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想象力的地圖:如果亮度=海拔高度,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光之山

說起地球的夜景圖像,很多人可能看到過這樣的地圖,NASA就曾分別在2012和2016年分別發佈過一一系列內容。這種地圖帶給我們從太空中看地球的體驗,而且可以通過它來分析各地社會經濟發展、人口分佈和遷徙、城市群發展與城市擴張等。

充滿想象力的地圖:如果亮度=海拔高度,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充滿想象力的地圖:如果亮度=海拔高度,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我們的地球是凸凹不平的,這就是地理學說的地形或地貌。七大洲之中,落基山、安第斯山、喜馬拉雅山等高聳入雲,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猶如地球屋脊,而貝加爾湖、五大湖、死海等,則是大地上的凹陷地帶。

但是,等到夜晚,哪些高聳的山地高原與浩渺的水面,陷入了“漆黑”;而海拔低平的河谷濱海平原則一片“白亮”。如果用光線的明亮程度來表現地形,那麼地球表面會變成什麼樣呢?

地圖繪製專家、設計師Jacob Wasilkowski和他的工作室團隊做了這樣一件事:

他們將NASA衛星圖像中繁榮燈光數據轉化成高程海拔——越亮的區域,賦予的高程值越大。顯然,大城市和城市群是“海拔”凸出的地區,它們連起來成為白亮的山脈,最明亮的地方則變成了一座座“山峰”,而較暗的地區,尤其是原來的山地高原區,則變成了山谷、平原。

另一位製圖師Sarah Bell看到這種畫面後將這些用光線描繪出來的“山”稱作“光之山”。“Sarah莎拉發明了'光之山'這個詞。我喜歡它,謝謝!"Jacob Wasilkowski說道。

喜馬拉雅山兩側

這是正常狀態的青藏高原。

充滿想象力的地圖:如果亮度=海拔高度,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如果我們把白天的衛星圖像覆蓋在夜光地圖的地形圖,就會發現一切都變了:這是中國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以及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印度一帶的的夜景燈光+地形起伏地圖。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變得平坦無比,而南麓的城市群則變成了一座座閃亮的山峰。

充滿想象力的地圖:如果亮度=海拔高度,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尼羅河兩岸

尼羅河是一條生命之河,它的中下游穿行在撒哈拉沙漠東部,在沙漠中孕育了一條綠洲帶,城市、人口也幾乎集中在綠洲之中。

這是常態下的尼羅河兩岸。

充滿想象力的地圖:如果亮度=海拔高度,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如果將燈光明亮程度用地形高度來描繪,將是另一番景象:

充滿想象力的地圖:如果亮度=海拔高度,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日本列島

日本主要由四大島嶼組成,它們及附屬島嶼泛稱為日本列島。日本總體以山地為主,只在東南沿海有少量平原,城市主要分佈在平原。

在“燈光地形”的描繪中,平原和山恰好反轉了過來。

充滿想象力的地圖:如果亮度=海拔高度,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中國東部

我國城市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尤其是地形第三階梯。在Jacob Wasilkowski“燈光地形”中,我國的城市彷彿一座座山峰,散佈在大江南北。

充滿想象力的地圖:如果亮度=海拔高度,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在這裡我們需要說明:

NASA發佈的燈光地圖,並非某個瞬間的影像,而是不同時間拍攝的圖像的靜態合成。

進行數據處理時,對於每個夜間光像素,工作人員個深藍色、黑色、黃色、白色的視覺顏色轉換為相應的數字層級。

為了讓城市與周邊形成鮮明對比,圖像在視覺效果上進行了比例放大,但所有區域的放大係數是相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