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隆中应不是襄阳古隆中

南阳和襄阳争古隆中不亦乐夫。我认为古隆中在南阳,原因如下:

诸葛亮《出师表》中自述“臣本布衣,恭耕于南阳。”而根据百度百科关于南阳郡的辞条解释襄阳古隆中位于汉江南岸,在魏据荊州前属南郡不属南阳。如果百度百科辞条有误,则另当别论。

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

西汉时,南阳归荆州部,辖36县,如宛城(今南阳市卧龙区、宛城区)、杜衍(今南阳市西一带)、淯阳(今南阳市卧龙区、宛城区)、杜衍(今南阳市西一带)、淯阳(今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一带)、西鄂(今石桥镇西一带)、雉阳(南召县一带)、安众(今卧龙区青华镇杨官寺一带)、新野(今新野县)、棘阳(今新野县高庙一带)、朝阳(今新野县王庄乡一带)、穰(今邓州市东南一带)、涅阳(今邓州市北、镇平南一带)、冠军(今邓州市张村乡一带)、乐城(今邓州王良乡一带)、博望(今方城县博望镇一带)、堵阳(今方城县一带)、平氏(今桐柏境内)、复阳(今桐柏吴城一带)、山都(今邓州构林一带)、郦(今内乡赵店一带)、博山(今淅川县丹江口水库区)、析(今西峡县城东一带)、丹水(今淅川荆紫关一带)、湖阳(今唐河湖阳一带)等。

东汉时,南阳郡仍属荆州部,和南郡以汉江为界。南阳郡郡治宛,领县37,人口240万,为天下第一大郡。南阳郡辖县和西汉大体相同,但去掉了杜衍、乐城、山都等县,合并于邻县。新置南乡、成都、襄乡三县,改博山为顺阳,改舂陵为章陵,将今陕西的山阳县划归南阳郡。东汉南阳郡瞎宛、冠军、叶、新野、章陵、西鄂、雉、鲁阳、犨、堵阳、博望、舞阴、比阳、复阳、平氏、棘阳、湖阳、随、淯阳、涅阳、阴、酂、邓、郦、山都、穰、朝阳、蔡阳、安众、筑阳、武当、顺阳、襄乡、南乡、丹水、析等37县。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设立襄阳郡和南乡郡,南阳郡的樊城、山都县、邓县(今湖北襄阳汉江以北)被划给襄阳郡,南阳郡西部的南乡县、析县等8县被划给南乡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