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M110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能够发射核炮弹的美式自行火炮

二战美国海、陆、空三军全面发展,在火炮上也有着丰富的使用经验,尤其是203毫米重炮。最早大量应用203毫米炮的是英国,对于该口径火炮的性能,骄傲的英军曾宣称可以打中汽油桶大小的目标,甚至能够做到将炮弹挨个打入建筑物的窗口;当然203毫米口径炮弹在空气动力等方面确实有不少的优势,但还不至于被英国人说得这么神。有了二战的经验,美国在战后依然继续该口径火炮的研发。


美国M110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能够发射核炮弹的美式自行火炮

M110A3自行榴弹炮

随着原子弹技术的进步,将原子弹缩小到炮弹级别已经成为可能,1950年美国进行相关研究,1953年即取得成功,炮弹口径280毫米。但是280毫米还是太大了,相应的火炮缺乏实用性,随即美国展开了240毫米口径的MK32型战术核炮弹研制计划,考虑到美军装备的实际情况,MK32的研制被终止,改为MK33型203毫米口径,这一口径也是为了适应203毫米火炮。

美国M110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能够发射核炮弹的美式自行火炮

M1榴弹炮

与此同时,美国决定将重型火炮自行化,在将二战期间的M1型203毫米重炮稍作改进之后,将其安装在专门设计的轻型底盘上,构成了M110式自行火炮。之所以要单独研制底盘,是因为美国希望重型自行火炮也能够空运,重量必须得到控制。M110长7.467米,宽3.15米,高2.93米,最大行驶速度为56千米每小时,车体由铝合金装甲焊接而成,火炮采用开放式布置,位于底盘后方,车体尾部设有助锄,火炮旁边设有炮弹起吊设备,战斗全重26.5吨。
要伺候M110并不容易,总共需要13名士兵,因为尺寸有限,在行军时车上只能携带驾驶员、车长和3名炮手,另外8名炮手需要乘坐在跟随的M548式弹药车上。

美国M110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能够发射核炮弹的美式自行火炮

M110自行榴弹炮

M110的火炮为25.3倍径的M2A2式203毫米榴弹炮,方向射界30°,俯仰角度为-2°~+65°,采用分装式炮弹,最大射程16.8千米,最大射速1.5发每分钟,持续射击为每分钟一发。在射程和射速两方面,M110作为早期的重型自行火炮,比起不久后出现的“芍药”要差许多,不过杀伤力却一点不差,在发射榴弹时,能够形成一个72×18米的杀伤面积。

美国M110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能够发射核炮弹的美式自行火炮

意大利装备的M110A3

M110服役后随即参加了越战,虽然该炮仗着威力巨大,但当双方陷入僵持之后,该炮实际上没有地方发挥火力,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种防御性火炮,事实证明M110在越战这种战场上并不实用。
越战后美国对M110进行了升级,1977年M110A1开始服役,主要的改进就是增长了炮管,装弹机等结构也被调至,次年又推出了M110A2型,炮口上安装了双室制退器,动力维持不变,但增设了一些温度报警器等装置。

美国M110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能够发射核炮弹的美式自行火炮

韩国装备的M110

M110除了美军装备之外,以色列、韩国和伊朗也少量装备,而成熟的M110A2则装备数量较大,包括日、意、约旦、伊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装备,目前还有部分在服役,而美军则用155自行榴弹炮将其取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