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防控春瘟與流感,生活起居注意這幾點

春瘟與流感


春天是流行性呼吸道疾病爆發的季節,例如今年春節期間的冠狀病毒疫情成為了受到全國關注的公共衛生事件,除了病毒性肺炎之外,流感其實才是春天最容易流行的疾病。

流感呈流行性,在同一地區、同一時期發病人數劇增,症狀類似,病情較普通感冒為重:突然起病,惡寒、發熱(常高熱)、周身痠痛、疲乏無力。後世所說的“時行感冒”即其“時氣病”之範疇,具有傳染性、症狀相似等特徵。溫病學家認為本病與感受時疫之氣有關。


中醫防控春瘟與流感,生活起居注意這幾點

時行感冒


如林佩琴《類證治裁・傷風》提出“時行感冒”病名。因季節不同、氣候不同,中醫對流感有“傷寒、熱病、溫病、溼溫、風溫、春溫、冬溫”等不同的診斷,防治流感的方法藥物也不同,不僅有效,更不會出現病毒的耐藥現象。


病情較重,發病急,全身症狀顯著,可以發生傳變,化熱入裡,繼發或合併它病,具有廣泛的傳染性、流行性。較重者,常被稱為春瘟和溫毒,在《溫病學》中“溫毒”傳染性強,易引發大範圍流行的疾病病因素稱為疫毒。


吳又可提出能引起疫病流行的“戾氣、毒氣、疫毒”等,均是強調其所導致的疾病能傳染並引起流行。在《說文解字》言:“疫,民皆病疾也”,是指疫毒可導致人體劇烈病症的致病物質。《黃帝內經》記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是指疫毒不論強弱程度,觸之易傳染、發病。


流感也有易感人群,對於平時體內火熱比較重的人,免疫力不夠的人容易得流感。平時不注意多喝水,吃了很多上火的東西,如辣椒、煎炸的、羊肉、狗肉等等,容易喉嚨幹、口乾、舌頭紅、嘴唇紅。此外熬夜、勞累、情緒激動、不注意保暖等,降低了人體的免疫力,就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


中醫防控春瘟與流感,生活起居注意這幾點

中醫防控


中醫對流感的治療與預防有其獨特的優勢,中醫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在生活起居方面應做到以下幾點:


1.“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應注意增減衣物,儘量避免人群聚集。

2.“食飲有節”,飲食有規律,合理膳食,忌食辛辣。

3.“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規律,勤洗手,注意衛生,家中要常開窗通風,儘量少 到人多的地方去。

4.“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調節情志,樂觀開朗,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克服對流感的恐懼心理。

5.還可以根據中醫和民間用藥傳統,多用具有芳香化濁類中藥,製成香囊或香薰,具有除瘴避穢的作用,如菖蒲、蒼朮、艾葉、藿香、佩蘭等。


此外,流感病毒不耐熱,100℃1分鐘或56℃30分鐘滅活,對常用消毒劑敏感(1%甲醛、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等)對紫外線敏感,耐低溫和乾燥,真空乾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中醫防控春瘟與流感,生活起居注意這幾點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


大家好,我是方朝暉醫生,希望我在這裡分享的所學所知可以為大家的健康提供幫助。請大家持續關注我的公眾號【方朝暉大夫】,我會每天為大家分享一些醫學知識。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公眾號後臺留言給我,我會在空閒時間進行解答~


一個劇透

最後來個小劇透,下期咱們將介紹【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感興趣的你一定要來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