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作品 鸾凤和鸣

紫砂泥的目数,关系到紫砂壶的壶身是细腻还是粗糙。那这么重要的指标,做壶的、卖壶的、买壶的都在讲,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紫砂泥料拥有双气孔结构,让紫砂壶泡茶会越来越香,才造就了今天许多壶友对紫砂壶的喜爱。而紫砂壶的透气性好坏,跟紫砂泥料目数的高低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鸾凤和鸣

有很多壶友,经常会将壶放在手中把玩,得:细腻、光滑、粗糙、肌理感等感觉,这个也和泥料目数息息相关。

紫砂壶的目数,也有人称为“码数”,其实就是筛选紫砂泥用的筛网,上面每平方厘米中的小孔的个数。最常用的目数,有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等,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增加。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鸾凤和鸣

紫砂泥料在开采后,经风化、除杂质、粉碎之后,使用筛子过滤泥料,称之为“过目”。比如用80目的筛网过目得到的是80目的泥料,用40目的筛网过目得到的则是40目泥料。因为技术的差异,每个时代所出现的目数是有差异的。明代紫砂泥的目数多为25~30目,清朝早期为35目,清中期则为55~60目。由于1957年前一直采用手工炼制法(即通过人力或兽力推动石碾子进行碾磨),故目数较低,紫砂的通透性能更好,颗粒更粗,质感更强,这也是辨别老壶的标准之一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鸾凤和鸣

到1957年宜兴丁山才安装了第一台球磨机,转动的桶体内放置了大量小钢球,通过电动机转动大桶体使得里面的小钢球与石料进行摩擦和挤压,达到碾磨粉料的目的,通过球磨机使得紫砂泥料目数稳定在60目左右。1959年至今常用雷蒙粉碎机,以风力控制目数,目数可高达140~200目。目前最主流的目数依然是50~60目。这个区间是紫砂壶成功率最高的,并且泥料既细腻又有砂质感,泡养包浆光泽度也好。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鸾凤和鸣

但其实目数是指一个泥料粗细的范围,比如60目的泥料,其实是60目到200目甚至更高目数的一个范围集合,因为比60目更细的都能通过目的网眼。泥料颗粒越细,则可塑性提高,壶的机械强度增加;坯料颗粒粗,则可塑性降低,在烧制过程中不容易变形,稳定性提高,收缩率减小。目前做壶的泥料常用的是40目和60目的,其他目数的泥,有人也会用来做壶,80、100目的泥料经常会被用来做泥绘,装饰壶用,16、24和32目的料,对工具的损伤大(有点像生活中的磨刀石),而且在制作过程中,走刀时,刀口一般不会划断砂粒,使得砂因外力的作用而从泥中脱落,我们称为“跳砂”。泥料的收缩大,砂的收缩小,在烧窑过程中,泥很容易把砂挤出来,也是跳砂的一种,在壶表刻字或画时,也会形成跳砂。这样几种情况,就造成了线条上有缺口,平面上有凹坑,也就是所谓的瑕疵。这种情况在壶口和壶盖的边缘经常会有的。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鸾凤和鸣

在烧成过程中,颗粒细,则收缩大,烧成温度降低,容易变形。烧成后壶表的金属光泽感强。而粗颗粒在烧成过程中,收缩小,烧成温度提高,不容易变形,成品率提高。一般手工成型的(全手工壶和半手工壶)泥料的目数不会太高,除了极少数高手掌握100目以上的高目数泥性外,多数艺师做出的壶在40-80目左右。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鸾凤和鸣

目数越高,透气性会稍弱,却反而利于将茶香逼出,在泡铁观音之类的乌龙茶时,冲泡的温度要保持在比较高的状态,才能达到最佳的逼香效果,这时就可以选用目数比较高的泥料。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鸾凤和鸣

直观的感受下不同的目数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原来紫砂泥料的目数还有这么多讲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