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男人想成大器,能力不是最重要的,記住這6戒,少走彎路

說起曾國藩,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它是清朝晚期的中流砥柱,沒有他的支撐,清朝恐怕早就外國侵略者的洋槍洋炮下滅亡了,不會有現在的發展。毫不誇張地說,他是近代中國軍事和經濟的創造者,在他的領導些,大清出現了許多輝煌的成績。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曾國藩這個人,曾留有這樣的言論:男人慾成大器,此“六戒”必不可少,可有的人知道的太晚!下面跟小編來了解下。


曾國藩:男人想成大器,能力不是最重要的,記住這6戒,少走彎路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長久獲利的事情不要做:因為月滿則虧、物盛則衰,越是表面利益之大,背後隱藏的危機就一定越深!眾人爭奪的地方不要去:人多是非多,容易招惹禍端,且眾人都想分奪的利益,即使分到你手上了,也只剩下了薄利。要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面對利益一定要客觀冷靜、衡量利弊,不要讓自己陷入慾望的牢籠之中,也不要深陷利益爭奪之中迷失初心。

第二戒,“勿以惡棄人之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人無完人,要以全面的眼光看人,如果只在意一個人的缺點,而無視他的長處,如果只記仇而忘了感恩,那麼我們自己不成了小人嗎?在於別人相處時,切記對事不對人,懂得理解與寬容,是君子之道。


曾國藩:男人想成大器,能力不是最重要的,記住這6戒,少走彎路

第三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吃獨食”是十分自私的行為,分享你的智慧,能收穫更多的快樂;想計謀卻只適合在自己頭腦中保存,以免別人干擾,而導致優柔寡斷。

第四戒“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古今中外才華出眾的人都敗在自己的傲慢上。恃才傲物是最敗人的!即是說你比別人有才,也只不過是侷限在一個小圈子裡面。稍微出眾就趾高氣昂的人就跟斗雞一樣,把最勇猛的鬥雞放到一堆鴕鳥裡面,隨便一隻鴕鳥都能踩死。但凡身上有能力有才氣的人都要謙遜,世上比你有能力,比你有才的人多了去,但真正懂得低調做人,高調行事的人才能穩站到最後。


曾國藩:男人想成大器,能力不是最重要的,記住這6戒,少走彎路

第五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經常談論別人的短處,誇耀自己的長處,不僅是情商低的表現,更會給自己招來怨恨,埋下禍亂的種子。漢高祖劉邦曾和韓信討論各位將領的才能。劉邦問他:“你覺得我可以帶兵多少?”韓信:“最多十萬。”劉邦不解:“那你呢?”韓信自豪地說:“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韓信後來被殺,不能說與他這種性格無關。曾國藩的這句話,入木三分地刻畫出了這種人的精神肖像。

第六屆“凡辦大事,以識為主”。

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曾國藩明確告訴我們,辦大事要以“識”為主,才氣、才能不過是輔助罷了。所以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難以成就大事。當然這裡的“識”,不單單指知識,更指的是經驗和見識。而“人謀居半,天意居半。”則是說,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抱著“盡人事以聽天命”的態度。不要因為有自己不能左右的的因素就不去努力,更不能因為自己努力了,最終卻失敗了而去怨天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