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版病毒疫苗—探索之路

今天看一篇《李躍華治療瘟疫的方法與安特·愛德華·詹納方法的再思考》的頭條文章,點擊量無數,閱讀討論積極,讓我不由心生熱度,提筆亦說上幾句。

利用免疫學原理治病防病,西有安特·愛德華·詹納,東有遠古智慧的中醫!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生息繁衍,其最大功臣非中醫藥莫屬……

可什麼才是稱得上與西方預防接種相提並論的中醫藥方法呢?我想除李躍華的自體血清回注法外,當屬臘肉技術。

臘肉,以在特定季節(病毒高發流行季節),利用懸掛肉類(病毒細菌培養基)的辦法,引誘空氣中的病毒或細菌入場,複製、繁殖,然後取下,蒸煮、消毒殺菌,吃進人體,以達到預防免疫的目的。

當然,在懸掛之前要先將肉鹽醃,以免肉自身腐敗,同時抑制肉內原有細菌的繁殖,轉而為尋求空氣環境中的致病菌附著、繁殖,達到吸納抗原的目的,經蒸煮消毒滅活後吃進人體,刺激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達到增加人體對此病菌或病毒免疫力的作用。所以,這個中華民族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恰恰是這一免疫醫學原理實踐的最好例子!而我們古中醫的免疫應用要早於安特·愛德華·詹納的方法幾百年。其實,至今我們的民間和國民仍然在利用這個辦法治病防病!只不過,其技術越來越變形,其原理一直沒講清楚,其作用越來越被忽視!以致於讓西方的疫苗技術完全掩蓋了其風華,這無疑是祖國醫學的一大恥辱與悲哀!或許,捨近求遠,確實成了現代國人習慣了的流行消費方式,中國人已越來越活不出自已的模樣。

李躍華的辦法,從自體免疫來說,他用的病毒和抗體更精確,但前提是人要先感染這個病菌或病毒,有點危險!難免侷限!從治療來說,他同時應用了苯酚這個抗菌劑。當然,中藥、西藥抗菌抗病毒藥很多,但能否一擊致命(即特效),目前恐怕都還談不上(苯酚也算不上),治好輕型病人不代表就找到了特效辦法,現在,單純中醫或西醫或中西醫結合都有治好輕型病人的例子和辦法,而且不是一種,但不能說就找到了病毒剋星。事實也證明,現在所有的輕型患者包括新冠和非新冠病毒感染者,通過增強免疫,早期抗菌抗病毒治療和積極的對症處理,基本都是可以治癒的,難就難在重症患者(當然,重症患者又不僅僅是抗病毒的事了)。而要想輕症不轉成重症,似乎早預防、早免疫、早發現、早治療又成了重中之重。故平時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做好隔離防護,及早就醫,措施得力,又顯得迫在眉睫!所以,所有人的工作其實都功不可沒……

也許,李醫生的方法也談不上有絕對優勢,如果非要談簡便,我覺得臘肉免疫技術似乎更簡便、驗廉,老百姓可以自己操作。疫苗注射是最複雜、最耗費的,但卻是質量最嚴格和可靠的。當然,李醫生的辦法也絕對可取可研究,簡單不失科學性,所以各有千秋!談抗菌抗病毒應用,目前,醫學可用中西藥有許多種,如中藥連翹、霍香、蒲公英、黃連、黃芩、半枝蓮、穿心蓮及與它們組合的方劑,乃至綠茶和酒等。西藥利巴韋林、奧司他韋、硫酸慶大黴素、磷酸氯喹甚至酒精、有效氯、苯酚等也都很好。都可據情況而選擇!可內用,可外用,穴位注射的、呼吸吸入的、乃至煙燻的等等。但如果非要說達到特效,藥到病除,目前似乎都還做不到,努力正在進行中。我相信,抗病毒的藥比抗細菌藥研發要複雜得多,因為病毒易於變異,性質不穩定,在這裡,我們更應向各路研究者致敬(包括李醫生)!以便爭取早日打開病毒致病的密碼,所以大家的努力也都沒有理由停息…

前些日,我也通過中醫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理論指導,希望找尋點辦法,因為肺屬金,土能生金,故補土能提高肺的抗疫能力。這裡土的含義有多層,這次,我嘗試用直接的土壤這個人類生命之源的物質來提高機體免疫力,因為土壤內含各種礦物質、微量和稀有元素乃至土黴素等。我想看看是否可以通過補充有效元素和免疫預防原理來提高肺部抗病毒功能。於是,兩個試驗疊加,取豬蹄一隻,鹽醃兩天後,在外層塗上淨土一層(較薄),晾屋簷下陰乾3-5日(切不可直曬)。取下,洗去外層土壤,這時元素已吸收,剁塊,焯水,燉湯,食用,鹹香可口,回味無窮。食後,機體抵抗力大增!我想,這或許是未來中醫版免疫和疫苗的探索之路,經典而高效!從火能克金的原理,我也寫有《火燒煙燻法》和《從病邪性質論治瘟方法》等文章。但寫到這,我又想:西醫和西醫資本是不是會恨我!醫院和衛生官員是不是不歡迎我!醫療系統的職工工資又怎麼辦呢!如果老百姓都不生病了!如果看病都是以治病為切入點!那麼按照國家現行的醫療和工資管理體制,是不是遲早會餓死看病不花錢或少花錢的醫生,你說醫生該怎麼去做呢?醫學又該怎麼去發展呢?這些都是矛盾的問題!也許李醫生的問題又不僅僅是一個醫學技術追問的問題……

我不知道,這些技術,該不該說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