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中三对父子相处模式,哪一种让你最有感触?

最近《庆余年》越来越火,几乎每天都能上热搜。虽然因为收费的问题惹出不少风波,不过

就电视剧本身来看,还是不失为一部好剧。


《庆余年》中三对父子相处模式,哪一种让你最有感触?


毕竟有个靠谱的编剧,有陈道明、吴刚、高曙光、李小冉这些老戏骨坐镇,又有张若昀、李沁、宋轶这些新生代实力派演员担纲,再加上郭麒麟这个活宝,这部剧能火是毫无悬念的。

作为剧中的男主,范闲可谓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五父一叔这个配置可谓豪华至极,也算是开了主角光环的先河了。应该没人不知道五父一叔指的都是谁吧?


《庆余年》中三对父子相处模式,哪一种让你最有感触?


生父庆帝,养父范建,师父费介,干爹陈萍萍,岳父林相,生父是皇帝,权倾天下,其他几位“父亲”也都地位极高,但每一位都在尽心尽力的帮他。

叔叔五竹虽然没有权势,但是人家武功天下第一啊,所以说范闲真的是古往今来最开挂的男主了。

范闲的待遇太过逆天,他的经历普通人很难有,所以今天就不详细讲了。今天要讲的是剧中三对亲父子的相处模式,也是比较常见的亲子模式。


《庆余年》中三对父子相处模式,哪一种让你最有感触?


第一对,范建和范思辙

范思辙算是剧中范建唯一的亲生儿子,但是范建对这个儿子可以说是从来不了解。在他眼中,范思辙除了不学无术就是吃喝玩乐,似乎没有一点可取之处,所以才会让女儿来替他管教范思辙。

范建作为一家之主,在家里的地位是无人能动摇的。所以即使是柳氏也不敢对他让第一任夫人的女儿来管教她儿子这种做法有异议。


《庆余年》中三对父子相处模式,哪一种让你最有感触?


作为范思辙的生母,柳如玉其实也是从心里认为自己的儿子成不了大器的,所以在范闲跟范建说范思辙没有脑子做坏事时才会又是点头又是愤怒,那是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恨铁不成钢的恼怒。

就是范思辙本人,也没对自己有什么太大期望。所以他才会整天追着账房要钱,想方设法从母亲那里讨钱。

这种父子相处模式,其实在现实中很常见。很多家长尤其是父亲,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眼中永远只看到孩子的缺点。他们习惯了打击孩子,甚至在事情还没搞清楚的情况下,先行给孩子定罪。


《庆余年》中三对父子相处模式,哪一种让你最有感触?


这样发展下去,时间长了,无外乎两种结果:

1、孩子被养的唯唯诺诺,从此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一切行动的前提是会不会惹父亲生气。

2、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把只会打压自己的父亲视为仇人,一旦有一天翅膀硬了,他们做的一件事往往就是报复父亲。

这两种情况,相信经常看各类社会新闻的读者都不会陌生。


《庆余年》中三对父子相处模式,哪一种让你最有感触?


当然,范思辙是幸运的,因为范建对自己的亲儿子并没有这么苛刻。而生性够二的范思辙也还没有心思和时间去叛逆,他天性单纯的性格让他只是对父亲有一点畏惧,但还没到唯唯诺诺的地步。

范闲的出现,可以说是这对父子的救星。

因为范闲的话,范建才发现原来范思辙对自己这么崇拜,即使自己平时对他多有苛责,但他却依然对父亲敬重并希望得到父亲的注意。


《庆余年》中三对父子相处模式,哪一种让你最有感触?


不好意思因为错怪范思辙道歉的范建说可以满足他的一个愿望,而范思辙选择了和父亲一起推牌九,这也直接印证了范闲的话。

在范思辙心里,和父亲共享天伦之乐才是他最最想做的事情。


第二对,郭攸之和郭保坤


《庆余年》中三对父子相处模式,哪一种让你最有感触?


作为礼部尚书的儿子,郭保坤在遇到范闲之前可谓是横着走的。就因为路人夫妻不小心把水泼到他身上,他就能把对方往死里打。也正是因为这种嚣张跋扈的性格,为他招来了祸端。

郭保坤就是个熊孩子,而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或多个熊家长。郭保坤能养成这样霸道的性格,和他的父亲是分不开的。

郭攸之作为礼部尚书,显然没有教会郭保坤什么是对错,他对郭保坤的溺爱助长了他的嚣张,却忘了自己才是郭保坤嚣张的资本,一旦有一天自己倒下了,郭保坤该如何自处?


《庆余年》中三对父子相处模式,哪一种让你最有感触?


如果他没有对那对夫妇下手,就不会惹来藤子京,如果没有藤子京,就不会惹到范闲。自从遇到范闲的那刻起,郭保坤的恶霸光环就消失了,永远是范闲的手下败将,被打成木乃伊都没能为自己讨回公道。

其实郭保坤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但是并没有坏到无可救药之地步。无论是藤子京还是范闲,在打了他之后,他都是先上报衙门,让衙门去抓人,而不是自己带人打上门去。

后来郭攸之东窗事发,郭保坤为了救父亲跑去给范闲下跪,这对于嚣张惯了视范闲为眼中钉的郭保坤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庆余年》中三对父子相处模式,哪一种让你最有感触?


和范思辙一样,郭保坤也对父亲有一颗敬爱之心,只可惜他无权无势,到头来要去向自己最看不惯的人低头,却依然于事无补。

郭攸之对郭保坤的溺爱,让他一事无成还总坑爹。如果他能早一点教郭保坤明辨是非,也许结局会不一样。不过郭攸之自己可能也搞不清楚真正的是非吧,否则又怎么会犯了结党营私这样的大忌呢。


第三对,庆帝与太子


《庆余年》中三对父子相处模式,哪一种让你最有感触?


自古天家无父子,出生在皇家,就意味着不会有太多的感情。在至高的权力面前,亲情、爱情不过是他们登高的工具。历史上多少父子反目、兄弟相残,都是为了那个皇位。庆帝不能免俗,太子亦如此。

相比范思辙和郭保坤,太子无疑是最可悲的。他从来没享受过真正的父子之情,即使他被皇帝钦定为太子,却时刻要担心这个位子有一天会被皇帝收回。


《庆余年》中三对父子相处模式,哪一种让你最有感触?


明明已经定他为太子,所有人也都知道太子之位意味着什么。可是太子并不好当,不仅要时刻提防自家兄弟的暗算,连交朋友都没有自由。

宫典因为皇帝一句话,就带着自己珍藏的名画来断交。两个因画结缘的知己朋友,只因为各自的身份就无法再来往,连宫典都落泪,可见太子的生活有多惨。

即使身份一人之下,仍然过的如履薄冰,既不敢露出对皇位的野心,又不敢表现的太过无所谓,否则皇帝一句“身为太子你都不争,还要你这个太子干什么”就会让他前功尽弃。


《庆余年》中三对父子相处模式,哪一种让你最有感触?


庆帝对太子这个儿子其实还算不错的,为了历练他也下了不少心思,即使知道他的手段,也并没有苛责。可是帝王的身份也决定了他并没有太多的人类亲情,帮太子不过是为了自己皇位后继有人。

毕竟是自己亲封的太子,如果太不中用,自己脸上也无光嘛。

如今虽然已经没有皇权,但其实这种父子相处模式在顶级富豪家族并不罕见。光赌王何鸿燊的一众子女就可以写一部大剧了,他的儿子比太子还惨,不仅要提防自己的兄弟,连姐妹都要防着。


《庆余年》中三对父子相处模式,哪一种让你最有感触?


以上三对父子的相处模式,哪一对让你最有感触?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