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身為織田氏第一重臣,柴田勝家為何不敵羽柴秀吉?

“夏夢無常一世名,杜鵑悽鳴上雲霄”此詩相傳為柴田勝家所作辭世詩。

正如此詩所言,柴田勝家一生無常似夢,賺有一世威名,卻於賤嶽兵敗,隨著北之莊城沖天的火光,其威名與生命皆消散於雲霄。

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賤嶽之戰中作為失敗者的柴田勝家亦少不了被後世口誅筆伐。在一些影視小說中,柴田勝家常常被塑造為一個有勇無謀的莽夫用於襯托羽柴秀吉謀略過人的形象。本能寺之變後,握有一手好牌卻不敵羽柴秀吉也被用於印證柴田勝家謀略與政治上的無能。

日本戰國:身為織田氏第一重臣,柴田勝家為何不敵羽柴秀吉?

柴田勝家


那麼身為織田氏第一重臣的柴田勝家是否真的有勇無謀?還是其失敗有著其他的原因?本篇就與大家一起討論柴田勝家的歷程與本能寺之變後不敵羽柴秀吉的原因。

出仕織田信長

柴田勝家,年僅二十餘歲便成為了織田家譜代重臣,可謂年少有為。然先主織田信秀去世之際,柴田勝家卻勾結家老林通勝等人扶持織田信行造反,企圖廢除“尾張的大傻瓜”織田信長。

雖柴田勝家等人來勢洶洶,所謂的“大傻瓜”織田信長卻早有準備,在稻生之戰中,面對兩倍於己的敵軍,織田信長沉著指揮,誘敵深入,以少勝多擊潰柴田勝家所部,甚至一鼓作氣包圍了織田信行的居城末森城。此役過後,織田信行方全面潰敗,不得已向織田信長投降,柴田勝家等罪臣也交與織田信長處置。

日本戰國:身為織田氏第一重臣,柴田勝家為何不敵羽柴秀吉?

織田信長


起兵造反,本是死罪,然織田信長吝惜柴田勝家之才,不忍將其殺害。而此役過後,柴田勝家也明白了織田信長並非世人所說的大傻瓜,而是城府深厚之人。於是原先敵對的兩人就此成為主僕。

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織田信行卻偏偏是個不識時務者。在柴田勝家等人的苦勸之下,織田信行卻依舊圖謀驅逐織田信長、繼任家督。終於在織田信長的授意下,柴田勝家、河尻秀隆等人誘殺了織田信行,織田家內亂就此結束。

“破竹”柴田

1567年,織田信長攻下稻葉山城,掌握了尾張、美濃兩國,已經成為了稱霸一方的大名。在足利義昭的請求下,織田信長決定擁護足利義昭上洛。

上洛之前,織田信長已經與淺井長政、松平元康、武田信玄結盟,上洛途中唯一的障礙便是位於南近江的六角氏。柴田勝家等名將在討伐六角氏的戰役中多有表現。其中便有一則關於柴田勝家的逸話。

日本戰國:身為織田氏第一重臣,柴田勝家為何不敵羽柴秀吉?

柴田勝家


1570年,織田信長上洛期間,柴田勝家所在長光寺城被六角義賢率重兵包圍。圍城數日,在柴田勝家的勇猛作戰下,六角義賢雖未能踏入城內一步,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城內的水源已經快要枯竭。

面對如此困境,柴田勝家果斷將城內儲水的竹筒全部捅破,命令部下破釜沉舟、主動出擊。所謂向死則生,斷絕了退路的柴田勝家所部個個化身惡鬼,對六角氏展開決死衝鋒,面對柴田軍雷霆萬鈞之勢,六角氏竟陷入混亂,被斬殺者頗多。長光寺城之圍由此而解。

因此戰中柴田勝家作戰英勇,視死如歸,柴田勝家獲得“破竹柴田”的美名。

成為“軍團長”

然上洛京都後,借織田信長之力坐上“徵夷大將軍”之位的足利義昭竟對織田信長不滿,開始密詔天下大名討伐織田信長。而原先與織田信長友好的武田信玄也撕毀盟約,舉重兵西上,聯繫淺井、朝倉、一向宗等勢力組建“信長包圍網”。

可惜天佑信長,武田信玄上洛途中暴斃,“信長包圍網”不攻自破。同年,織田信長討滅近江淺井氏,並出兵越前討伐朝倉氏。隨後柴田勝家因鎮壓越前叛亂有功。獲得越前一國,成為了織田信長手下的軍團長。

日本戰國:身為織田氏第一重臣,柴田勝家為何不敵羽柴秀吉?

武田信玄


值得一提的是,獲得越前國的柴田勝家對越前有著極高的支配權。

在柴田勝家統領越前期間,柴田勝家便採取了較為溫和的政治舉措。除了保證一些豪族領地安堵以外,柴田勝家積極召回戰亂中越前國流失的人口,恢復生產力。同時為防止越前一向宗再次叛亂,柴田勝家最早在越前進行“刀狩”,將農民手中武器收回,換之以農具。

除內政方面的建樹外,軍事方面,柴田勝家也有出色表現。

1576,已經保證越前安穩的柴田勝家出兵加賀,平定一向宗之亂,並於之後將勢力擴張至越中、能登等地。同年,不滿織田信長屢次討伐一向宗的上杉謙信宣佈與織田信長敵對,並謀劃上洛討伐信長。而首當其衝的便是位於越前、加賀的柴田勝家。

日本戰國:身為織田氏第一重臣,柴田勝家為何不敵羽柴秀吉?

上杉謙信


面對軍神上杉謙信的侵攻,柴田勝家在越中、能登的勢力被一一清除。但上杉謙信雖然神勇,卻並未動搖到柴田勝家的主力。(關於上杉謙信大敗柴田勝家的“手取川之戰”,其真實性仍有爭議)

1578年,上杉謙信發病離世,越後又爆發爭奪家督之位的御館之亂。柴田勝家趁此良機,重新將勢力延伸至能登、越中等地,幷包圍上杉氏越中要衝魚津城。至本能寺之變前,柴田勝家的勢力已經擴張到越前、加賀、能登、越中西部。

從前文看來,柴田勝家不僅是織田氏第一猛將,並且具有戰略眼光與政治頭腦。作為織田信長手下最早的軍團長,想必其軍事與內政實力都得到了織田信長的認可。或許其內政方面不及丹羽長秀優秀,但絕對不是一介武夫。

既然柴田勝家是有勇有謀之人,為何還是在本能寺之變後處於被動,並最終敗於羽柴秀吉?咋們接著看!

柴田勝家與本能寺之變

天正十年(1582)六月二日,明智光秀突然於本能寺發動政變殺死了織田信長與織田信忠,坐上了天下人的位置。六月四日,秀吉得到明智光秀謀反的消息,開始與毛利氏和談撤出高松城。並於七日之後返回近畿地區,途中池田恆興、丹羽長秀等勢力陸續與羽柴秀吉匯合。

十三日,羽柴秀吉與明智光秀在山崎地區爆發大規模合戰,最終羽柴秀吉擊潰明智軍,將光秀本人斬首,取得了在之後清州會議上的話語權。本能寺之變後,羽柴秀吉的“中國大返還”因其反應行動迅速而被人津津樂道。

日本戰國:身為織田氏第一重臣,柴田勝家為何不敵羽柴秀吉?


相比之下,“反應遲鈍”的柴田勝家、瀧川一益等人常常被後人詬病。許多人也將柴田勝家最後的敗亡歸結於本能寺之變後的反應遲鈍上,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我們不妨看看秀吉忙於“中國大返”時,柴田勝家在幹什麼。

六月二日,本能寺之變爆發,而此時柴田勝家正出兵包圍越中魚津城,並於六月三日攻陷魚津城,繼續向越後地區進兵。六日前後,柴田勝家收到本能寺之變的消息,而此時羽柴秀吉已經與毛利氏達成和議,開始返回姬路城整頓,柴田勝家已經慢了一步。

得知本能寺之變後的消息,柴田勝家亦明白快速回軍討伐明智光秀的重要性。然而此時的上杉氏也得到了本能寺之變的消息。與毛利氏不同的是,上杉氏似乎並沒有與柴田勝家議和的意圖,反而希望趁機收復越中、能登等地據點。

為防範上杉氏的反擊,柴田勝家將佐佐成政留鎮越中,將前田利家留鎮能登。率其他軍隊開始返回北之莊城休整。

與此同時,害怕反信長勢力趁機造反,柴田勝家還命令各部壓制可能的叛亂,甚至囑咐家臣幫忙應對若狹丹羽長秀領地內可能的叛亂。

回到北之莊城的柴田勝家立即聯絡各方大名開始計劃討伐明智光秀,並由北之莊城出兵。然就當柴田勝家行軍之際,羽柴秀吉已經于山崎合戰中擊敗了明智光秀。即便柴田勝家在得到本能寺的消息後,做出了所有正確反應,但還是因為獲取消息較晚而被搶去先機。

與秀吉的第一次較量中,柴田勝家便在天時、地利上輸了一陣然而就因為輸了這一陣,便給之後的清州會議留下了隱患。

清州會議

1582年6月27日,據《川角太閣記》記載,決定織田氏繼承人及權力分配的會議在尾張清洲城召開。會議由柴田勝家、羽柴秀吉、池田恆興、丹羽長秀四人主持,身為“織田四天王”的瀧川一益卻因為遲到沒能趕上清州會議。

此番情況對柴田勝家是十分不利的。池田恆興、丹羽長秀兩人在山崎合戰前便已經與羽柴秀吉會合,三人恐有內通之嫌,另一面與柴田勝家親近的瀧川一益卻不能出席。

日本戰國:身為織田氏第一重臣,柴田勝家為何不敵羽柴秀吉?


最終就繼承人問題,柴田勝家與羽柴秀吉意見相左,柴田勝家認為應該由聲望較高的三子“織田信孝”繼承家督之位,而羽柴秀吉堅持由織田信忠之子“三法師”繼承家督之位。果不其然,爭論之中,丹羽長秀與池田恆興紛紛倒向羽柴秀吉,柴田勝家孤掌難鳴,最終在與羽柴秀吉的爭論中敗下陣來。

而這便是柴田勝家未能趕在羽柴秀吉之前擊敗明智光秀所導致的惡果。柴田勝家本為織田氏第一重臣,倘若是由柴田勝家擊敗明智光秀,那麼柴田勝家將在清州會議有絕對的話語權。然而歷史沒有重來,因為山崎合戰中羽柴秀吉、池田恆興等人戰功卓著,其話語權加重,柴田勝家反而陷入不利。

在清州會議上,柴田勝家又輸一陣。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井文書》中,卻沒有羽柴秀吉與柴田勝家爭論一說,而是四人全部同意以“三法師”繼承家督。這種說法也是十分合理的,因為在信長離世之前,織田家的家督已經是由織田信忠繼承,而“三法師”作為織田信忠之子,本該繼承織田家督之位。從這種角度看來,柴田勝家支持由織田信孝繼任家督是十分反常的)

柴田勝家VS羽柴秀吉

清州會議過後,柴田勝家與羽柴秀吉矛盾激化,而織田信雄與織田信孝也暗有不合。各方勢力交錯下,一場決定日本歷史走向的大戰在所難免。

大戰之前,羽柴秀吉迅速拉攏丹羽長秀、池田恆興、織田信雄、細川忠興、上杉景勝等人企圖包圍柴田勝家,而柴田勝家亦聯繫前田利家、佐佐成政、瀧川一益、織田信孝等人與之對抗。

為了組建秀吉包圍網,柴田勝家甚至聯繫了德川、毛利、長宗我部等氏族,然後面三者卻採取了坐山觀虎鬥的態勢。

1582年,羽柴秀吉率先發難,再次利用地理優勢,在越前等地被大雪覆蓋之際,前往岐阜城討伐織田信孝。面對織田信孝的求助,心急如焚的柴田勝家卻不能越過冰雪趕往支援。

終於,織田信孝投降,美濃一國暫時落入羽柴秀吉之手。

日本戰國:身為織田氏第一重臣,柴田勝家為何不敵羽柴秀吉?

羽柴秀吉


次年,冰雪尚未消融之際,柴田勝家便命令佐久間盛政發兵近江,企圖奪回叛變的長濱城,與此同時,位於伊勢的瀧川一益也策應柴田勝家,起兵牽制羽柴秀吉。

得知柴田勝家進入近江,羽柴秀吉迅速率軍前往長濱城試圖尋找決戰之機會,並請求若狹的丹羽長秀出兵牽制。見羽柴秀吉來勢洶洶,對長濱城久圍不下的柴田勝家決定避其鋒芒,撤退至木之本一帶佈置防禦以逸待勞。

正在雙方對峙期間,位於岐阜城的織田信孝再次反抗羽柴秀吉,對秀吉形成前後夾擊之勢。戰況一時對柴田勝家有利。

面對可能被截斷後路的威脅,羽柴秀吉也立馬做出反應,即刻調頭前往美濃解決織田信孝之亂。而柴田勝家得知羽柴秀吉主力撤離,便令佐久間盛政對虛弱的留守部隊發動猛攻,不料這正中了羽柴秀吉引蛇出洞之計。

眼見柴田勝家已然上鉤,羽柴秀吉急行軍趕回木之本。最後的決戰-賤嶽之戰即將爆發。

賤嶽合戰

二十一日,得知羽柴秀吉趕回的佐久間盛政等部開始撤退,然而卻遭到羽柴方面的兇狠追擊。以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為首的七人更是在追擊戰中斬獲頗多,並因此獲得“賤嶽七本槍”的美名。

而在羽柴軍怒濤般的追擊中,佐久間盛政實在難以脫身。所部幾乎全軍覆沒。而此時身為柴田勝家與力的前田利家卻突然率隊撤出戰鬥,導致柴田軍前方不支,最終被羽柴軍攻破。

見前線潰敗,柴田勝家亦知勝負已定,部下戰意全無,紛紛倉皇逃竄。賤嶽合戰以羽柴秀吉的完勝告終。

日本戰國:身為織田氏第一重臣,柴田勝家為何不敵羽柴秀吉?


然而賤嶽之戰的失敗自然有柴田勝家指揮上的失誤,但其大敗也與佐久間盛政息息有關。在柴田勝家已經下令撤退的情況下,佐久間盛政輕敵冒進,導致其部被羽柴軍追擊而難以脫身。

而佐久間盛政作為柴田勝家第一愛將,又是柴田勝家外甥,柴田勝家自然不忍心捨棄,為解佐久間盛政之圍,柴田勝家不得已將全部軍勢投入戰場,並最終導致全軍潰退。賤嶽之戰的失敗,佐久間盛政有不可推卸之責任。

名將的末路

賤嶽之敗後,柴田軍更是草木皆兵、一潰千里。羽柴秀吉趁勝追擊,所到之處敵人皆望風披靡。就連深受柴田勝家恩惠的前田利家也投降秀吉,並在之後命其子前田利長作為羽柴軍先鋒進攻柴田勝家的居城北之莊城。

四月二十三日,羽柴秀吉包圍北之莊城,柴田勝家自知已經沒有迴旋的餘地,故在北之莊城點火,自身切腹自盡。

其外甥佐久間盛政逃至加賀地區企圖繼續與羽柴秀吉對抗,但不幸被捕。最終以不忘柴田勝家大恩為由拒絕羽柴秀吉的招降、慷慨赴義。

柴田勝家失敗的原因

從上文觀之,天正十年六月六日前後,柴田勝家得知本能寺之變的消息後,迅速做出反應並在九日就已經撤回了北之莊城,並準備前往近畿地區討伐明智光秀,其行動與羽柴秀吉如出一轍,並沒有大家所說的反應遲鈍。

可惜的是,羽柴秀吉於四日就截獲了明智光秀的密信,較早知道了本能寺之變的消息,並率先領軍在山崎合戰討死了明智光秀。

因為羽柴秀吉討死明智光秀有功,其在清州會議上的威望大漲,且有了與柴田勝家抗衡的資本。在清州會議後,羽柴秀吉更是加封五十萬石。

日本戰國:身為織田氏第一重臣,柴田勝家為何不敵羽柴秀吉?


由於羽柴秀吉的聲望與軍勢大漲,丹羽長秀、池田恆興、堀秀政等織田氏重臣紛紛倒向羽柴秀吉一方。為對抗羽柴秀吉,柴田勝家也盡力拉攏了瀧川一益等人。並企圖聯合毛利輝元、德川家康等人擁護足利義昭重新上洛,但由於柴田勝家失敗得太過迅速,計劃不了了之。

而在之後的賤嶽合戰中,柴田勝家也企圖與羽柴秀吉拉扯,並一度取得一定優勢,但最終中了羽柴秀吉的誘敵之計。在佐久間盛政不聽命令、貪功冒進,前田利家擅自撤退的情況下全線潰敗,最終於北之莊城內力戰而死。

從柴田軍的一系列動向與謀劃來看,柴田勝家絕非一介莽夫,而是身懷韜略之人。可惜的是羽柴秀吉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柴田勝家的敗亡是不可避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