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雙鉤的鉤距,到底該如何調整?

周億軒


臺釣雙鉤的鉤距,到底該如何調整?這個問題勾起了小時候的回憶,我學釣魚是從傳統釣開始的,一根竹竿風箏線,牙膏做鉛七星漂,有時真的很懷戀兒時的天真,後來臺釣也有10來年了對於子線的鉤距經過多年的作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雙鉤垂釣鉤距與鉤距之間的距離其實非常重要,短了檔口,長了不方便掛耳,根據無數釣友的實際經驗,鉤與鉤之間的距離最好是在2-3公分左右的距離最佳,我們浮漂調校的時候都是調成短子線餌剛好到底,或者是雙餌到底子線微彎曲,跑鉛時子線到鉛墜位置也是到底的,而較長的子線則是橫躺在水底。那麼兩條子線的距離過短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呢?如果兩條子線過短,兩顆餌料不管那一刻先化都不會表現出餌料融化時浮漂該有的上升變化,以及中魚時造成揚竿刺魚的困擾,若兩子線之間鉤距過長時,當上鉤餌料融化到沒有是本該出現浮漂上浮好幾目出現不了而是淺淺的上浮一兩目,雖然對魚口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影響美觀和靈敏度。所以不管你是使用多大的魚鉤,鉤距最好保持在2-3裡面左右,或者是兩個鉤距之間。

最後再給大家分享一個題外話題就是子線長度的問題,一般我們釣春釣鯽魚子線長度20-25cm。因這時鯽魚在越冬後剛開始索餌,膽小但貪食,對活食較為敏感。這個長度的子線擺幅大,上下鉤餌與子線間在落底前有個自然的夾角,便於魚口的吸入,故中魚率較高。適用釣法為:搓餌釣底及搓餌釣接口等。夏初釣鯽:子線長度15-20cm。因這時鯽魚吃口極好,只要把漂調準確,中魚率高且有一定的速度。適用搓餌釣底或拉餌釣底。拉餌釣鯽:子線長度10-12cm。這是主要考慮魚的密度高、垂釣時追求速度。適用釣法:拉餌釣浮(中上層為主)。懸墜跑鉛釣鯽:子線長度5-8cm。為了增強信號傳導及靈敏度,這時一定要採用短子線。)釣鯉魚:子線長度20-30cm。因鯉魚個體較大,警惕性高,採用線可有效降低魚體碰線等假信號。同時中魚後,亦不易斷線釣滑口鯽:子線長度18-20cm。這樣既可避開一些假信號,同時靈敏度又不至於太低。釣草魚:子線長度25-30cm與釣鯉相同。釣鰱:子線長度25-50cm。還有就是如深水底層釣快鯽,子線15cm。淺水釣鯽,子線12-15cm等等,以上為我個人作釣總結的經驗,謝謝大家參考。


愚說魚


臺釣雙鉤鉤距,是指臺釣子線線組上鉤到下鉤的距離,這個其實沒有量化的標準。那麼如何調整鉤距,則需要結合鉤的大小、魚情、魚的大小來定。

鉤的大小。

通常綁子線看鉤距,是根據鉤的大小,原則就是鉤柄長度的兩倍。例如鉤柄是1cm,那麼鉤距就可以綁成2cm。個人認為,這個也只是參照,同時還要考慮魚情和魚的大小。


魚情

通常魚情密的時候,則可以將鉤距調大,用拉餌,漂頓時等一口再提竿,增加雙尾的幾率。魚口稀的時候,則按正常鉤距。

魚大小

這個跟鉤大小有些類似,小魚用小鉤,小鉤鉤距本身就小。釣大魚用大鉤,大鉤鉤距本身就大。而在作釣大體型魚類時,像大鯉魚大草魚,五斤朝上的,若用8號以上的伊勢尼,則可以將鉤距調大到5cm左右。




而在實際作釣時,有時為了誘魚,會加長子線長度,子線長度越長時,鉤距就越大。所以,鉤距大小,需要自己結合實際情況去調整。

以上是我的拙見,我是墨海,一名喜歡野釣的八零後,歡迎大家關注、評論和交流!


墨海遊釣


臺釣雙鉤的距離要根據目標魚的大小以及釣底或釣浮來決定的。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臺釣子線上有二個魚鉤,上面的魚鉤叫上鉤;下面的魚鉤叫下鉤。上鉤的鉤底到下鉤的鉤柄的距離叫做鉤距。一般都是按照使用魚鉤的長度來表示。

雖然說魚鉤只是釣組中的一部分,但是魚鉤的選擇和垂釣中魚鉤之間的鉤距是非常的講究的。一般,鉤距都是從鉤底算起。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鉤距進行垂釣。

一般釣低的時候,鉤距不易過大。1--2個鉤距即可。如果鉤距大於2個鉤距的的話,當魚吃下鉤時,浮漂很難有反應(正常調釣上鉤到底的情況)。要是釣浮可以適當的增加鉤距至3-4個鉤距。如果是浮釣,建議的鉤距為三個鉤子的鉤長綜合,因為浮釣一般都是釣快魚,在魚情較好的時候,這樣的距離有利於提高浮釣效率,更容易一竿雙魚。這樣雙尾的概率要高很多。

最後就是要根據目標魚的大小決定魚的大小,也是鉤距的決定因素。一般來說,釣大魚用大魚鉤,釣小魚,用小魚鉤,因此,在釣大魚選擇大些的魚鉤,為了防止兩個鉤子的餌料重疊,鉤距要遠一些,一般建議鉤距範圍是4個鉤距子左右,具體還要看魚的大小和與其相應的魚鉤的大小而定。如果是小一點的魚,那麼建議鉤距為2個左右,具體的也要看魚有多小,鉤有多小。如果個體較小可以1-2個鉤距,如果個體交大可以增加到3-4個鉤距。鉤距不能太小,就算是小魚鉤,也不能小太多,一般來說至少也要1.5鉤距。魚鉤的鉤距只有一個鉤子鉤體的長度,不僅難掛餌難,拉餌的時候還容易勾到一起。最後達到的多為單鉤的效果,最終導致兩個鉤子釣了一條魚。所以,鉤距不能太小。


小懵哥釣魚



悅釣釣魚


鉤距的定義似乎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常規是說長子線釣鉤柄端至短子線釣鉤底端的距離。鉤距的選擇與以下因素有關:釣法、對象魚大小、時速、餌料等。釣法:釣底鉤距小,釣浮鉤距大;對象魚:對象魚大時鉤距趨大;時速:時速快時鉤距大;餌料:拉餌鉤距趨小,搓餌鉤距趨大。推薦鉤距從1個鉤距到3個鉤距。一般情況下2個鉤距比較常用。


明明愛釣魚


臺釣鉤餌在水中有四種狀態,一是雙鉤處於懸浮狀態,二是一鉤懸浮一鉤觸底,三是一鉤輕觸底一鉤躺底,四是雙鉤躺底。下面就具體說說這四種狀態的調漂技巧,釣者可根據實情控制鉤餌在水中的狀態。

臺釣調漂雙鉤在水底的多種狀態分析

一、讓雙鉤處於懸浮狀態

二、一鉤懸浮一鉤觸底

三、一鉤輕觸底一鉤躺底

四、讓雙鉤都躺底

卸下8字環上包住的鉛皮並還原鉛座上的鉛墜,雙鉤掛餌,浮漂浸沒水中後,逐步剪掉鉛皮,見浮漂露出的目數是四目即可,注意前提也是雙鉤掛餌,這時剛好雙鉤都是躺底的狀態。讓雙鉤躺底,需要利用8字環觸底。

五、注意事項

上文提到的四種狀態的調漂,要有針對性地運用。當我們釣浮水時就讓雙鉤懸浮;當我們釣生口或釣靈時就讓一鉤懸浮,一鉤輕觸底;當我們釣滑口或釣鈍時就可選一鉤觸底一鉤躺底、或者雙鉤都躺底;碰到小雜魚特別多的時候,可以直接讓雙鉤都躺底。

初春需要找魚而釣,因為水溫還比較低,魚還主要以深水區為其活動範圍,建議使用稍長的釣竿施釣,適當釣深與釣遠,才比較適合水情與魚情。此時的魚兒覓食還不夠積極,魚口也很輕,我們還是要使用小鉤細線來垂釣,鉤條較細重量較輕的鉤子有利於魚兒吸食入口,不會因鉤餌較大而吸食時受到阻擋。

我們在實踐中,釣著釣著就會發現浮漂訊號不太準確,此時就需要進行微小的調整。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增減一點點鉛皮,二是上移或下移浮漂一點點的距離。舉例來說,釣者看到浮漂傳來魚訊,但提竿時,要麼是空竿,要麼是一提竿就跑魚,此時可不必增減鉛皮的重量,可直接將浮漂上移1/3目,就完成了調整。當然,此時也可以在鉛墜上加一點點鉛皮。只要釣目能上移一點就可以了。這種調整的小技巧,在垂釣時會經常用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