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哪些別人跟你說是爛片,你自己卻看得津津有味的電影?

金娛說


《一步之遙》

想要看得懂《一步之遙》這個電影,需要懂得近代史。它想表達的絕不是我們表面看到的荒誕。它其實映射的是革命與憲政——這也是姜文一直以來的電影素材。

《一步之遙》整個電影體現了姜文思維奔逸——我喜歡借用這個詞,不錯,是奔逸,其他詞都不恰當。其實電影裡的對白,沒有一句是邏輯對白,都是各說各話。就像開頭馬走日與武七對話,說著說著岔到大清亡國上去了;完顏英向馬走日逼婚,馬走日說他自己還是個孩子,這都哪跟哪。就是這種哪跟哪的對不上,才會促使觀眾去思考對話後面隱含的深意。鉸辮子,主動鉸和被動鉸,象徵清末君主立憲只差一步之遙,但就是跨不過去。馬走日(馬克思主義從日本流入中國),姜文特別強調主人公叫馬走日,實際是想說日本流入的馬克思主義和從蘇俄流入的列寧主義不是一回事。

電影開篇的時候借用黑幫電影《教父1》的鏡頭,暗示的是馬走日是教父的地位,或者說馬克思主義在那個年代是公認的主流的救亡思想,藉助武七的口說都告訴他有了麻煩都來找馬走日。具體形象化一點,在那個年代誰有思想界教父的地位,領軍人物,那就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陳獨秀,或者是陳獨秀和李大釗的混合體。

姜文設計的主人公馬走日,一口滿語(是從舊時代裡成長走出來的新人)反覆講他和老佛爺的故事,喝了兩罈子酒,醒來一睜眼,民國了。犀利嘲諷了辛亥革命的戲劇性和不徹底與不成熟。而且馬走日反覆悔恨痛陳此事和他有關。說明在姜文的內心,他真正支持擁護的其實是君主立憲。這個推斷與陳獨秀的歷史事蹟是不矛盾的,陳獨秀本身才華橫溢,又好色愛玩女人,陳獨秀最後既反對XXX,也反對國民黨,最終放棄了暴力革命,迴歸了改良主義。

武七(軍閥二代或財閥)向馬走日求教在意大利葛施里尼小姐(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 主義)面前挽回面子的方法,並且說葛施里尼小姐笑話他不懂得“鍋氣”(國情和地氣)。這段似乎說的是映射德國和意大利一次世界大戰後戰敗(無力顧及遠東勢力範圍,所以影片講葛施里尼小姐離開),袁世凱積極向德意宣戰,中國是戰勝國,但1919年巴黎和會卻出賣了中國利益,把山東讓給了日本(這也是片中武大帥家吃飯由日本老婆穿軍裝指揮,唱就是不能裝的原因,那到底不能裝什麼?不能裝自己是戰勝國。),讓武七們折了面子。中國當年宣戰是有條件的,就是英法等國要借錢貸款給北洋政府,這是武七需要“洗錢”的意思,而這筆從國外貸款搞建設的錢實際被用於北洋政府“軍費”。到底哪種主義有“鍋氣”,符合國情接地氣,應該怎麼再撈錢,財閥、二代們很困惑,(受武大帥和齊賽男老師委派指點)求教於馬走日。於是馬走日搞花國大選,試圖探索:全世界有沒有一個統一的美(主義)的標準。翻譯過來就是:有沒有一個真正的普世價值。

影片中完顏英(蘇俄列寧主義)這個角色,馬走日和項飛田都叫她“彎延”(音),列寧主義讓中國憲政民主和民族復興的道路無比曲折彎延。所以完顏英自稱是完顏阿骨打的孫女(阿骨打是金朝開國皇帝,泛指北方蠻族,寓指蘇俄列寧主義),馬走日就說他還是阿骨打他本人呢。列寧主義自稱是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新階段,可不是是孫子輩嘛。馬走日說就是因為他自稱是阿骨打本人,於是完顏英就愛上了他。看似荒誕,實際是指列寧主義想向中國滲透,需要主動接觸、滲透利用中國思想界裡傾向馬克思主義的學者和各種勢力。

完顏英(列寧主義)通過裸捐、拍賣初夜權(共產、共妻)的噱頭和暗箱操作的手段獲取了“花國總統”,而不是依靠才藝,完勝其他各種主義(歐羅巴的青盧、美利堅的白狐所代表)。我們看青盧和白狐歌舞競技、爭相鬥豔(看似爭取觀眾吼聲爭勝負,實際是各種思想主義爭取民眾)的節目內涵,就可以看出其內容是與各種思想的核心是高度吻合的。比如競選時白狐首先表演的節目是“母愛”,青盧表演的是“父愛”,體現父愛母愛家庭的,當然是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思想。第二個表演的節目,白狐表演的是愛情,青盧演講“放屁”,想表達的似乎是實用主義。再加上武七最想找回面子的意大利葛施里尼小姐(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義)。主義都是婊子,民眾都是弱智。

馬走日(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第三次操作花國總統競選,政治寓意是代表XXX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1923年)後,同意與項飛田(國民黨新軍閥)合作,建立統一戰線,開始第一次國共合作。所以完顏英贏得花國總統後,兌現承諾,住進拍得初夜權的人家。走到鍾三兒家(中山,代表列寧主義與南方的孫中山接觸,給錢、給槍,扶持廣州政府),馬走日忽然覺得性質變了,他衝上去,打了鍾三兒(寓意孫中山死了,1925年),完顏英說馬走日是“嫉妒”(伏筆,關係這麼好,但錢不給他花,槍炮不給他。代表當時蘇俄在華押寶根本沒押給XXX。後面情節裡所有人都認為馬走日是謀財害命。),代表馬走日(陳獨秀理解的那個馬克思主義和憲政民主)對與蘇俄和孫中山國民黨關係的反思。馬走日還氣憤的對鉤姐兒(蘇俄在華代理人如鮑X廷等)說,我幹什麼他幹什麼,總學我,特煩人。共產黨幫助孫中山改造國民黨,孫中山那一套聯俄、聯共、輔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不就是從XXX那學到的嗎。

馬走日和完顏英好成那個樣(一起睡過覺),他們到底是一回事,還是兩回事?這是影片的主線索,既是所有麻煩的源頭,也是所有人力圖搞清楚或不願意搞清楚加以利用的問題點。影片把馬走日和完顏英設計為姘頭(現實中馬列並稱),曖昧得不得了,但兩人又結婚不成,說明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和列寧主義根本不是一回事,無法真正結合。影片藉助馬走日的口說:我,還是個孩子。潛臺詞是說馬克思主義判斷目前社會主義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是個孩子),還不適合全面推翻代替資本主義。但完顏英說:有你這個尺碼的孩子嗎?其實是指列寧的一個判斷,認為目前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了帝國主義,而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無產階級空前強大,條件已經完全成熟了),資本主義行將崩潰,所以要把握形勢,發動輸出世界革命(結婚)。

完顏求婚不成忽然死了、消失了,而且是一段精神麻醉和蜜月狂歡(吸鴉片奔月,解放月球)之後不知怎麼就死掉了(國民黨意識到蘇俄意識形態的危害,這段似乎是映射國民黨開始秘密準備“清黨運動”,消除蘇俄影響,蘇俄勢力抽身消失。1927年),項飛田警官(受歐美支持的國民黨新軍閥)四處抓人(清黨擴大化),昔日密切合作的朋友反目,馬走日開始流亡(轉入地下)。完顏英死後,馬走日最開始想去找武大帥的妻子,自己曾經的老師齊賽男(代表知識界、官僚集團,依附於權勢,幫當權軍閥搞外交娶小老婆)求助,但是開不了口,卻救了被困在馬廄裡的項飛田(代表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伐),獲得了武六(進步知識青年)的好感。武大帥代表的是北洋舊軍閥,娶白俄公主、有日本老婆,點明瞭舊軍閥(彼時1927年執政的奉系)的靠山。

項飛田(蔣介石+汪精衛)這個角色實際非常分裂、非常矛盾,它似乎代表國民黨左派和右派兩種派系的綜合體,所以是個雙性變態。所以項飛田一方面大肆清黨,一方面還假裝好人同情馬走日,一會是蔣介石派的作風,一會是汪精衛派的作風,反應了國民黨內部兩派對馬走日不同的態度,但這兩種態度在一個人身上體現,說明“寧漢合流”。這些是藝術表現手法和角色隱喻。項飛田借講“日本江戶時代最著名武士的故事”,反應了“四一二白色恐怖”時期,複雜的人性選擇。武七和項飛田那段同性戀調情,實際寓意新軍閥和財閥或二代的勾結,猥瑣又骯髒。軍事北伐,政治南伐。而項飛田(新軍閥)與鉤姐兒(蘇俄在華代理人鮑X廷等)對話這段,鉤姐兒出賣了完顏英(暴露了蘇俄的意圖),隨後兩人勾搭,項飛田誘姦了鉤姐兒,鉤姐兒最後卻大叫:項飛田,這事沒完!隱喻蘇俄代理人本寄希望於國民黨,可是被國民黨佔了便宜翻臉不認了,鉤姐兒的性(利益訴求)沒有得到真正滿足。這段映射的是“四一二清黨”前夕,南方國民革命政府與蘇俄之間的各種人物互動,細節可以去翻歷史。項飛田在外國偵探(軍事顧問)的幫助下,抓住了馬走日。

新軍閥並沒有推翻舊軍閥,也沒有統一中國,建立什麼新中國,而是背地裡同流合汙。所以引渡馬走日那一段是全劇高潮,移交儀式上蘇聯軍隊的影子和背景音樂用了蘇聯軍歌《別了斯拉夫女人》,可見這次移交實際不是什麼法租借移交,似乎隱喻北洋軍閥(當時奉系主政北京)在南方國民政府展開“四一二清黨”的同時,一方面派兵南下阻止國民黨北伐,另一方面到蘇聯大使館抓捕了李大釗(1927年,南陳北李,與陳獨秀齊名)。

電影中王天王(王志文飾)煽動輿論,捏造事實,與軍閥、財閥相勾結。很多人評論說它代表了操縱民意輿論的媒體或者叫意識形態,民眾不在乎真相。當然姜文也藉助政治隱喻,夾帶很多私貨,諷刺了很多娛樂圈和當今社會的事(但這不是主線),比如“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演戲。”再比如王天王講的“龍蝦三吃”,今天只演只殺不奸,明天演只奸不殺,後天又殺又奸,有網友犀利的指出,這龍蝦三吃暗諷的是類似徐克這樣的導演毫無新意,新瓶裝舊酒。《智取威虎山3D》的結構內核和表現手法與《黃飛鴻之龍城殲霸》、《神都狄仁傑之神都龍王》,還有《A計劃》高度吻合。王天王給項飛田和武七獻計,用“庫裡肖夫效應”迷惑引導觀眾得出:是馬走日殺完顏英的結論,抹黑馬走日。而不是經過事實證據證明。

引渡馬走日之後,武大帥(舊北洋軍閥)、項飛田(新軍閥)和武七(財閥、二代)都想置馬走日(中國馬克思主義者)於死地。武六的表現代表了進步青年最開始支持南方國民革命政府(要殺馬走日),後來武六(進步知識青年)漸漸覺得程序不合理,證據不充分,逐漸同情馬走日,而不是武六真的懂馬走日(馬克思主義)和完顏英(列寧主義)之間的關係和區別。

武六和她父母分別有一段關於愛情和擇偶的辯論,象徵著武六(進步知識青年)與軍閥和知識界的分道揚鑣。武六跟著馬走日(中國馬克思主義者)跑了,跑到了田野裡(農村),背景裡是土樓(山寨),然後發生槍戰,似乎隱喻打響了武裝反抗的第一槍。最後,馬走日把武六打暈,他不想害了武六:愛一個人,要跟他好好地活,而不是去和他一起去死(不要繼續暴力革命了,為主義獻身)。因為武六(進步知識青年)並不是真懂馬走日(馬克思主義),馬走日擔心武六(進步知識青年)再度被利用,當炮灰。

最後馬走日獨自走出來慷慨陳詞,一群燕尾服和婚紗的人群(各種利益聯姻),在這些現實利益面前,在象徵正義的風車背景下,馬走日一次次挨槍,仍不放棄堂吉訶德式的執著陳說(喚醒民眾,揭示真相),末了,馬走日連中三槍,但是沒有死,因為思想是不會被殺死的,思想只是在飛翔。go with the bullets.陳獨秀後來去哪了,誰還知道?

馬走日又唸叨了一遍他和老佛爺的故事,為晚清那段已經開啟的君主立憲夭折而哀嘆,這一步之差,中華民族又等了100年,如果當年老佛爺交辦的事成了,還會有這些麻煩,還會這麼彎延嗎?這事可不是跟所有人都有關嗎,這哪裡是他馬走日一個人的事啊?末了馬走日高聲喊:我就想知道,武六還好嗎?五四、七四的那批進步青年,你們還好嗎?

如果說《讓子彈飛 》主要想表達的是“革命的虛無主義”,那麼《一步之遙》想表達的則是“繼續暴力革命的荒誕”,必須迴歸改良主義,武六還好嗎,武六們,你們看懂了嗎?


叫我大程哥


陳凱歌的《無極》,大製作,國際明星,魔幻題材,這是一部引起滔天口水仗的電影,當年這部影片出來的時候罵聲一片,甚至有人懷疑《霸王別姬》都不是陳凱歌拍的。而且還火了一部惡搞的鼻祖《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氣得老陳差點把作者胡戈告上法庭,最後以胡戈道歉收場。



說回本片,當年陳凱歌說五年之內看不懂本片,到如今我也還是有很多地方看不懂,因為裡面有著太多的隱喻,但這並不妨礙我對本片的喜愛。平心而論,在那幾年另外兩部國產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和《夜宴》比起來,《無極》算是最好的。畫面拍的特別美,算是我看過的華語電影中裡面最好的。最大的敗筆就是演員口音有問題了,只怪老陳當時沒用配音。

當謝霆鋒飾演的無歡對張柏芝飾演的傾城說:我再也不相信任何人時;當陳紅飾演的滿神對傾城說:你永遠也得不到真正的愛情時。當傾城站在城樓上對將士說:“你們想看我脫衣服時。難怪老陳說要以後才看得懂。我懂了,陳冠希老師的作品也看了,還看的很清楚。



其實《無極》算開創了中國魔幻題材的得先河吧,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以看到陳凱歌嘗試建立東方魔幻的勇氣和野心,這部電影充滿的實驗意味和超前的意識。為什麼會被罵呢?因為他是陳凱歌吧,是拍出《霸王別姬》和《荊軻刺秦王》的陳凱歌吧。

時間不一定能證明它不是爛片,但不能抹殺此片的意義。



小強的娛樂流水賬


這個還真的有。

有一次,朋友碎碎念突出了一句,這個瘋瘋癲癲的王寶強,演的到底是什麼?前後不搭,劇情感覺也看不懂,原以為聽說是一部好電影,現在看來也不怎麼樣,聽到他的話,我產生了好奇,詢問了是什麼電影,一問之下,才知道是王寶強早期的一部電影《hello!樹先生》,這是我第一次聽說這一部電影的名字。



聽到他這麼吐槽,正好無聊,我也想看看這部電影到底如他所說是不是劇情不搭,前後混亂,電影看了之後,我被王寶強的演技所折服,王寶強在裡面的演技,是我看過他的所有電影的巔峰,而且並不像我朋友所說的那般不好,劇情開頭與結尾,仔細看看,是能夠對的上的,我想對我的朋友說,你是沒有好好的觀看,這部電影並不差,不過這樣說來有些傷感情,索性沉默了!還好,我慶幸沒有錯過這部電影。

怎麼說呢!可能是審美觀不一樣吧!

類似《Hello!樹先生》這種類型的電影,我那位朋友的評價都不高,比如《天註定》《喊山》《盲山》等。因此,我對他的觀影水平產生了懷疑,這些電影反應出來的道理,似乎他都沒有看懂,不過好在他找電影厲害,這些電影一般播放器上是沒有的,索性他也找到並給我看了,這應該是唯一的共同點,除此之外,我對他的喜好不敢苟同。

迴歸正題,王寶強的《hello!樹先生!》想必大部分朋友都看過,沒有看懂的朋友也有,起初看到電影名字,會讓許多人認為是一部爛電影,但是看懂的朋友,會認為它是一部好電影,與名字無關,這部電影劇情非常的壓抑,許多人可能都沒有看完,但不能說它不是一部好電影。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會讓人思考人生,整個過程,讓人非常的壓抑,你會覺得,你是否與樹先生有多麼的相似度,又或者,樹先生這種人,似乎似曾相識,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融不進去圈子,被社會,生活,命運所拋棄,活著就像行屍走肉,同時,也是大家眼中的一個悲劇。

電影中,小莊撞到二豬的車,樹哥讓二豬給一個面子,但二豬根本沒有把樹哥放在眼裡,平時對他叫樹哥,也是取笑他,叫他吃飯也是當做一個樂子,樹哥根本融不進他們的圈子,這一點,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在你沒本事的時候,你說的話根本沒有人聽,也沒有人在乎。

這部劇也讓我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也讓我看了一個星期的喜羊羊以緩和心態,不過樹哥經典的抽菸動作,也成為眾多朋友學習的對象,因為這個動作,真的太過經典。


影視閒談


《西遊伏妖篇》

其實我是先看的電影,然後才看的網上差評如潮,其實個人覺得網友們的評價有失公允。

其實我後來也想過,伏妖篇作為一部神話幻想電影,有特效有劇情有轉折,有帥哥有美女有笑點,就算不能奉為經典,也不至於招致如此多的惡意吧。

後來發現吧,刷差評的有那麼幾類人。

第一種是星爺的信徒,把周星馳當做喜劇之神來看待,看完電影之後發現不符合預期的標準,精神崩潰,由粉轉黑。這種可以理解,不多做評價。

第二種,表面上是周星馳的粉絲,其實不過是把星爺的作品拿來當做炫耀自己品味的工具,平時嘴上愛喊“欠星爺一張電影票”,其實根本沒想過還。差評估計也是看完槍版來刷的。之所以刷差評,無非是想再秀一波自己的邏輯,然後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感慨星爺“江郎才盡”。這種人,整天把《功夫》《大話西遊》掛在嘴邊,但你要是問他哪年上映的,十個有九個得懵逼。

第三種,跟風習慣了,看到一群人都在推牆,雖然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但是也很熱心的上來幫忙,至於牆到了會砸死誰,他們根本不在乎。

第四種,正常人,普通人,人家就是看個電影,覺得好就說好,就得不好就發個差評,有自己的判斷標準。可惜的是,這種人只是極少數罷了。

最後還是想說一句,大家對待事物,還是要有自己的判斷標準,既不要受神壇光環的影響,也不要盲目跟風。




老王開心站


《武俠》不錯啊!一部被誤判得蠻吃虧的電影,陳可辛大膽的沿用了一貫的表現手法,對細節和人性的描寫,淡化場面,放大人性。而主演甄子丹和金城武都放棄了一貫扮演角色方式。


金剛電影


其實電影只有自己看了才知道是不是符合自己心中標準的爛片。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趙麗穎的一部電影《女漢子真愛公式》。

電影的上映招來了很多不喜歡劇情朋友的低分,不過出於喜歡趙麗穎以及女漢子這三個字戳中了我,選擇了觀看。女漢子這個題材往往可以聯繫到好萊塢大片中的美女特工,不過這次是出現在了愛情喜劇題材的電影中,想必也是很吸引女孩子。

這部電影無非講述了學霸女漢子為了驗證自己的真愛公式,尋找完美戀人的愛情喜劇,這部電影並不是我心中的爛片,反而一度看的津津有味。

電影可能更傾向於女孩子觀看,更多告訴了女孩子一些道理。眼淚是珍貴的,女孩子不要哭。女漢子也是有柔軟的一面,尤其是女漢子換上華麗紅裙為了展示女漢子也是有女人味而跳的舞蹈。劇情並沒有那麼俗套,趙麗穎與張翰的演技很舒服,並沒有尷尬的感覺。也不愧是愛情喜劇,裡面很多片段的確會令人捧腹大笑,是由內而發的笑點。

不知道你們怎麼感覺,反正這個電影我看的是蠻舒服的。


夢傑談影視


當然有!

徐克尚在,但人間再無《蜀山傳》!徐克一直以來都是武俠愛好者,但他拍攝的《蜀山傳》不僅僅是一部武俠電影,這還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玄幻電影,可是這部電影太過於超前,當時很多觀眾都難以接受,電影上映之後,無數影評人更是痛批這部電影,那時候《蜀山傳》被影評人毫不留情的掃入”爛片行業“,即使在今天,《蜀山傳》在豆瓣上也僅僅只有6.5分,這只是剛好過及格線而已。

但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這部電影已經特效已經走到前頭,在武俠電影之中融入精彩的特效,這也一直都是徐克的拿手好戲。《蜀山傳》中很多特效都很不錯,配合影片中的劇情更是讓人有豪氣縱橫之感。

片中的明星更是一代人的記憶,當年張柏芝還有嬰兒肥,鄭伊健還沒有老去,古天樂成為反派,值得一提,吳京還是小鮮肉,光是這一點就值得讓人拉片了。

光是電影的主題上,徐克在《蜀山傳》融入和道家和西方哲學,電影中的特效實際上也是為劇情服務。電影中以道家作為主體,蜀山就是背景,而人物講究”人劍合一“,實際上又是辨證的思維,可惜這部優秀的作品在命運上和周星馳的《大話西遊》有些相似,上映時批評不斷,過了多年才有人欣賞!

圈內人,圈內事,我是“青竹樂娛”,關注我,這裡有娛樂圈最全資訊!碼字不易,記得點贊哦,比心


許青竹觀娛


大約,就是,《小時代》系列電影吧。


我看的還真的是津津有味的……


記得第一部出來的時候,我似乎是上大學,那時候,跟我的下鋪一起追星,只不過,她喜歡的是劉詩詩,我喜歡的是楊冪。


然後這部《小時代》就上映了,我便跟舍友一起去了我們大學城的影城看電影,講真的,那個電影院其實挺差的,但我還是看完了,並且很喜歡,那時候也不講究什麼價值呀,什麼演技呀,就是看著自己喜歡的明星,演了自己喜歡的小說,很開心。


而且,在當時的時候,小時代也並沒有被列為爛片,相反,網上鋪天蓋地全是小時代的消息,風頭一時無兩,這也算得上是粉絲們的狂歡吧。


把小時代列為爛片,還是近幾年發生的事情。


可是直到現在,哪怕《小時代》系列已經被大眾給批評的一無是處,提起來都要被人唾罵兩句,我依舊會說,我挺喜歡的。也看得下去。


為什麼喜歡,因為我喜歡郭敬明寫的那些小說,包括小時代系列,而且我到今天還在期待著他能夠填完《爵跡》的坑。


當然了,感覺這又是一個被吐槽點,很多人都會說郭敬明都已經臭成這個樣子了,你啥品味啊。


可是,他寫的真的挺好的。


大俠又坑了


西遊記後傳

雖然網友們一直吐槽一個武打動作循環三遍的魔性操作

但是我覺得它是改編的很好的一部西遊記


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特色

會武功而且很帥的唐僧

捨身取義的孫悟空

看著精明能幹的豬八戒

痴情的碧遊和白蓮花

還有長的好看的佛祖轉世靈兒


就連無天

我都覺得很有情有義😹

而且歌曲《相思》也很好聽

~最肯忘卻古人詩

最不屑一顧是相思

守著愛怕人笑

還怕人看清

春又來看紅豆開

竟不見有情人去採

煙花擁著風流真情不在~


哆啦A夢的布袋子


《蜀山傳》,我心目中武俠奇幻題材電影的巔峰,沒有之一。同時,私以為也是張柏芝顏值的巔峰------徐克把她拍的太美了。

這是由徐克執導,洪金寶、鄭伊健、張柏芝、古天樂、章子怡、譚耀文、吳京、林熙蕾等人主演的動作奇幻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以峨眉派和崑崙派為首的正道和以幽泉血魔為首的邪道之間的正邪大戰。這部電影於2001年上映後,普遍反映不夠好,票房也不理想。

18年後的今天,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為6.6分,不算太差,但仍然屬於被低估的電影之一。

雖然電影上映時我才14歲,懵懵懂懂,但仍然不妨礙我被這部電影的特效,故事所震撼。直到十年後,再看時,才發現徐克的內心其實一直有一種江湖氣,是所有男兒心目中嚮往的江湖。

兒女的豪情,魔幻的奇遇,滿足著我們對武俠,對奇幻的所有幻想。但是,可能是特效太過華麗,太過於喧賓奪主,讓很多人只看到了電影的視覺效果,卻忘了故事本身的內涵。

整部影片穿插著哀婉的音樂,訴說著一個不勝淒涼的傳說。如果我們透過影片表面的浮華,其實是可以看到徐克導演的野心的,那就是對愛,對永恆的思考。就像徐客曾經說過,“當一個人得到永恆,得到長生,但敵人會死,朋友會死,愛人會死,而得到長生的人,又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呢?開心還是不開心?”

徐克導演用他的絕世才情,譜寫的一曲蜀山傳,為中國奇幻電影立下了一座里程碑。

至於這部電影是否會有口碑回暖的那一天,借用電影中的一句臺詞回答,“將來的事,將來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