是價格便宜,你可能更傾向於前者,但是有了線上外賣平臺後,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周圍幾公里的餐品價格,並進行對比,從而選擇性價比更高的下單。

很多餐飲商家可能一開始是牴觸上線上平臺的,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你不上線就意味著失去了更多的曝光引流,獲取更多用戶的機會。美團和餓了麼聚集了商圈的餐飲商戶,給商戶提供了技術和服務的支持。


雲和數據


美團、餓了麼現在發展挺好,還看不到什麼危機。應該還能像馬雲說阿里巴巴那樣活到102年。

外賣產業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已經發展非常成熟。而在外賣產業上發展起來的美團,現在的市值已經突破6000億港元,在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裡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

在2019年第二、第三季度實現連續盈利後,美團的多元業務矩陣,開始顯現出日益增強的協同能力與增長前景。佔據營收過半比重的餐飲外賣業務中,通過精細化運營與會員制度,實現了交易量與訂單效率大大提升。

在到店、酒店與文旅方面,盈利模式的豐富與新增長源的不斷挖掘,有望帶來更多下沉市場與交叉銷售機會。

美團更有價值的地方還在於其團隊的競爭力,從地推開始塑造的執行力,使得美團可以不斷擴張其商業版圖。美團的酒店業務在推出後,市場份額也已經逼近行業老大攜程了。

外賣行業近年還會繼續高速增長,中國的餐飲是個非常大的市場,佔據外賣市場的美團、餓了麼還會有巨大的發展前景。


上林院


美團餓了嗎是最坑騎手的了,商家出餐慢導致的超時為什麼要罰騎手的錢?這就好比小明上班遲到了卻要罰小王的工資是一樣的![淚奔]


張浪浪1990


有很多商家,接單了,不出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