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舍命把孤品钱币塞进大饼,今成中国最贵一元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稍不小心就会送命。如果拥有绝世重宝,那更是“怀璧其罪”,危险至极。但作为一个收藏家,保护好自己的收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如何才能既保住自己的性命,又能让藏品完好无缺呢?这位收藏家的故事或许可供我们借鉴一二。

1945年的某一天,两个中年人在一家大饼铺门前排队。到了窗口前,做饼的师傅问:“两位客官想要那样的饼啊?发面的还是死面的啊?”为首的这位男人答道:“都行,只要能将这些东西放进去就行。”说着,他从怀里掏出几枚钱币,递给师傅。

师傅拿过这些钱币,借着窗外的光线仔细打量这几枚铜币。中年人递给他的钱币共有七枚,这些钱币上面都有一层镀金,并雕刻形态各地精美的龙纹。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钱币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光泽,做饼师傅不禁看呆了。

这位将钱币递给师傅的中年人名叫马定祥,在收藏这些钱币之前,他就已经是一位收藏大家了。马定祥最初学的是医学,并在1936年成为杭州的一名医生。在行医过程中,他开始逐渐接触到一些奇异的古代钱币,并对钱币收藏产生兴趣。

但日本人的侵略打断了马定祥的人生规划。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为了躲避日本人的侵略,不得不举家搬到上海。当时的上海不但经济发达,收藏大家也很多,因此马定祥在此居住期间,得以和其他民国钱币收藏大家相互学习,并从中受益匪浅。

1945年抗战胜利后,马定祥听闻天津有一位外国医生想要卖出一些钱币,于是和自己的堂弟一起坐火车赶去天津。但他正好赶上抗战胜利当天,火车站早已人满为患,他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赶到天津。马定祥用重金购置了这些钱币后,却发现已经直达去上海的火车已经没有了,如果乘车前往,路上一定会遇到各种盘查,这些稀世的钱币很可能会被搜走。思来想去,马定祥决定将这些珍贵的钱币放进大饼里,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发生的一幕。

马定祥大饼塞入钱币的方法,成功躲过了路上的搜查,这些钱币中,有一枚面值为“壹圆”的清代宣统三年大清长须龙金样币最为珍贵。在2004年的中国嘉德拍卖会上,这枚清代宣统三年大清长须龙金样币最终以176万元的高价成交,因此被称为中国最贵的“壹元”。这枚珍贵的钱币是宣统皇帝在位期间铸造的最后一批硬币,不但数量稀少,更是清王朝最后的见证。

马定祥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藏品,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在我们的生命中,又有哪些东西,能值得我们用生命来守护的呢?如果你身边还有这样的东西,请用心守护好它们,不要等到失去再感到后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