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讲述】北宅的书院村,是用“三棵树”来育人的


俗话说

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优秀人才的培养

离不开优秀的教育

今天 我们就一起走进“三树堂”

了解它背后的那段故事


三树堂的历史故事

“三树堂”书院位于北宅街道书院社区

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崂山讲述】北宅的书院村,是用“三棵树”来育人的

据《即墨蓝氏族谱》记载

明万历末年

蓝氏十世祖昭勇将军蓝涺来到书院村隐居

建起石楼三楹,潜心求学

取名为“三树堂”

【崂山讲述】北宅的书院村,是用“三棵树”来育人的

一个正屋,一个厢房,四个班

构成了教书育人的“三树堂”

【崂山讲述】北宅的书院村,是用“三棵树”来育人的

蓝氏私塾“三树堂

据《书院村志》记载

民国初年

蓝氏家族在“三树堂”办起了私塾

作为蓝氏私塾学堂

【崂山讲述】北宅的书院村,是用“三棵树”来育人的

不仅教本家子弟学文识字

同时也会兼收邻村学生,弘扬国学

【崂山讲述】北宅的书院村,是用“三棵树”来育人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从启蒙到逐步深化

【崂山讲述】北宅的书院村,是用“三棵树”来育人的

从私塾到公立小学

新中国成立后

蓝氏私塾“三树堂”改作校舍

成立公立小学,并起名为书院小学

【崂山讲述】北宅的书院村,是用“三棵树”来育人的

直到1975年

当地政府建设了新的书院小学

三树堂从此结束了他的使命

【崂山讲述】北宅的书院村,是用“三棵树”来育人的


新中国时期的三树堂

新中国解放后的三树堂

景象也焕然一新

从正月初一到二月二

踩高跷、唱戏、唱柳腔···

【崂山讲述】北宅的书院村,是用“三棵树”来育人的


诗书继世,世代流传

如今的三树堂只留下了一面古墙

当年学堂的书痕墨迹

已淹没在历史变迁之中

但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的村风却世代流传

【崂山讲述】北宅的书院村,是用“三棵树”来育人的

在书院幼儿园中同样挺立着三颗松树

作为蓝氏祖辈树人遗风的新代表

继续影响着后人

【崂山讲述】北宅的书院村,是用“三棵树”来育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