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老師從來不點贊或評論家委會長朋友圈,正常嗎?

畢羋月


班主任老師從來不點贊或評論家委會的朋友圈,正常嗎?

我覺得很正常啊。

首先,現在不少老師都有兩個微信號,一個是私人號,另外一個就是用於工作的號。

上工作號就是為了在班裡群裡面通知點事情,回覆個別家長的私信。

老師當然也會看朋友圈,但通常是看私人號的朋友圈。看看自己生活中的朋友,以前的同學,他們的近況,互相點點贊、評論評論。

其次,有的老師雖然只有一個微信號,但是設置了和家長朋友圈互相屏蔽。

以前聽一個老師談起過,他每年新接班的時候,加了新家長的微信。第1個動作就是屏蔽他的朋友圈,也不讓他看自己的朋友圈。

“我不看你,你也別來看我。”這是他的想法。

理由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他懶得分組,不想讓家長看的朋友圈內容,每次還得分組可見,他覺得太麻煩,索性直接屏蔽掉家長。

而對於家長的私事,他也沒有好奇心知道。“有的家長一天能曬娃曬幾十條”於是也就設置了不看家長的朋友圈。

這樣一來,根本看不到家長的朋友圈,也就更談不上點贊評論了。

最後,家委會也是家長的一員,如果以此來覺得老師應該對自己特殊對待,實則不應該。

也有可能是題目表述的問題……

“班主任老師從來不點贊或評論家長的朋友圈,正常嗎?”可能就沒有這樣的歧義了。


Wunei媽媽微課堂


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比較負責的老師都是打電話或者上門家訪的,而且牛叉的學校都是要求老師每個月至少家訪一次或者電話聯繫一次,微信這個東西,呵呵,課餘消遣可以,當負責任了,那肯定不行。。。

如果比較懶面皮薄不想吃閉門羹的,我建議你家長會的時候可以讓家長留步詳談。。。

如果家長確實不想管小孩的,那你就找級長或者校長報備一下,雖然不是萬能,總比什麼都不幹要強。。。



編程狂徒


作為班主任,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班主任從來不點贊或評論家委會長的朋友圈,這很正常。家長朋友們,不要有過多的想法。

1.家委會是加強班主任和家長們聯繫的紐帶。

現在每個班級基本上都組建一個家長委員會。家委會是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得力助手,加強班主任和家長以及家長與家長之間聯繫的紐帶,是代表家長們服務全班學生的自發組織。家委會成員一般由自願報名、投票選舉的方式產生。他們與班主任的關係僅僅是工作關係。家委會長的朋友圈不是工作範圍,班主任不點評,很正常。


2.班主任不想也不便於點評。

孩子們的家長各行各業的都有。家長們的文化程度、思想素質、興趣稟性各不相同,連他們教育孩子的觀念和方法也有所差異。家長都是成年人,他們的思想觀念早已形成,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這麼多家長,班主任不可能一一瞭解,班主任隨便點評,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爭執和誤會。再說,為了方便與家長溝通交流,班主任和每個學生的的家長都加了微信好友,班主任只點評一家家長的朋友圈,不僅會引起這位家長的誤讀,也會造成其他家長的誤解,認為班主任親此疏彼,不能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


3.班主任很忙,也沒時間點評。

在平日上課期間,老師們都恨忙,除了上課,還有寫案例、寫教學反思、批改作業、輔導學生、業務學習等一大堆事物,班主任還有幾十個學生要管理。班主任根本就沒過多時間瀏覽家長的朋友圈,更不用說點讚了。拿我來說,每次下課,我都會習慣性拿出手機,看一下家長群裡有沒人@我,有的話,快速回答,也沒有過多瀏覽。因為,還有一堆事務等著我去做。


4.保持適當距離,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老師和家長本來沒有什麼交集,他們之間唯一的聯繫紐帶就是學生,他們交流的話題也僅僅是學生的教育問題,從本質上來說,他們的關係只屬於工作關係。因此,老師沒必要和個別家長交往過密。否則,不利於班級管理。

再說,每個班級都有幾十個學生。如何公平地對待毎個學生,促使他們都能搞好學習、健康發展,才是老師應該做的。

和每位家長都保持適當距離,做到不親不疏,這才是教師應該保持的本色,才有利於更好地開展工作。


總之,班主任沒有點贊家委會長的朋友圈,很正常。家長們不要有過多的想法。如何與班主任加強聯繫,配合老師教育好孩子,這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家長朋友們給予老師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這是我的個人體會,有什麼好的意見,請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驍楚說教育


九哥以為班主任這樣做是正常的。

九哥就是這樣的。九哥可以在這裡說說自己的心理:

一是九哥不願意與一部分家長私交過深。畢竟,當班主任會牽涉很多的管理工作,如果與個別家長私交過深的話,會使九哥在心理上有負擔,不能保證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二是,有時九哥這樣做,也真怕家長添麻煩。家長是幹什麼工作的,他的喜好是什麼,他是怎樣的人……這些,班主任都不知道。如果經常點贊別人的朋友圈,給家長的感覺像熟人一樣。那天,某家長突然提出一個不情之請,違反了學校的規章制度,該怎麼辦呢?與其這時拒絕別人,還不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平時就保持適當的距離。

當然,也有一些班主任是社會人,平時與家長們的關係就不錯。如果她突然不點贊你的朋友圈了,你就要注意了。是不是什麼地方得罪了她,惹她不高興了。

像你說的從來不點贊朋友圈的班主任,既然人家一直都這樣,你就不要多想了。

畢竟,每個人的性格愛好,脾氣稟性是不同的。

你說呢?


九哥朱建文


正常班主任,如果加了家長微信,頂多就是旁觀旁觀吧,哪會沒事就點贊人家的朋友圈呢!

比如,有個家長做微商,賣化妝品。

有個老師,看到以後就點贊並評論到,真不錯!

結果呢第二天,家長就“心領神會”地送了化妝品來了。還不要錢。你說尷尬不?!

比如,有個家長愛烘焙,經常在朋友圈裡曬各種自制美食。

孩子班主任看到了,感覺真是漂亮,點贊並誇獎家長手真巧,心靈手巧,結果,家長就感覺到“壓力山大”,每次做了之後,就感覺必須給班主任送點,於是,經常看到孩子提著一包點心,就給班主任“投餵來了”。

這種事一多,班主任們基本就“管住自己的手指,別沒事亂點贊亂評論了”。

其實真就是隨便評論點贊一下下,結果呢,因為身份的關係,被家長們感覺到“意味深長”,總會有“想的太多”。所以,最好還是裝看不見得了!


Longsuixinyuan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老師和家長的交往不應該太深入,這個交往指的是家校教育和與孩子有關的事情之外的私人交往。

假如老師和家長關係過於親密,很多問題就無法秉公處理,因為人情會成為無形之中的枷鎖去制約這段關係。

如果是家長,認為老師在課下加了自己微信卻不在朋友圈搭理你會感到苦惱不解,大可不必。

很多時候老師也許沒有屏蔽你的朋友圈,他只是看了不說話而已,因為也許互動太多會讓他覺得他是不是會給你帶來了一些不好的信息,也就是讓你感到在老師面前很特殊,有了更深入的交往,成了朋友。

有時候關係升級導致的是提出的要求也就不一樣,你會對他有更多的高要求,比如特殊關照你的孩子。

其實這樣的後果是會害了家長你自己的孩子,任何時候,在一個班級裡,一個孩子是不應該覺得自己得到特殊優待的,而假如因為班主任老師和家長私下互動太密而無形中給孩子透露出自己和別的孩子在班主任老師面前不一樣,或者自己父母和老師關係不同的信息,對孩子來說,他的驕傲和自滿可能會造成表現上的隨意性,管教起來更難。

所以家長應該為了自己有公私分明,界限清晰的班主任老師而感到踏實,而不是像糾結日常人際關係一樣去糾結老師點不點你的贊。

家長和老師的關係是最細的,無形卻又最堅固,主題明確,圍繞著孩子,除此之外什麼也不要去加強,否則只能起反效果。

如果是班主任老師在猶豫這件事,我只能說不點贊評論的你,做得很對。


凹凸教育談


十分正常。

微信流行之初的那幾年,大家圖個新鮮,微信群裡躍躍欲試,芝麻粒大的事都要去微信群裡分享一下,這幾年,微信微商廣告居多,好多人早已經喪失了原來的興趣,有的關閉朋友圈了,有的設置成三天可見了,有的基本不看朋友圈了,只瀏覽關注私信留言。

大家都想,靜靜地過日子,不打擾別人,也不想讓別人打擾。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班主任不像是我們普通人,我們的朋友圈大體固定,都是熟人瞭解的人居多,所以,也能好掌控我們發的東西。班主任呢,兩年三年的就更換一次,那麼他們接觸的家長就於多,過於頻繁,他們也是沒有時間關注我們更多的家長的。

姑娘今年初三,初一開學的時候,班主任就加了我們微信,方便建群聯繫工作,但是,班主任的朋友圈都是屏蔽我們家長的,我們能理解,也認為很正常。

工作和生活還是需要分開一些,有點界線感,挺好。



哲哲的小屋


不用過多的解讀一些事情,本來沒影的事越想越有些不舒坦。

比如您說的班主任不點贊,不評論家委會長的朋友圈這件事情,本來沒必要過度的在意這些事情,例如我作為班主任很少看微信的朋友圈,幾乎沒有看過,也不點贊也不會在別人的朋友圈發表評論,不小心看到別人的朋友圈,好笑的一笑而過,沒意義的胡亂看一眼,難過的發發感想,看到經常發廣告的直接屏蔽。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沒必要用我們自己的想法去判定別人怎麼找。

有時候當你感覺與別人走的比較近的時候,也許別人只是想跟你保持距離,你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用在意別人如何去評價和認可,更不需要在意別人在不在乎。一般來說老師與家長都會保持距離,在我接觸到的老師們,幾乎沒有老師與家長建立朋友關係的,就算是朋友介紹的,也不會變成朋友,所以啊,家長們就和家長們保持好聯繫,老師會在需要你的時候給你聯繫的。

這位家長不用過多的解讀這個事情,保持一個好心態,沒必要去在意它,你就會釋然了。


J老師百分課堂


我認為這沒有什麼不正常的,我也很少刷朋友圈,點贊就更少了。

不得不說現在的朋友圈太多內容了,高興的時候可以發個朋友圈,傷心的時候也可以發個朋友圈,想賣東西可以發朋友圈,偶爾再來個拉票砍價,只要你想發朋友圈,隨時隨地都可以發。

開學的時候建個班級群,方便家長和老師間的溝通,這是很正常。為了方便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彼此加個微信也很正常,微信溝通確實有比電話溝通在某些方面有優勢。

是否願意發朋友圈要看個人習慣

有些人願意通過朋友圈將自己的生活讓更多的人知道,所以就可以隨時隨地的發朋友圈,有些人不願意將個人的生活曬與大家面前,所有不發朋友圈也很正常。

不要去過分猜測老師的行為

因為老師工作的特殊性,很多家長喜歡去揣測老師的一些行為。

如果一個很少給你朋友圈點讚的老師偶爾給你點贊,就可能會覺得是不是開始關注你了;一個經常朋友圈點讚的老師突然不給你點讚了,是否又要開始揣測老師是否不再關注你了。

結束語:對於老師發朋友圈和點贊這種個人行為,真的不用過分去猜測,有這個心還是好好關注一下自己孩子的學習吧。


然規教育說


班主任老師從來不點贊或評論家委會朋友圈,很正常啊!我就是!

因為我只的朋友圈只對朋友同事開放,家委會長充其量只是我工作夥伴,對非朋友,我的朋友圈都是對其關閉的。所以我幹嘛要去點贊他呢!

朋友圈有兩種人,一種是點贊狂魔!一種是惜贊如金!無論哪一種都是正常的!沒什麼可以議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