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物塑造、視覺語言、主題設定解讀《寂靜人生》的文藝價值


從人物塑造、視覺語言、主題設定解讀《寂靜人生》的文藝價值

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

《寂靜人生》是一部很冷門的佳片,上映於2013年,目前豆瓣評分8.7,導演是烏貝託·帕索里尼,本片獲得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2013)地平線單元最佳導演獎獲獎、藝術電影獎。看似是普通的敘事篇,運用大量固定的機位拍攝,整個影片正如它的名字,寂靜、冷淡,和從頭貫徹到尾的灰暗,始終給人呈現一種孤獨感。

很多網友在看的時候覺得有點像是《入殮師》的英國版,但對於人生的剖析比《入殮師》來說更深刻些,沒有後者那麼強對於情緒的渲染和烘托,相反正如片名,更清冷、更剋制。

故事發生在英國倫敦,主人公梅先生是區公所的職員,做著類似於入殮師的工作,只要是為了孤單死去的人尋找相關的親人。梅先生也如他的“客戶”是一位孤單的人,沒有親人、愛人和朋友,永遠西裝革履孤身一人,日復一日把工作當成一件神聖的事業,兢兢業業做了22年有餘,而當他被告知即將被政府裁員後,他決定將最後一位死者的親友全部找齊,在這過程中我們看見通過他人的描述串聯起了一個完整豐富的比利人物形象,梅先生也因此認識了他的女兒,就當一切開始變得不一樣時,主角生命卻終結於一場車禍,一切平淡也止於這場車禍。

故事始於寂靜,也終將歸於寂靜,電影平鋪直敘,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強烈的視覺衝擊,伴隨著輕柔靜謐的背景音樂,卻深入人心,讓人深思和遐想生命對於我們到底什麼意義,以及我們該如何去度過,接下來從人物形象、藝術手法、主題思想解讀《寂靜人生》的魅力以及背後蘊含的生活意義。

從人物塑造、視覺語言、主題設定解讀《寂靜人生》的文藝價值

01 人物塑造

入殮師這一形象背後是人對生命的態度

生活是熱騰的,是波瀾的,也會是冷清,但終究會歸為寂靜,這是生活的本質,大概也是導演透過熒幕另一端想傳遞給我們的訊息。

《寂靜人生》對梅先生這一人物形象匠心獨具的摹寫,讓無數觀影者開始思考自己生活的意義。

  • 非典型西方倫理規範的人物形象

梅先生這一人物形象,最大的一個特點是:克己自律,平平淡淡,一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梅先生是一個規規矩矩的英國人,如同他經手的“案子”裡的人,獨居,沒有家人、沒有愛人、沒有朋友,看起來很符合“中庸”的價值要求,永遠西裝革履,不苟言笑。

吃同一個牌子的魚罐頭和吐司麵包,按時按點重複的過同一條街道,過馬路時左顧右看,不厭其煩的往返於公司、教堂、家三個地方,削梨必須削出一段完整的梨子皮,強迫症一般地循規蹈矩地生活,沒有隨意灑脫和暢意人生,只是不斷重複地單一鏡頭,盡顯寂寞,日復一日過著平淡的生活。

從人物塑造、視覺語言、主題設定解讀《寂靜人生》的文藝價值

  • 對社會服務員工作內容的尊重與負責

梅先生把所有過世的熱生前最美好的照片保留下來,在晚上昏黃的燈光下,打開相冊慢慢的翻閱,好像參與他們的人生一樣,並用用心的根據仔細收納起來的物品,如一支新口紅、一張磨損的碟片,一本相冊,串聯起他人的人生,為他們寫好一份悼詞。

然而他的上司並不認可他的做法,因為上司希望能加快事項的處理進度,並儘可能降低花費。而更重要的一點是上司認為:“死者已經死了,葬禮是為活人辦的,若無人出現,表示沒人在乎,對吧。對於生者來說,沒有葬禮,沒有悲傷,沒有眼淚,是不是更好?”

梅先生卻不這樣認為,雖然這是一份重複、單調的工作,但他卻對自己的工作意義有著自己的信念,和公式化處理過世人骨灰的女同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想讓逝者在死後感受到親情的溫暖,他嚴謹、仔細、認真地對待自己手頭上的工作,注重每一個細節,有條不紊,仔細的尋找死者的親人信息,聯繫上他們並勸說他們來參加葬禮,雖然每次結果都讓人失望,但是依舊不斷的去努力嘗試。

這樣一份也許別人避之不及的工作,在他這裡,是信仰,是堅持,也是必須認真對待的事情。

從人物塑造、視覺語言、主題設定解讀《寂靜人生》的文藝價值

  • 嘗試打破習以為常的生活,寓意著對於新事物的期待與珍貴

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看的不僅僅是梅先生的生活,更是跟著他的腳步瞭解的比利的一生,電影似乎以雙主角形式對比梅先生和比利的性格、人生經歷來刻畫同一個主題,孤獨。在追尋比利人生生軌跡的過程中,或許梅先生窺見兩人相同的孤獨,或許他覺得可以換一種活法。

當外界因素推動事態進展時,就會激發個體的自我意識,使其發生改變。

所以,在這趟旅途中,我們看到梅先生的生活開始有了一點點新嘗試和變化。

他開始嘗試熱巧克力、冰淇淋、豬肉派,故意錯過了火車。和上司撒謊請假,並且對討厭上司的車撒尿,和流浪漢坐到臺階上喝威士忌,因為比利曾用牙齒咬住皮帶吊在三樓三分半鐘為慈善機構集善款而打算嘗試相同的動作;為了更多地瞭解比利跟流浪漢一塊坐在地上喝著從未接觸過威士忌,脫掉古板的西裝,換上有生氣的藍色毛衫赴約。

梅先生的生活開始充滿了這些細微卻可見的變化,也因為生活中這些小小的改變,笑容開始變得多了起來。

由此可見,他的內心,其實也向往著另一種生活方式。突如其來的解僱令,對於梅先生來說帶來的不是焦慮,而是勇氣。並非結束,而是開始。

從人物塑造、視覺語言、主題設定解讀《寂靜人生》的文藝價值

02 視聽語言

色彩與配樂的完美運用與融合,傳遞出生命的質感

《視聽語言》的作者陸邵陽教授認為:

視聽語言,又稱影像語言,是以人類的形象思維為基礎的視覺與聽覺的綜合運用,用以表達思想、傳遞情感、完成敘事的創造性的語言體系。視聽語言主要包括兩部分:視覺語言和聽覺語言。

在這部影片中,主要是色彩的運用和配樂的運用。

  • 色彩運用:渲染人物情緒,達到畫面和諧,傳遞生命的感知

阿恩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中明確指出:“色彩產生的是情感經驗。”

合理地運用色彩變化,能夠讓影片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呈現更好的藝術效果,還能通過色彩的差異有效地傳遞給觀眾情感上的變化、突出影片所表達的主題。

《寂靜人生》這部影片的魅力不僅僅是對於生與死內涵的表達,還在於不同場景下和不同情節下,導演對於色彩的運用。在這部以人生為載體的電影,導演利用不同色彩的變化以體現讓的基調,完美的傳達了主人公梅先生生活的變化。

①利用色彩變化,烘托氛圍,傳遞主人公的生活狀態

影片中使用純度較低的色彩,以灰暗色為主調,基調平緩而又灰暗,帶著英國特有的疏離感和冷淡感。而且在不同部分運用不同的色調,喚起不同的情調,以映襯不同時期梅先生的思想與行動。

前期呈現梅先生日復一日重複的生活、工作室,整個基調灰暗,清清冷冷,傳遞出了觀眾從屏幕另一端都能感受到的孤單感,塑造了一個平淡孤獨的人物形象,也讓觀眾從中窺看到他對待工作、對待逝者態度的來源。這不僅拉進了觀眾與影片中主人公的距離,也增加了影片的立體感。

從人物塑造、視覺語言、主題設定解讀《寂靜人生》的文藝價值

後期因為踏上了拼圖比利人生的旅途,開始嘗試新事物,與和陌生人交流,嘗試新餐品,和上司撒謊請假,不斷的進行自我釋放,甚至最後好像和比利的女兒有了暗湧的情愫。

影片的色調因為這些事情的發生而發生改變,色調逐漸明朗清晰起來,畫面也多彩起來,梅先生甚至穿上了明亮的藍色毛衣。導演通過色彩的變化,牽動觀眾的視覺感受,跟隨故事的發展心情逐漸預愉悅起來。

從人物塑造、視覺語言、主題設定解讀《寂靜人生》的文藝價值

從人物塑造、視覺語言、主題設定解讀《寂靜人生》的文藝價值

淡色的濾鏡、固定鏡頭和優雅的空鏡與這部電影的敘事節奏恰好般配,不緊不慢、不鹹不淡,就像每一個日常,在特定的時間去特定的地點做特定的事情,不是特別沉悶,亦沒有特別的驚喜。

  • 劇情配樂:表現電影主題,豐富人物形象

影片的精彩之處除了故事情節,配樂也同等重要,它可以豐富觀眾對於內容的瞭解和感受。一位優秀的導演可以對視聽語言精準運用,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完美配合為觀眾打造絕妙的觀感體驗。

梅先生在家中用餐、整理逝者相冊、寫告別詞等場景中都使用背景音樂進行表達其生活狀態,平淡如水,甚至平靜到有些壓抑,直到最後一個“工作對象”的家人願意參加葬禮,當他覺得自己的工作不是白費力氣時,他整個生活才鮮活起來,背景音樂都輕快的起來,有一種一切都在慢慢變得美好的錯覺。

是的,當悽美的鋼琴聲再次響起時,就是梅先生生命終止的時候,好像在訴說生命戛然而止的遺憾,也好像在像是在祭奠約翰,像是在遺憾梅先生和凱勒之間的緣分,像是生者和死者的永別。當所有人離開,只剩荒涼墓地時,一個個約翰曾經陪伴過的靈魂紛紛走到他的墓前,像是一種感謝、一種對死者的緬懷。

影片通過精緻細膩的鏡頭語言和渲染氛圍的經典配樂,將一個孤單、執著甚至有點可愛的人物形象勾勒出來,為觀眾描摹了一場平淡無聲而卻又震撼人心的生活啟示戲劇。

從人物塑造、視覺語言、主題設定解讀《寂靜人生》的文藝價值

03 主題設定

生和死從來都不是完全割裂的,如何面對死亡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

  • 人生短暫,我們應珍惜當下

不要把時間看的很長用不完,其實它很短,短到你沒有感覺就流逝了,當你回頭再看時,一切都沒有重來的機會了。

影片中梅先生相冊裡逝者不分年齡,有年老者也有年輕者,他們多都是獨居離開這個世界的人,有些人的離開是沒有預兆的,影片中出現的第一位逝者她有一隻視若女兒的小貓咪,還剛買了一隻新口紅,但是還沒來得及使用就離開了人世間,梅先生在被解僱事情的推動下開始發生改變,但還沒來得去全身心去體驗新鮮生活的時候,一場意外車禍按下了終止鍵。

正如劇中臺詞:時間不會為了任何人停留。

其實生活中沒有那麼多“來日方長”,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總想著來得及,卻忘記我們永遠不知道生活和意外什麼時候來臨。

從人物塑造、視覺語言、主題設定解讀《寂靜人生》的文藝價值

  • 生命終將寂靜,改變還來得及

日本最年輕的臨終關懷醫師大津秀一,在親眼目睹、親耳聽到1000位患者的臨終遺言後,寫下了《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書中提到的種種“人生至悔”之例,均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犯的,卻又總是被疏忽的事情。

我們普通人都曾年少熱血,渴望轟轟烈烈,但大多數人都因為多種原因,歸於現實,過上平淡的生活,但總會在某些時刻感慨生活,悔恨自己缺少點勇氣和魄力。

大津秀一說:“人們臨終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人這一輩子啊,太短了。”當人們在生命盡頭往回看時,往往會發現有好多事情沒有去做。“真正的後悔,其實不是因為沒有沒有做好事情,多半是責怪自己沒能盡力去做事情。”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經典的故事:

有一老人曾在他60歲時很想學小提琴,但是覺得年紀有點大,就放棄了,結果後來他在路邊看到有人拉小提琴,羨慕不已,就突然想到60歲那時的想法,不禁感嘆道,“若是那時我學小提琴,那麼我現在就拉了30多年的小提琴了”,因為那一年他93歲。

如果你對於某件事情有著熱愛和激情,就不要在遲疑猶豫,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與其坐等悔恨,不如現在開始改變!

從人物塑造、視覺語言、主題設定解讀《寂靜人生》的文藝價值

04 寫在最後

寂靜人生,講述的不是梅先生平淡如水的一生,而是我們每一個人。

儘管如此,還是希望我們都能肆意不留遺憾過完這一生,當我們最後時刻回首時,是坦然而平靜,正如梅先生。

泰戈爾《飛鳥集》: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人生的意義不是永久,而是充盈。

從人物塑造、視覺語言、主題設定解讀《寂靜人生》的文藝價值



作者:Lucky,一個對生活有期盼,對世界有話說的中年養生少女。正在努力做一個時刻保持鮮活狀態的人,很開心在成長的路上遇見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