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药”的启示——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将迎来爆发期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产生了几款“神药”,其中一家公司和它的一种药物,迅速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这就是位于美国加州的吉利德科学公司和它研制的瑞德西韦。而生产这款“神药”的幕后公司吉利德正是一家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界的明星公司。这让我们不禁反思,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兴盛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创新的源泉是什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引领的经济体和企业?


“神药”的启示——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将迎来爆发期

复旦商业知识 “学管理 战疫情” 系列直播课特邀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案例学术委员会委员姚志勇为我们深度剖析生物医药行业,解锁其背后的创新源泉。

以下内容选自直播课

“神药”的启示——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将迎来爆发期


“神药”的启示——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将迎来爆发期


生物医药行业:高风险、高投入、高研发、低产出


生物医药产业是新兴行业,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医学、IT、生物技术结合来制造研发新药来满足市场需求,研发和创新是其生命源泉

。生物医药行业近年来发展非常迅猛,直至2020年,全世界范围内有数万家生物技术公司,创造了数百万个岗位,中国近十年来的生物技术产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


诞生于1987年的吉利德科技,已经发展成为行业独角兽,市值达850亿美金。在标普1500指数中的生物医药公司,其2019年的收入已达近1200亿美金。而在这1200亿美金中,研发支出接近营销收入的近30%,达400亿。由此可见,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研发密集型产业。研发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般的成功率很低,但是一旦成功,收益率是非常可观的。在2018年排名前十位的爆款神药中,其中排名第一的Humira,仅2018年的销售收入就高达200亿美金。不难看出,生物医药行业是要投入大量的人才、资金、技术,并伴有高风险以及高收益的行业。


所以,生物医药产业是以技术引领、创新驱动的行业,主要伴随着生物科技这一技术不断突飞猛进产生的,依靠研发产生新药物来驱动行业的发展,是以研发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那些初创公司以及小企业在早期主要依靠天使投资和风投来融资,或者和大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后期再通过上市融资。小企业负责前期的研究,大企业进行后期的商业开发,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出一款新药是很难的,要经历漫长严格的医药临床和审批程序。据统计,在临床前有五千个新药研发的投入中,最后成功的一般只有五例,即千分之一的概率。驱动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最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就是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


通常而言,专利保护是有期限的,从几年到十几年不等。一旦专利到期销售收入就会急剧下降,很多高仿药就上市了,所以专利保护非常重要。此外,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对于行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仅2018年一季度全球风险投资总金额就达80亿美金,平均投资额达4000万,投资近200个项目,所以行业突飞猛进,发展极快。不仅是私人企业和私人部门的投资,政府投资也非常巨大。比如美国的国家健康研究院主要从事医疗健康方面的基础研究。2020年美国政府对其投资高达400多亿美金,非常惊人。


综上,生物医药行业的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投入、高研发外加低产出,但是产出的每款药会为企业带来惊人的收入,而专利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缺乏创新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过去十几年经历了黄金发展期。这是源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中国对医疗服务需求巨大,随着国民收入以及人均GDP的增长,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供不应求。所以可以想见,在此次疫情结束后,中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大发展。


其次,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本身就属于战略新兴产业,各级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产业规划上,建立了很多产业园区,来推动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上,经过多年的培养,“工程师红利”初步彰显。在资金支持上,各种风险投资、私募基金,包括科创板的设立,都在为行业融资投资。所以,在过去十几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突飞猛进,高速发展,同时发展潜力巨大,市场规模广阔。


但另一方面,目前中国主要还是以仿制药为主,正在由低仿向高仿进步,从模仿创新走向合作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行业希望以创新驱动,企业希望以创新引领,但创新的动力还不够。虽然企业有人才、有技术、有资金,但仍缺乏创新。


创新是很艰难的,所以创新离不开激励。在过去400年,起决定作用或者说唯一起决定作用的激励机制就是知识产权制度。很多人认为知识产权制度是引发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之一。1710年颁布的《安妮女王法》是第一部版权法,逐步建立起知识产权制度,这是创新的保障。早期收入丰厚的专利包括摆钟专利(1657年)、蒸汽动力泵专利(1698年)、蒸汽机专利(1767年)、打孔卡控型织布机专利(1802年),其中蒸汽机直接催生了工业革命,而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主导产业。


19世纪后半叶以及20世纪初,德国、美国加入到创新者行列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也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开始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因此涌现看大量的发明,诞生了以爱迪生、特斯拉为代表的许多发明家,迎来了发明创造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发明:电灯、电影、留声机、无线电收音机、电话、飞机以及汽车。在所有这些伟大的创新中,有利可图的专利和知识产权起到了关键作用,促使人们前赴后继的投入研发活动。


因此,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创新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但创新还需要其他的重要条件支持,即创新的土壤,也就是思想与讨论的自由。因为创新就是颠覆式的破坏,就是要打破传统和现有的规则,如果没有自由、宽容的氛围,创新就很难出现。


专利制度,创新的源泉和保障


专利制度其实是一种权衡,两害相比取其轻。垄断虽然会限制供给,提高价格,但可以促进创新,所以会授予专利以暂时的垄断权。与此同时,专利制度的设计非常重要,如果专利设计不当就会导致专利数量压倒质量。


此外,很多企业还会手握专利跟你竞争,把专利作为一种竞争的武器。通过许可互换和组成专利池可以有效减少专利战的产生。如今,企业之间在的竞争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标准的竞争,例如华为的5G标准,将几十万个专利放在一起构成了专利的标准,华为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虽然目前我国的专利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但发展很快,专利申请在不断激增。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专利第一大国。虽然每年申请的数量很多,但质量较低;虽是专利大国,但不是专利强国。如同中国的制造业一般,虽是世界工厂,但还不能称为制造业强国。在有效的专利中,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很低。此外,即使能够转化,也缺乏对专利的保护力度,难以制止侵权。


如今,中国越来越重视创新,各地地方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利好不断,但最为关键的研发成果产权问题并没有提及,没有理顺研发最重要的激励机制,缺乏知识产权和研发成果交易与转让的平台。为什么硅谷会产生在斯坦福大学附近?这是因为斯坦福大学给了科技人员明确的产权可以支配处置,可以拿科研成果研发,进行利益分配,这些经验值得中国学习。


展望未来,中国仍旧充满希望。多年前我们“入世”,很多人认为狼来了,但当加入WTO后,中国迎来了黄金发展的十年;如今的中美贸易战也被大家认为是“狼来了”,但我觉得这其中有很多利好。中美贸易协议第一阶段第一章开篇就提出了知识产权。随着中国从主要的知识产权消费者转变为主要的知识产权生产者,中国已经认识到建立和实施全面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法律体系的重要性。中美贸易协定实施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将会加强,思想和讨论也将更加自由,我相信中国将很快迎来爆发式创新的出现。


对于企业而言,这就要求企业要拥有培育创新的企业文化,应该鼓励建言,容忍异见;要为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有创新的激励机制,要给创新者、发明者相应的产权,诸如公司的期权、股权等,激励他们去投入。同时还要重视研发,真正增加研发投入,可以从模仿创新,到合作创新,最终走向自主创新。


“神药”的启示——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将迎来爆发期

姚志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微观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