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南京市攻堅目標:生態環境排名必須爭先進位

今年是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淨土保衛戰怎麼決戰決勝?3月7日,市委召開會議,調度全市生態環保工作。市生態環境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城建委、市水務局和各板塊分別彙報了今年治汙工作計劃。會議明確了今年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目標和任務,即確保完成三個必須,打贏四場硬仗,落實四項舉措。

總目標——生態環境排名必須爭先進位


我省即將下達今年的汙染防治攻堅戰目標責任書,這是省高質量發展考核的指標,是一項硬性任務,必須逐一分解落實到位,絕不能留有退路。

生態環境質量必須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只能變好、不能變差,特別長江南京段的生態環境必須持續改善、明顯好轉。

生態環境排名必須爭先進位。全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落實全市對標找差大會要求,努力爭取今年在全省、長三角、副省級城市中,生態環境排名繼續往前進、往更高處突破,在一些指標上、工作上要爭做標杆。


治汙攻堅——打贏這四場硬仗


藍天保衛戰

今年要以臭氧和PM2.5“雙減雙控”為重點,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主要開展六方面的治氣重點工作,分別是治理工業廢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移動源、揚塵、餐飲油煙和應急管控。

市生態環境局透露,今年將出臺實施“臭氧治理30條措施”,加快建設110個VOCs工業治理重點工程;6月底前,完成約100座重點加油站的三次油氣回收工作;7月1日起,對新增城市重型柴油車執行國六排放標準;持續推進渣土白天運輸,強化全過程監管;實現重點區域重點管控餐飲店在線監控全覆蓋。


長江大保護攻堅戰

主要開展五項重點工作,一是狠抓問題整改,持續推進尚未完成的“化工圍江”“長江岸線侵佔”及暗查暗訪問題整改,開展再梳理、再排查、再整治。二是狠抓排口整治。對1579個長江入河排汙口開展專家複核,分類推進規範整治。三是狠抓汙染治理。繼續開展7條省控入江支流流域水環境整治,確保所有入江支流全部消劣。四是狠抓生態保護。完善生態紅線勘界定標,開展好長江南京段生態狀況調查,做好沿江溼地修復與江豚保護區規範管理。五是狠抓飲用水安全。開展趙村水庫、“千噸萬人”鄉鎮飲用水源地環境隱患排查整治,確保飲用水安全。


碧水保衛戰

實施五項重點工作,分別是加強達標體系建設、確保重點斷面達標、深化工業廢水治理、強化工業園區排水監管和加強太湖流域及重點水體保護。


淨土保衛戰

今年我市將推進用地調查,強化汙染監管,從嚴監管再開發利用,加快治理修復。


確保目標——落實好四項舉措


服務高質量發展。完善“三線一單”,編制好基於承載力的區域發展規劃,優化環評審批服務,提前介入、主動服務重大工程項目,切實提高審批效率。在監管中強化服務,在服務中高效監管,推出一批務實管用的惠企政策,指導幫助企業落實環保要求。科學精準高效開展大氣管控,減少管控頻次,縮小管控範圍,優化管控措施,提高豁免企業和工地的數量和質量,堅決不搞“一刀切”,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環保支持。


提升現代化水平。實現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全覆蓋,加快構建以排汙許可製為核心的固定汙染源監管制度。落實與汙染物排放總量掛鉤的財政政策,推進差別化電價、水價和排汙權價格政策,加快產能權、碳排放權、排汙權交易制度建設。完善區域、流域生態環境補償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區域為全市環境質量改善多做貢獻。深入開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及其結果應用,不斷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強化執法確保安全。堅決從嚴從重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深入推進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以及長江突出環境問題整治,按期保質完成整改任務。把防範化解生態環境領域重大風險作為重中之重,深入開展重點行業、危廢等專項排查整治,健全完善現代化預警應急體系,確保全市環境安全。


推進環保能力建設。

系統謀劃好“十四五”環保規劃,推進全市環境監測點位的調整優化,完善監測監控網絡。依託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夯實環保科研基礎。積極推進環保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和標準化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