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悠然見東山


其實這不算是農村的老話了,而是修行的最高境界。能真正做到這三點的,絕對是修仙高手,不是凡夫俗子能比了的。不過,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它涵蓋了人的養生道理,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

其實不難發現,這句話的重點就是講的“精、氣、神”。而這三點,有分別對應三種素食動物。鹿對應的是精足,一年只交配一次,因此從小到大鹿的外貌沒什麼大的變化。

烏龜對應的是氣足,長時間的不吃不喝,生命力依然旺盛,也是長壽的象徵。

鶴對應的是神足,日行千里,稍歇片刻,就又是一個千里。

由此就能聯想到養生這方面,“精足”就是精力旺盛,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奮鬥。這樣的人往往就是懂得節制自己,就不會將過多的精力放到男女之事上面。基本上就是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過好夫妻生活就好。

“氣足”就是體內活力,吃的健康有營養,自然就是活力充沛,不會輕易感覺到飢餓。而整日的吃一些垃圾食品,達不到體內所需要的活力,自然就會感到飢餓,而吃更多的食物,從而變胖,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所以說飲食健康一定要注意,這樣才能有個好身體。

“神足”就是大腦子的思考。在人們思維比較活躍的時候,通常是不會感到困頓的,人就會很有精神。因為他們的大腦一直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一直在思考和運轉,所以便不會貪戀更多的睡眠。

說個反例大家就更清楚了,豬這種動物就是典型的睡不夠,吃不飽,養出一身肉,最後逃不過被宰殺的命運。由此可見“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但人無完人,做到最好就行,畢竟真正能做到的都是修仙的大能呀!

大家還有什麼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我是菜寶寶,在這裡隨時等候著大家!


桑葉功效


農村老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麼意思呢?那咱們就分開來說。

“精足不思淫”這句話意思是說人即便是精神很充足,但是也不要去想著一些男女之間的事,這個時候如果繼續保持著寡慾的心態,消除邪欲之心,那麼日積月累,就會逐漸斷絕了對男女之事的那種想法,從而恢復到如同孩子那般未瀉未經的那種狀態。

而“氣足不思食”則是和現在人們所說的“辟穀”那種狀態相似。其實在古代控制飲食來養生的理念還是很深入人心的,比如一句流傳很廣的話“過午不食”。以前的老人就是這樣的,有時候一天兩頓,有些甚至一天一頓。

至於最後“神足不思眠”則是說不要過分的貪睡。在以前的道家人是不怎麼睡眠的,他們都是以打坐、冥想的方式來休息的。這是因為古人認為只有不思睡,才能煉神還虛。

我本人認為這是沒有道理的。試想真的可能有人會從來不想男女之事嗎?就算有,那他可能天天不睡覺,打坐冥想嗎?當然“氣足不思食”這個還是有道理的,其他兩個我認為沒有道理。你們覺得呢?歡迎到評論區裡發言。


娛樂馬叔


人活一世,無外乎精氣神三個字。只有擁有了精氣神,一個人活在世上才具有一定的意義!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社會的進步是由廣大的農民階級推動的!農民的智慧也是無窮的,因此中國古代廣大的勞動人民創造了一系列的通俗諺語來傳承一些哲理給後代子孫!而這句“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便是很有道理的一句俗語!包含處事之道又富含養生哲理。

所謂的精足不思淫。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處於精神旺盛,精力充沛之時,也不應該沉迷於淫慾!因為一個人一旦沉迷於淫慾,便會導致精力下降、身體透支,進而使一個人缺乏足夠的動力和信心去完成一些更高要求的工作和學習。



氣足不思食,古人所講的氣實際上是指氣力、元氣,也就是說一個人在氣力和元氣都比較充足的時候,也不應該暴飲暴食。因為暴飲暴食之後的結果便會導致體態肥胖臃腫,導致身體腸胃的負擔加重,最終體質和身體氣力下降。


神足不思眠,睡懶覺是一個極其壞的習慣。很多人覺得睡懶覺不過是一個一種休閒和放鬆身體的方式。但實際上睡懶覺很容易使一個人逐漸的喪失對於生活的激情和活力。進而逐步的消耗一個人的神采!所以精神越足越不應該睡懶覺。

其實,儘管中國古代勞動力低下且物質並不豐富,但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勞動之中總結出來一系列的農村諺語,這些諺語,大多通俗易懂又富含哲理,而且一般都是用來告誡人們一定要懂得節制,懂得養生,懂得追求生活品質,懂得健康之道。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失眠。這些話儘管在今天看來不是很適用。因為今天的人由於工作壓力空前巨大。以及生活成本的急劇上升,使得人們精氣神很難得到滿足。而所謂的娛樂、美食和睡眠更是難以得到充分的保障。但是這些話依然能夠作為我們生活中的一個標杆!


珞珈山的貓


題主所提問的也不是完整版。這些老話的完整版及其中的意義是這樣的:

一,精足不思淫,肯定腎不行

精足,說明長時間沒有性生活或自慰,精囊腺內精子儲備充足,但是沒有性衝動和性生活的慾望。證明這個男人腎氣不足,造成性慾低下。所以中醫醫家有云:精子不足惜,腎氣方可貴。若是命門之火旺盛,就算是夜夜雲雨,也會無傷身體。

所以這句話所提示的是:精液僅是人身體的一些蛋白質而已,沒什麼珍貴,而腎氣(即命門之氣)才是男人生命力之源。

二,氣足不思食,此人最挑吃

這裡的氣足是指人之三氣,即:肺氣、胃氣、腎氣。此三氣充足的人,一般來說,肯定是體內水谷運化正常,消化和代謝能力強,是很容易肚子餓的,但又不思食,為什麼?那肯定就是挑食了。因為很挑食,所以寧願餓肚子也不吃某些食物。

這句話提示大家,要什麼東西都吃點,不挑食,才能保障營均衡。否則長期下去,肺氣、胃氣、腎氣等三氣充足狀態是不能持久的。

三,神足不思眠,皆因人太閒

神足即是指精神充足。一個人如果睡眠質量好,那白天自會神采奕奕,不會疲倦。但還有一些人,晚上睡眠質量並不好,甚至是失眠,但在別人看來,他們似乎也是神氣十足,沒有太明顯的疲態。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這個人欠缺肢體疲勞,也就是欠缺勞動和運動,造成大腦皮層細胞長時間處於過度興奮狀態,形成了神經衰弱的症狀。

這句話提示大家,平時要有適當的體力勞動,並且不要熬夜。這樣才能身體健康。


上策視覺


農村老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麼意思?


答:這是養生保健的說法之一,是以鹿、龜、鶴三種動物的生活規律的現象總結出來的俗語。

一,鹿一年僅交尾一次,乃精足而終身貌美年輕;

二,龜以慢吞吞、靜悄悄地生活,一年不吃不喝也不會餓死,乃氣足而長壽;

三,鶴飛千里不累,乃神足,被謄為“千年龜、萬年鶴”,比烏龜還長壽。



所以由“精、氣、神”三字引申開來,組成中醫理念,認為人的生命活動中的三大要素是:“精旺、氣足、神全”。只有養足養好精氣神,身體才會健康,才會少生病。


精:一般指"腎精”,認為腎衰則精虧,腎健則精壯,人的一生中從“出生、發育、生殖、衰老”都由腎主管著,所以中醫非常講究養腎保腎。

氣:氣功中,講的是靜以養氣,煉氣功講納入新鮮空氣、吐出濁氣,煉可每分鐘僅需納吐一、二次,表示肺功很強大,並且已煉到了較高境界,氣可在全身循環,推陳納新,經絡暢通,身體健康。


神:是指人的修養,只有德、善兼備,為人一生,問心無愧,知過改過,知錯糾錯,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只有行為端正,道德高尚,善良仁義的人,才能神氣充足。否則“心傷神去,神去則死矣”。


老蛇正宗


精,氣,神

“精足不思淫”這句話意思是說人即便是精神很充足,但是也不要去想著一些男女之間的事,這個時候如果繼續保持著寡慾的心態,消除邪欲之心,那麼日積月累,就會逐漸斷絕了對男女之事的那種想法,從而恢復到如同孩子那般未瀉未經的那種狀態。

“氣足不思食”則是和現在人們所說的“辟穀”那種狀態相似。其實在古代控制飲食來養生的理念還是很深入人心的,比如一句流傳很廣的話“過午不食”。以前的老人就是這樣的,有時候一天兩頓,有些甚至一天一頓。

“神足不思眠”則是說不要過分的貪睡。在以前的道家人是不怎麼睡眠的,他們都是以打坐、冥想的方式來休息的。這是因為古人認為只有不思睡,才能煉神還虛。



山農狼仔


天有三寶日月風,人有三寶精氣神,人生在世活就得活出個樣子來,就得活得朝氣蓬勃,光明磊落。農村老話說的,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說的就是我們人要控制慾望。不做思淫之事,不去暴飲暴食,不要懶惰貪睡。不過人都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人生在世想做到這三點非常不容易,估計也很少有人能做到。

精足不思淫,是說我們人即使精神狀態極好,精力旺盛,長盛不衰也不去想男女之事。不過古往今來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少之又少,食色性也,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免不了要追求精神的愉悅,生理的滿足,誰又能控制住人性的弱點,抵禦外界的誘惑?不過凡事有度,我們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態去面對現實生活,把我們的精神用在家庭上,事業上,而不要去招蜂引蝶,亂採野花。

氣足不思食,說的其實是種養生理念。生活中與朋友聚會,參加活動,喝酒應酬,都應該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不要貪圖一時享樂,暴飲暴食,最後弄傷了自己的身體。身體是自己的,只有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態,才能去獲得人生更大的成功。




神足不思眠,說的是人不能懶惰貪睡,虛度光陰。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美好的,我們要用有限的時光用來做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萎靡頹廢放縱自己。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天道酬勤,我們要把握每一個精彩的瞬間,讓人生活得更有意義。

其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難。人性是有弱點的,人都希望享受這個世界,把握每一次令其愉悅的機會,要控制自己內心的慾望,做到無慾無求幾乎不可能。不過人生短短數十載,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挺好。


牧野小志


農村老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農村老話說的是人們身體狀態方面的俗語,一個人最健康的狀態就是精、氣、神三方面都十足,這樣的人一般壽命也比較常。那麼具體這句話是指什麼呢?



“精足不思淫”,在男人當中,精藏於腎,腎精固本。雖說飽暖思淫慾,精力旺盛的人對於男女之事比較迷戀。但在現實生活中,精足的人往往是事業也做得比較成功的人,因為他們會話更多的精力用在了事業上,而不是整天在牡丹花下迷失了自己。過度沉迷女色的人一般會活得越來越慘,最後人也逐漸衰退下去,身體也會被掏空。



“氣足不思食”,這裡的“氣”是指對於一些修煉之人要達到某種境界而所擁有的一種特殊功能,我們在終南山、華山上看到的道士就是擁有體內擁有這種內力所在,他們一天很少進食,而且也不覺得餓,也不想著進食。現實生活中還有一些為了減肥或者其他原因而原因的“辟穀”,就是氣足不想進食的表現。



“神足不思眠”,這裡的“神”是指人的神態、精力旺盛,各方面都感覺非常好而且絲毫沒有疲倦的意思。這種神足是睡眠和食物都得到很好的補充以後的狀態,這種情況人們就不會想著睡覺,而且在自己精神狀態佳的時候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如果一個人都能達到精、氣、神最佳狀態,那麼他是非常健康的。


鄉村波比


農村的老話有好多,都是多年以來人們在生活中慢慢體會,積累所得,要說有道理嗎,還真有一定的道理在裡面,要不然怎麼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呢。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都去取第一字,那就是精,氣,神,這三者被稱之為“人之三寶”,足見之重要。那又是是什麼意思呢?我給大家嘮嘮我的意見。

“精足不思淫”的意思呢,就是說:精藏於腎,腎者男人之本也,簡單的說就是精氣旺盛的人,都不會把思想放在淫慾這件事上。這就於“飽暖思淫慾”這句話恰恰相反了,其實精足不思淫在現實生活中確實被體現的淋漓精緻,一般精氣足的人,精神頭也十足,他們一般先會把這些精力用在事業發展上,這樣事業發展成功以後,才會去考慮其他的事。而把感情放在首位的人,往往看起來身體比較差,精神狀態也不好,所以,什麼事都得懂得個度。


“氣足不思食”就是說一個人在平常的生活中,應該平常的去對待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這樣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以後,身體才會健康,體內的氣就足,當然這個氣不是指空氣,而是指的是人的身體一些營養物質,活力旺盛之類的比較足,所以平時也就對吃的不怎麼思考。

“神足不思眠”意思就是說,大好的青春年華,我們不應該去虛度光陰而整天的懶惰成性,每天保持充足的活力,去幹自己該乾的事,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真理,要保持“勤勞”這一中華傳統美德,充分的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讓時間充分的發揮利用價值,讓有限的生命發揮最大的價值,這樣的人生才更有意義。



總結

人活一世,很短暫,儘量去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不能整天想思淫之事,不能整天餐飲暴食,不能懶惰貪睡,不能整天渾渾噩噩,不能整天虛度光陰,不過人是有七情六慾的,能做到這些的,少之又少,不過應該明白和做到凡事有度就好。


渭水三農人


農村老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不是農村的老話,而是道家修行者對於人類養生的總結。

精足不思淫,這裡的精有兩個意思。

一個是指人體的精子,覺得這是人體的精華所在,而且是有限的,不能輕易消耗。所以很多修行門派都會有“禁慾”的要求。我們可以觀察到身邊的人,越是這方面消耗比較多的人,越是會對這方面有需求,彷彿是個死循環。但是往往越是在這方面有節制的人,反而更能面對這些誘惑。

另一個層面就是指狀態,精有內斂、沉澱的意思,而淫在宗教代表的則是“貪嗔痴”,大概意思就是別人不願意的一定要強奪,自己承受不了的硬要去強求。而只有自己的狀態足夠內斂,把好的東西都轉化沉澱成自己的,自然就不會去“淫”了。

氣足不思食

人有三口欲,一是進食的口,一是出食的口,再一個就是私處那張口,這三處只要得到滿足,其身心都會感到愉悅。

這個一是指呼吸之氣,氣息綿長之人,其心性必定平穩,思慮較少,自然消耗就少。

二是指血氣之氣,中醫認為氣血相行,血足則氣足,氣血旺盛必然能給自己提供更多的養分,自然也就對外在食物的需求會有所減少。

神足不思眠

道家認為精足就可以轉化成氣,氣足了能滋養神。精神飽滿自然不會想睡。

神足的人一般眼神都會十分的亮,或內斂或外放。可以觀察這類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精力十分旺盛,熬個通宵,只要喝瓶水依舊生龍活虎。

所以老祖宗的智慧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