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未必妥当,惩罚未必不妥!如此沟通,转矛盾为机会

有家长问:“偷了母亲现金首饰,南靖一男子还贼喊捉贼去报警, 你怎么看?这个新闻给我们家长教育孩子有什么启示?”


宽容未必妥当,惩罚未必不妥!如此沟通,转矛盾为机会


上面是问题。下面是我的回答——

习气。习气使然。

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偷盗”的坏习气;一个是“嫁祸于人”的坏习气。

它们不完全独立,后一个习气伴第一个习气而生。偷盗者自己偷自家的东西,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然后假惺惺去报警——从行为策略上而言,表面看是很聪明,但从伦理道德上讲,偷盗本身就是给个人品性染了一层灰,为了掩饰自身道德品性的趋坏、且担心被他人发现,行为人不得不再覆上一层更厚的灰——导演一场贼喊抓贼的戏。

当灰尘一层一层覆得更厚更深时,行为人良好的品性,一开始是看不见,然后随着时间一长,里面原本洁白的底色,因为灰层的垢染,已经渗透到肌理——即便抹掉一层层的灰尘,即便是用除垢剂去全力擦拭,都已经擦不掉了。

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厚又重的污垢,渗透入髓的行为习惯,是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形成的。同理,一个人道德品性的败坏,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个坏习惯,两个坏习惯,三个坏习惯,然后是很多很多不可计数的坏习惯,最后发展为只要一动,就是坏的。一个小错误,一个中错误,一个大错误——若不加以控制,最后可能发展为一个无法挽回损失的巨大错误。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有“见微知著”的敏锐判断。当孩子欲望有点强,一些小东西都想据为己有时,我们千万要注意了,如果不好好引导,以后是什么东西都想据为己有了——欲望的闸门一旦敞开,滚滚洪流喷薄而出,要关上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当“小欲”有冒头迹象,就要加以引导——我们要告诉孩子:“宝贝!没有比分享更快乐的事了,我们在分享中获得快乐吧!”

对于这类原则性问题,我一般看得比孩子的学习还重要。学习差点没关系,孩子还可以继续努力。但从小就喜欢拿他人的东西,这个绝对不行。这个时候不加以制止,未来发展成什么样子,不敢想象。解决方式有二:一是很有耐心地、有故事有例子地去跟孩子讲利弊;一是用处罚的手段,比如罚站半个小时,让孩子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来跟我们沟通。罚虽然不是什么好手段,但通过罚,孩子对这个教训会更深刻。


宽容未必妥当,惩罚未必不妥!如此沟通,转矛盾为机会


《了凡四训》里讲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故事。讲的是明朝重臣吕文懿。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有一年,吕文懿从朝廷辞职,回归故里。一天,一个乡民喝得醉醺醺的,指着他的鼻子就是一通大骂。吕公大度,认为不必跟醉汉计较。于是,不予追究,放过了醉汉。吕公认为醉汉不会再犯了。谁知这醉汉反不思悔改,屡屡喝醉,屡屡逮住乡人就是破口大骂,甚至动之以拳脚。一年过去了,这醉汉越变越坏,行事愈加恶劣。也就是在这一年,醉汉终于犯上了死刑重罪——回头已晚......吕公知道这事后,不免叹息:“哎,当初若与他计较,将之送官惩办,小惩为戒,或许今日就不会铸成大错,或可保命自救了!”

这就是典型的好心办坏事。人性是复杂的,你以为你的宽宏大量会赢得对方改过自新吗?这个故事残酷地告诉我们:未必!

反倒是在这个醉汉侮辱诽谤人时,给予他应有的惩戒,再辅之以道德教化,或许能断除其侮辱诽谤的恶习,真正拯救醉汉。

我总认为:学习问题,好解决,只要花点时间,不会有问题。反倒是人的根本性的东西,比方说真诚、善良、正直、勤奋这些品质,是我们做父母的更需要花时间去引导的。对于这些原则性的东西,我们做父母的难免过于严厉。我认为严厉是对的。爱有时候是深沉的。表面上的过度给予不是爱。我们对孩子严厉,表面很刻薄,但实际上,我们心里怀着更深更深的期待。

愿孩子们能懂!现在不懂,长大了一定会懂的!


宽容未必妥当,惩罚未必不妥!如此沟通,转矛盾为机会

补充:

之前,我讲了陶行知与孩子的故事。

今天,我又讲了吕文懿与醉汉的故事。

看了这两个故事的不同处理方法,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陶行知宽容有用,而吕文懿的宽容却办了坏事?

我觉得这里面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正面的积极的沟通。所谓正面的积极的沟通就是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就你了解的情况,根据行为人的品性习气,用一套你认为妥当的处理方式,将矛盾转化为机会——行为人成长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