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排七天隊買的房已盈利千萬,這等好事還有嗎?

2004

年排七天隊買的房已盈利千萬,這等好事還有嗎?

有網友發貼,從過去20年的經驗看,中國的購房者都是獲益者。很多的故事,最後都有了甜蜜的結局。王成和李鐵因為一次買賣房子結緣。現在,他們最值得回憶的共同話題就是那一次的買房,李鐵為了買房排隊七天七夜,苦不堪言,而王成為賣這個房子幾乎七天七夜沒睡。但今天,他們認為最成功的事情,也是這一次的買房,這個房子從當初的6000元一平方米,已經漲到現在的12萬元。僅僅這一套房子,他們就已“盈利”千萬。

2004年排七天隊買的房已盈利千萬,這等好事還有嗎?

其實,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因為買了房而大賺特賺的人並非個別,凡是當時狠心買了房的人,沒有幾個不可以認為是“賺到了”。想一想,房價在這段時間內,一般的城市漲了五、六倍,熱點城市則漲了十幾倍。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從一千多元每平方米漲到了七、八千元每平方米,一二線城市則從三、四千每平方米或五、六千每平方米漲到三、四萬每平方米或五、六萬甚至更多每平方米。如果按照每套100平方米計算,三四引城市就是“盈利”了五、六十萬每套,一二線城市則是盈利了幾百萬元每套。如果是地段更好一點的,單價更高一點的,“盈利”也更多。所以,“盈利”千萬並不是不可想象的事。

關鍵就在於,有沒有這個膽量。有膽量,就有錢賺。沒有膽量,則難以有錢賺。

那麼,現在還有這等好事嗎?假如現在還有這樣的房子,你還敢去排隊購買嗎?有多少人還敢於去排隊買房呢?顯然,這是需要正確面對的問題。

2004年排七天隊買的房已盈利千萬,這等好事還有嗎?

事實上,房價漲到目前這個水平,已經完全沒有了繼續上漲的空間。原因就在於,多數城市的房價已經與居民的購買力完全背離了。而這裡所說的背離,毫無疑問與泡沫相關,是泡沫催生了所謂的“盈利”。而“盈利”越多,泡沫也越多。誰要是再敢去購買這樣的房子,可能就要被泡沫淹死了。也正因為如此,拋出這個故事的人,極有可能是開發商或炒房者,他們是想用這樣的方式,鼓動老百姓再去跟風買房,從而為自己將泡沫房賣給老百姓做廣告,以達到自己賺錢的目的。很顯然,廣大居民不能上這樣的當。這樣的當已經上了十幾年了,再上,就太不應該了。

必須看到,中央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給房地產定位,就是看到了房價的泡沫已經十分嚴重,房價已經脫離了居民的實際購買能力。那麼,我們就不應當再上當受騙,而應當更加理智地對待購房。更直接地說,現在已經到了樓市比心理的重要時刻了,而不是比房價會不會再漲。如果說過去是廣大居民在比心理上輸給開發商、輸給炒房者的話,現在再跟風買房,仍然會輸給開發商和炒房者。不上當,才是戰勝開發商和炒房者最有威力武器,也是在心理上戰勝開發商和炒房客最有效的手段。

2004年排七天隊買的房已盈利千萬,這等好事還有嗎?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越是開發商和炒房鼓動買房,越是類似“盈利”千萬這樣的觀點拋出,就越是要冷靜,越是不要上當,把泡沫留給開發商和炒房客自己,讓他們去嚐嚐炒房的泡沫是啥滋味。毛主席不是說過嗎,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自嘗一嘗,難道房價漲了這麼多,還不該輪到讓開發商和炒房客嚐嚐梨子是啥滋味的時候了嗎?

更多精彩文章,

tanhaojun19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