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渭桥”前世今生详解!方便三原、蒲城、富平、韩城通往省城

高陵区渭河大桥是210国道(当地人叫西韩公路)上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多年都是渭北人除过坐火车去西安唯一选择的路线。

高陵“渭桥”前世今生详解!方便三原、蒲城、富平、韩城通往省城

渭桥,地理范畴那可不少,就直通白蟒原上,最著名的只有一座,就是位于西安市高陵区耿镇,横跨渭水。1965年3月动工,12月建成,桥长530.97米,宽9米,当时陕西省最大的桥梁。是渭北三原、蒲城、富平、韩城等通往省城的捷径,当年全国跑长途的老司机,从蓝田、长安骑自行车下“河北”换粮食四周八下的乡党,路径西禹公路的都会对这儿有所记忆,在当时,这里武装护桥真枪实弹,严防“破坏分子”投机倒把,这里也就成了西安周边农村百姓茶余饭后最关注的地方,事过境迁,今天的关中农村百姓生活富裕,回想几十年前为了一家老小换粮、买菜那惊心动魄“游击”经历,谁也忘不掉——高陵渭桥。

高陵“渭桥”前世今生详解!方便三原、蒲城、富平、韩城通往省城

渭桥,旧读(yū 桥),七八十岁的老人现在还这样叫,有人说是大禹治水倒泾入渭,平息水患后人们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给这条河命名渭(yū)河,关中方言中韦、苇在普通话普及前读(yū),例如长安的韦曲,读(yu)曲,本地的芦苇叫做苇(yu)子,芦苇荡叫苇(yu)子壕,渭桥北有个乡镇榆楚乡,就是因韦、楚两姓建村有韦(yu)楚地名,后来为了保持读音就演变成榆楚了……

高陵“渭桥”前世今生详解!方便三原、蒲城、富平、韩城通往省城

渭桥这个名称可追朔到两千年前的汉代,雍正《高陵县志》津梁载:“渭桥在县南十余里,即古之东渭桥。汉高帝造,以通栎阳者也。”史书中记载了这里很多历史事件,尤为战事,可见此地为兵家必争之地。唐兴元元年(784)二月,德宗在奉天诏李晟赴难。李晟自蒲津(今山西永济县)挤军于东渭桥。和叛军激战平息叛乱,使大唐中兴,后封西平郡王,李晟去世后就葬于曾经征战的东渭桥北原上。

高陵“渭桥”前世今生详解!方便三原、蒲城、富平、韩城通往省城

李晟碑

唐中和元年(公元881)九月,夏绥节度使拓拔思恭与黄巢起义军交战于东渭桥,被黄巢击败;二年再发兵至东渭桥,又被黄巢部朱温击败,其弟拓拔思忠阵亡;三年(883)四月,李克用等合兵攻打黄巢于东渭桥。黄巢起义军三战三败。曾经的金戈铁马、冷兵厮杀让这里留在中华历史的记忆里。还是大唐,日本平安时代著名僧人靖益僧圆仁随第十八次遣唐使就是从东渭桥进入长安城的,圆仁在他所著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对东渭桥也有详细的记载,可见此地也世界历史的记忆里。汉唐几百年东渭桥随着渭河河床变移不断修建,到了明代,东渭桥随着地壳运动变化已不复存在,但“渭桥”这个地名却留存下来,明高陵状元,关学鸿儒吕柟在他编纂的《高陵县志》中记载有渭桥渡,并记载蒲城、富平两县在此置舟协济。到了清代,延续明制。民国初,附近村庄合资置大船两只,可载数辆大车和数十人马。1937年,刘志丹曾率红军过此渡,并于渡口收缴了国民党驻兵枪支。新中国成立后,渭桥渡口由高陵县接管,有职工34人。1965年8月,与渭南运输公司实行联营,配85匹马力、可负载36吨机动拖轮一艘,驳船3只。1965年 12月,渭河大桥建成后,渡口废。也就在渭桥渡北白蟒原畔,也就自然形成了一个村落——渭(yū)桥,雍正《高陵县志》已经收录,可见当时已成大村,1983年《高陵地名志》记渭桥村全村当时有45户,在册180人,土地面积277亩。

高陵“渭桥”前世今生详解!方便三原、蒲城、富平、韩城通往省城

渭桥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延绵流长,这里是关中八水合流之地,“宜居”是先民们生存的首选,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文物普查时定名的渭桥村遗址,位于村南50米渭河北岸二级台地上,面积约0.9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不详。采集有泥质红、灰陶和夹砂灰陶片,饰绳纹。器形有罐、瓶等,这里先民农业为主,副业为渔,文人骚客也在这里征客停车而向渡,骚人策蹇以寻幽。吕柟在他的《暮至渭滨观网鲢记》中记载:“遂获巨鲢,肥泽新美,不羡黄河之鲂、楚江之鲟也。”可见当时这里网渔时兴。和吕柟同修《陕西通志》的三原好友马理也曾到此,留下了“清秋涉渭涯,清渭正涟漪。水底觉天动,舟中见地移。”的美篇佳话。雍正《高陵县志》中著名的高陵四景之一——渭水秋风,就在这里。

高陵“渭桥”前世今生详解!方便三原、蒲城、富平、韩城通往省城

渭水秋风图

清人王起鹏《渭水秋风》诗云:“渭摈木叶飞,西风一何疾。水面粼粼波,渡口澄澄月。持竿者谁子,手把珊瑚拂。高吟郭璞诗,弘峥亦萧瑟。”又清人樊景颜同名诗云:“渭阳渡口夕阳舟,雁影横空月影芦。最是双飞花满地,枫林叶落水悠悠。”这种燕落缓流,沙起平滩。远浦归帆,渔歌唱晚……不是江南胜江南。

高陵“渭桥”前世今生详解!方便三原、蒲城、富平、韩城通往省城

当今渭桥,东有“高陵之学”代表杨恭懿先贤的“元故昭文馆大学士正议大夫领太史院事赠荣禄大夫太子少保弘农郡公谥文康杨公神道碑”。

高陵“渭桥”前世今生详解!方便三原、蒲城、富平、韩城通往省城

杨恭懿碑

西有“泾渭分明”自然景观,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既有历史的厚重,也有自然的洒脱,尤其泾清渭浊,还是渭清泾浊,人们讨论了千百年。

高陵“渭桥”前世今生详解!方便三原、蒲城、富平、韩城通往省城

这里近年来又横架两座大桥连接南北,为西安北跨扫除交通限制,在建设以渭河为中心的国际化大都市中,这个千年古地又将会发挥它重要的战略地位——高陵渭(yū )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