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生活在城市裡人,可能表面化地評價城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冷漠”。隨著社會人員流動頻繁,同齡群的變遷,城市裡高樓越來越多,人情交往的面卻越來越窄,都市人面部“酷化”,給人造成城市的人與人關係是冷漠的感覺!真的是這樣嗎?

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每天,總能見到生活在城市裡忙碌著的身影,每天要面對擁擠的人群,為生活奔波,為工作不斷的迎來送去……忙碌會耗去一個人許多的精力。所以,要求城市裡生活著的人每時每刻都像在鄉村生鄰里時的熱情,像鄉村鄰里樣熱絡閒聊,確實有點兒強人所難。城市裡的人都希望保留著一份精力來應付接下來要處理的事情。城市人的“冷漠”印象,只是忙碌中疲憊和儲存精力的表現。

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但其實只要我們細心去發現,我們的城市裡存在著許多“溫暖”的地方,在不經意間就能看到和感受到。今天,珊珊三丫頭帶大家走進一個能感受城市“溫暖”的小地方:在清遠市清城原“鳳凰臺”附近一間名字叫“雨花齋”素食“免費午餐”餐館。

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雨花齋,是一間“非營利”的素食小餐廳,所有的經費的支出全部由社會各界人士的愛心捐助,來就餐的人可以在這裡享受“免費午餐”,在雨花齋內內,從採購、做飯、打菜、洗碗、清潔等所有服務人員都是義工。

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雨花齋的位置是在清遠市清城的城隍街內,工人文化宮附近。而正是在雨花齋與清遠工人文化宮之間高起的地方,是一個對清遠非常有意義的地方:清遠古時候“鳳凰臺”的所在地,從鳳凰臺往下走,有一條巷子名叫“起鳳裡”, 這個地方在康熙年間被列為“清遠八景”,同時,也是清遠的另一外名字“鳳城”起源地。

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首先,鳳凰臺是整個清城地勢最高的地方,老一輩的清遠人都記得,以前北江發大水,會把旁邊下廓街及周邊淹沒,但無論水怎麼漲,鳳凰臺就是從來就沒有被淹過。因為這裡地勢高,靠近北江,歷史上是觀星賞月望江的風雅之地。

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其次,鳳凰臺又是 “清遠又被稱為鳳城”的發源地!傳說從前鳳凰臺是鳳凰棲息的地方,遠古時候清城發生洪澇,清遠青年張易奮不顧身捨身救一隻小鳳凰,鳳凰媽媽被其感動,於是把自己整個身軀撲入水中,用身躰解救了全清城人民。清遠人為了紀念張易,把他曾居住的巷改名為“起鳳裡”;為了紀念那隻解救了清遠人的鳳凰,把清遠又稱為鳳城;在今天的清遠工人文化宮和雨花齋前的空地上築起了一高臺,命名為“鳳凰臺”。

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珊珊三丫頭是從南門街原百貨大樓旁的城隍街向內走,走向雨花齋的路上,街道縱橫交錯,路的兩邊還不時能見到青磚屋、麻石路、井……沿途的老屋已非常殘舊,有些寫著危房,周邊高樓的建起,這裡已看不到北江,也已完全看不到當年“鳳凰臺”的樣子了。

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在工人文化宮的斜對面,珊珊三丫頭看到了“雨花齋”這間小店。小店的正中央門上寫著“雨花齋”三個字,同時外牆周圍有一些塗牙牆上寫著牆上寫著“感恩”“吃素”“免費”的字樣,還有牌子寫著用餐時間:11:00-12:00。當珊珊三丫頭在門口看的時候,店內走過來和我們打招呼,還提醒我吃飯要等一會,11:00才正式開始,那種就象家人告訴你一會吃飯了的感覺,顯得很親切。

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進入小店內,空間不大,大概有十來張方桌,桌上還擺上了綠色植物,整齊乾淨中又多了一點格調,讓人覺得很舒服。在進門的左手邊,可以看到開放的廚房,正有工作人員在忙著切菜、煮菜。在廚房前掛著一塊小白板,上面寫著當天的菜式:芋頭燜南瓜、紅燒茄子、三絲炒黃瓜+苦瓜、炒芥菜、杞子艾草湯,全部是素食,有菜有湯。

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最吸引珊珊三丫頭眼光的菜單旁還有一行字“歡迎回家”,這是多麼溫暖人心的一句話,經營“雨花齋”的人把來吃飯的人當成家人。但是店內也有規矩的,因為食材、費用全部是各方愛心人士捐贈,吃飯拿菜時是沒有限制的,但是絕對不可以浪費一粒飯、一丁點菜。

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據說來這裡就餐的多數是附近的工作的工作和老人,除為這些困難的人群提供一個免費午餐的場所,還給他們一份家人般的溫暖、最後,珊珊三丫頭並沒有留在這裡吃午餐,短短的停留,卻有一種莫明的感動,有一種莫明的溫暖。

清遠的名字發源地,有間提供“免費午餐”小店,遊客:感受到溫暖

其實,像雨花齋這樣的“素食”小店,愛心人士們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出錢出力,把“愛心”弘揚,同時提倡素食,這都是人們心中“善”的表現,讓這個城市有了一種溫暖的。而我們的城市,應該還有許多這樣的地方,等待我們去發現。

那麼,你有聽過“免費午餐”嗎?你有接觸過這類餐廳嗎?你有見過清遠的“雨花齋”吃素嗎?在這裡,你會有回家吃飯的感覺嗎?生活在城市的你,還還知道有哪些能感受城市溫暖的地方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