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有哪些不被大眾所熟知的冷知識?

承諾一張沒有簽名的白紙╰


我倒是知道幾個關於三國的冷知識,寫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劉備為什麼自稱中山靖王之後?

中山靖王,叫做劉勝,是漢景帝的兒子。漢景帝封他做中山王。靖是劉勝的諡號。

中山王的封國,就是中山國。


西漢中山國的位置,大致在石家莊東北,北京西南。轄區範圍,差不多在河北省無極縣以北,新樂市以東,保定市區以西,易縣以南。治所在盧奴縣(河北定州)。這個定州,位於保定和石家莊之間。距離保定不遠,只有56公里。


劉備是河北涿郡人,正經的保定人。

所以,劉備的老家,離中山靖王的老家很近很近。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才符合邏輯。也許劉備真是中山靖王之後,也許兩人還都喜歡吃驢肉火燒。

第二,劉備的軍隊曾經吃過人。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戲叫做劉安殺妻,說是劉備在小沛被呂布打敗,獨自逃命。逃到劉安家裡。劉安偷偷殺了老婆,給劉備吃。


這一段戲,其實有歷史原型。

《三國志》裴松之註記載,呂布偷襲徐州,劉備走投無路,沒有軍糧,手下人自相才殺,你吃我來我吃你。

英雄記曰:備軍在廣陵,飢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欲還小沛,遂使吏請降布。

多麼殘酷啊。

同時,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強大的劉備突然向呂布求和。

劉備作為徐州主宰,原本與袁術對峙,身邊帶的人馬應該很多,至少有三五萬人。就算是徐州丟了,完全可以帶著人馬打回去。為什麼忽然就認慫了,反過來投靠了呂布。

就是因為沒有軍糧,遭遇了饑荒。人都餓死了,或者自相殘殺被自己人吃掉了!


上將噯福斯


(1)劉禪在位時間非常長。

中國有幾百個皇帝,在位時間超過20年的只有大概60個左右,而劉禪在位時間擠進前十名了。

劉禪在位長達41年,讓人驚奇的是蜀漢沒有皇室內鬥,總體來說政治局勢非常穩定,內部沒有流血權鬥,而且湧現出一大批忠貞之士,這和同時期的江東孫吳政權形成了完全相反的鮮明對比。

(2)曹丕上位之後,沒有對任何一個兄弟開刀。

中國曆朝歷代,皇權爭奪,同室操戈的不在少數,但是曹丕做了皇帝之後,沒有對任何一個兄弟開刀,這是一個非常少見難得的情況。

在這一點上,曹丕做得很不錯。

(3)東吳立國最晚,滅亡最晚,西晉建立了,它還沒滅亡。

三國裡,曹操沒有做過皇帝,曹丕最先稱帝,次年劉備稱帝,而孫權在曹丕稱帝的九年之後才稱帝。

西晉在265年建立,東吳直到280年才滅亡,也就是說,東吳和西晉並存了15年。

(4)三國人物年齡最讓人驚奇。

如果把三國風雲人物也按照世代劃分的話,那麼:

40世代:劉表,賈詡。

50世代:曹操,孫堅,呂布,袁紹

60世代:劉備

70世代:郭嘉,諸葛瑾,魯肅,周瑜,楊修,孫策,馬超,呂蒙,司馬懿,龐統

80世代:漢獻帝,諸葛亮,孫權,陸遜,曹丕

新00世代:曹叡,劉禪

新10世代:司馬昭

原來,呂布不是帥小夥,而是和曹操同一個世代的;

三國風雲人物,明星集中在70世代和80世代;

郭嘉,周瑜,孫策,魯肅,馬超,司馬懿,龐統年齡差不多;

漢獻帝,諸葛亮同年出生;

諸葛亮比孫權只大一歲;

劉備比曹丕大了26歲,但是他倆的兒子,接班人只相差一歲。


師明禮


1,袁術和袁紹並不是堂兄弟關係,其實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所以袁術快嗝屁的時候才要把玉璽送給袁紹,肥水不流外人田。

2,曹丕為什麼不待見曹洪,因為曹丕年輕的時候向曹洪借錢,曹洪竟然沒給借。

3,漢末十常侍實際上是12個人分別是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

4,楊修是太尉楊彪之子,三國演義說楊修裝逼,所以曹操殺了他,其實楊修是袁紹袁術的外甥,所以曹操才要殺他。

5,華佗開創了中國人取洋文名字的先河,華佗其實就是梵文的音譯。

6、華雄,其實叫葉雄。

7、三國全勤獎張合,從黃巾起義一直打到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他才被幹掉。

8、諸葛亮是偉大的預言家,他說:“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司馬炎篡位沒多久,西晉就被劉聰滅掉了,東晉又被劉裕滅掉了,石敬瑭建立的晉朝又被劉知遠取代了。

9、複雜的人物關係:諸葛尚的爺爺是諸葛亮,諸葛亮的姐夫是龐統的堂弟,龐山民。 奶奶是黃月英,奶奶的姨夫是劉表。奶奶的叔叔是蔡瑁。外公是劉禪,那外公的爸爸就是劉備了。外婆是張皇后。外婆的爸爸是張飛外婆的媽媽姓夏侯,可能是夏侯淵之女,夏侯霸之妹。 夏侯淵又是曹操的族弟。姨夫是關統,姨夫的爺爺是關羽。


瓦窯堡的碳


1.在三國時期的中古音中,曹操的操讀四聲cào。

2.曹操是著名的人妻控。 曹操想霸佔張繡叔母差點被砍死之外,還有環夫人,杜夫人,和尹夫人都是結過婚的。其中得提一下杜夫人,是呂布手下秦宜祿的老婆,據傳當年關羽向曹操請求攻破呂布之後以其為妻,結果老曹自己收編。




3.因為曹丕諡號叫魏文帝,所以很多人招蚊子的人家裡會掛曹丕的畫像,因為(喂蚊帝)

4.東漢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雖然被曹操挾持,但是生活條件是相當優越。醫術還非常了得,最後還很長壽,曹丕死了漢獻帝還活著很瀟灑。
5.桃園結義並不是歷史發生的真實事情,正史裡只說他們三個人關係很好。



6.曹丕對靈異事件特別感興趣,親自編寫過一部《列異傳》。



7.《三國演義》裡說袁紹和袁術是堂兄弟,但其實他們兩個人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袁紹是庶子,後來被過繼給了自己的叔叔,所以袁術就一直看不起他,可是最後袁術稱帝被剿滅時卻想把玉璽拿給袁紹,畢竟有血緣關係。


相聲愚公


一:魏國

曹操奪了關羽看上的女人(關羽看上了秦朗的母親),曹操憎惡朱靈,並讓于禁解除了他的兵權。許褚多次保護曹操脫險,連馬超都害怕他;有次回到家中坐立不安,於是回曹操營帳,發現有人想殺曹操;許褚和曹仁關係不好,兒子許儀被鍾會所殺。五子良將中,張郃的食邑最多為4300,其次徐晃為3100,張遼(張遼原本姓聶)為2600,于禁和樂進均為1200(順便一提,臧霸3500)。鄧艾是個結巴,原名也不叫鄧艾。

二:蜀國

鞭打督郵的是劉備,火燒博望坡是劉備的計策,劉備因為私人恩怨而殺降(把神算子張裕殺了)。關羽好色;他的武器應該是類似於長矛的一種武器,而非大刀,他是三國唯一一個做到了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級的人(陣斬顏良),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人不是華佗。趙雲在三國志中的記載特別少,在所有有傳的人物中趙雲的傳的字數排在後面。馬超不仁不義,馬超死的比劉備早。黃忠在劉備伐吳前已經病逝(且無後)。劉備和諸葛亮都是晚來得子。三國時期有兩個人叫馬忠(蜀國的有傳,吳國的沒有,吳國馬忠是潘璋的部下,捕捉到了關羽)。劉備對待糜竺等人都只是以較高的禮儀對待,但是沒有給他們實權。

三:吳國

孫權曾派人去過臺灣。江東名將的子孫後代大多都沒有什麼建樹,要麼犯事,要麼資質一般,還有當降將反過來攻打吳國的,唯獨陸遜的兒子陸抗表現突出,很有軍事才能,陸遜陸抗也是為數不多的入古今64名將的父子兵(僅兩對,另一對是周勃和周亞夫)。諸葛瑾的兒子雖然軍事才能突出,但卻導致了家族滅門(諸葛瑾以前說過諸葛恪可能使家族滅門,諸葛瑾曾經把一個兒子過繼給了諸葛亮,從而使自己的血脈傳了下來)。三國志中周瑜魯肅呂蒙三人是合傳,而陸遜卻是單獨一傳(準確的說是陸遜陸抗父子合傳,陸抗沒有單獨立傳,他的事蹟記錄在陸遜傳的後面)。虞翻特別喜歡嘲諷降將,嘲諷過於禁,糜芳,說話特別難聽,為此,孫權還責備過他。吳國的神算子比較多,有傳的就有三四個。

四:其他

董卓,年輕時熱情好客,喜歡交朋友。具有較強的軍事才能,體恤下屬,有次得了獎賞全分給了下屬。董卓兩次差點被殺,一次差點被孫堅所殺;一次鮑信勸袁紹進攻董卓,袁紹不聽。

呂布曾被李進(我也不知道李進是誰)打敗過。劉備諸葛亮怕張郃,張郃怕張飛,而張飛又敬畏劉備諸葛亮(有沒有石頭剪刀布的感覺,哈哈)。孟獲應該沒有被抓7次,諸葛亮征討孟獲也就四個月的時間。

最後一個,袁術是許多人的爸爸。哈哈哈

歡迎大家補充。


遨遊文史世界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道有趣的題目,問題是:以下四個人中,誰不是三國時代的人?

A曹操 B諸葛亮 C劉備 D孫權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大家都會覺得出題人腦子有病吧。這道題根本選不出正確答案。然而實際情況是,答案選A。因此曹操的魏武帝是追封的,真正的魏蜀吳三國時代是由曹丕、孫權、劉備開創的。曹操應該說是東漢末年的人。

逗了一個小機靈,下面日航君和大家聊一下三國的冷知識。

一、燕人張翼德

我不得不說,燕人張翼德曾經給了幼小的我無數衝擊。

在我小時候,我曾經問過我爸爸,為啥張飛管自己叫“燕人”,難道他是“小燕子,穿花衣,每年春天來這裡?”我實在是想象不出來張飛跟燕子有什麼關係。後來長大一點,我看了《三國演義》,裡面形容張飛的長相是“豹頭環眼”,我思考了一下,可能是因為長相像燕子的,黑黑的,豹頭環眼。後來想通了,張飛是幽州涿郡人,屬於燕趙人氏,也就是戰國七雄時候燕國的地盤,因此張飛自稱“燕人”。這裡的“燕人”跟我們現在說的“山東人”、“河北人”差不多一個意思。

另外,張翼德是錯誤的!在《三國志》中明明白白寫著張飛字益德,益是更加的意思,德是德行的意思,這個字是希望張飛可以做一個品德高昂的人。至於說翼德怎麼來的呢?其實也能推斷一下,畢竟古人的名和字都是有關係的,如趙雲字子龍,取得就是“雲從龍”的意思。張飛字翼德,取得就是“飛”和“翼”的關係。可能是後人望文生義,才有了這樣的誤解吧。

二、曹操應該怎麼讀?

我們讀曹老闆的名字的時候,往往都會讀曹操(cāo)。這個對嗎?

其實我們推斷一下,可能有問題。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古人起名字往往都是名和字是有關係的。曹操字孟德,孟德,自然是和德行有關,那麼操也應該是和德行有關。例如說節操、操守等。而操代表德行之時,往往是發四聲,也就是操(cào)。

什麼時候讀一聲呢?往往是做動詞是用作一聲,如操縱、操辦、操練等。

因此綜上來看,曹操應該讀作曹操(cào)。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三國中有哪些不被大眾所熟知的冷知識?

1、在三國時期的中古音中,曹操這兩個的具體發音應該是(曹操),也就是說名字中的操字應該發cào音。真不知道曹操的父親是怎麼想的,居然會給他起一個發音這麼奇怪的名字。想必長大後的曹操在聽到別人叫他名字的時候,通常臉也都會變紅吧(壞笑)。

2、張飛的真實姓氏其實是不叫張,而姓聶。所以,他應該叫做“聶飛”。之所以會修改姓氏,是因為他殺了人下,所以想要避禍才改的。還有關羽和丈夫其實早就認識了,那時候的關羽也不叫做關羽,“關羽”也只是一個化名。

3.、三國時期的量度和別的時代不同,當時一尺的長度就相當於現在的600px。

4、曹操只喜歡人妻,他是一個人妻控。別人的老婆對他有著異於常人的吸引力。關於這點,其實我們可以從曹操想霸佔張繡的叔母,結果被張繡差點殺了的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還有,曹操人生中的幾大老婆,包括杜夫人,和尹夫人都是結過婚的。

據說當年關於向曹操提出了一個這樣的要求,那就是在打敗呂布以後,希望可以讓他手下其中一位將領的老婆獻給自己,結果曹操卻沒有答應,反而還經過關羽的這麼一提醒,趕緊將這位長相膚白貌美的人妻給納為已有,這位人妻就是後來的杜夫人。

5、曹操的兒子曹丕在自己死後稱帝,自封了一個諡號叫做魏文帝,這個諡號由於其中有“喂文帝”的諧音,所以,之後有非常多的家庭都喜歡將曹丕的畫像給掛著自己的家中,據說這樣可以防止被蚊子騷擾,就好像怕鬼的人喜歡掛鐘馗的畫像一樣。

6、東漢末年,曹操挾持了當時的最後一名皇帝劉協,在記載中,劉協的命運過的很悲慘,貴為一國之主,卻淪落到了一個連自己女人都保護不了的地步。所以,大家一致都以為劉協的命運是很悽慘的。但是,事實上劉協被挾持之後一直受到了曹操的妥善對待,他的生活條件還是非常優越的,由於他自己懂一些醫術,所以最終也活了很久,即便是到後來曹操的兒子曹丕都死了,他還依舊活著,且生活別提是有多瀟灑了。

7、在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裡,張飛一直都是一個膀大腰圓、臉又很黑的屠戶形象。他也始終都是大大咧咧的還缺少文化。但是真正歷史上的張飛原型卻和該書中的丈夫大相徑庭,他不僅面白如玉,整個人還非常的有氣質,屬於一個標準型的美男子。在讀書方面,張飛也一樣很有才華,並不像電視劇裡所演的一樣,只會說一句“俺也一樣。”

8、曹丕的劍道水平在當時已經處於了大將水平,即便是奮威將軍鄧展都遠遠不是曹丕的對手,其中曹丕的文化程度也是非常的高,只不過這些由於他是皇帝,所以沒怎麼展露出來而已。

9、三國時期的兩大噴子諸葛亮和王朗,他們實際上都是山東人,並且還是老鄉。在記載裡,諸葛亮和王朗在交戰之前都很喜歡罵戰,最後王朗的罵戰還敗給了諸葛亮。所以,山東人都不好惹啊。

10、在三國演義當中,有過這麼一個故事。那就是還沒有起來的曹操為了刺殺董卓,於是便假裝要貢獻七星刀,最終操場的計劃失敗,趕快逃回了鄉里。其實真實的案件是,曹操見到了董卓之後,就認為董卓以後必定會失敗,於是便趕緊逃回了自己鄉里,不願意再與董卓為伍,事實上曹操的眼光還是非常正確的,董卓之後便被呂布所殺,很多人也都受到了牽連。

11、桃園三結義這件事是假的,很多人到現在都因為劉、關、張這三人是結拜了的好兄弟。事實上並不是,他們三個的關係好是好,卻並沒有結拜。

12、號稱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蟬,其實根本就不存在,她只不過是被後來的藝術家們所構思出來的一個人物罷了。與之相連的“連環計”自然也是假的,試想,就連貂蟬這個人都沒有,那麼所謂的“連環計”又是從何而來?

13、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其中的主角並不是諸葛亮,而是孫堅

那麼對此,你還知道哪些關於三國時期的冷知識呢?


貓眼觀史


冷知識是不為人所知,也是很好玩的歷史,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年,我們錯過的三國之中不被大眾所熟知的冷知識。

1.首先張飛的字也不是“翼德”,而是“益德”。張飛年輕時在路上,偶遇一個砍柴靚妹。然後就變成了張飛的正妻。其實她是夏侯淵的侄女。這也就是三後後期夏侯霸(夏侯淵的兒子)政治避難到蜀國,一來就被任命為車騎將軍的高職,就也是有仗著張飛正妻是夏侯霸堂妹的這層關係吧。

2.廖化,廖化出場於三國早期,再後來,諸葛亮六次北伐,廖化一向堅持了下來。五丈原諸葛七星燈滅人亡後,姜維上位,廖化此時的位置,僅次於姜維夏侯霸兩人。蜀漢被滅後,託病不出。後在被遷洛陽途中,病逝。廖化,生於濁世黃巾之亂,死於三國之末。可以說是貫穿了三國整個時期。“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可嘆惋惜可悲!


3、我們再說說纂漢。司馬家一臉昂然地、義無反顧地纂了漢朝的政權。但是,劉家的報復才剛剛拉開帷幕。劉聰滅到了西晉末帝后,司馬睿說:你們劉家歷害,我惹不過我躲還行嗎?跑到南邊搞晉朝去了。沒想到又讓劉裕給滅掉了。劉備、諸葛亮假如地下有知,知道歷史會是這個樣子。估量在九泉之下也會安定長眠了。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歷史,你還知道多少呢


靜夜思歸去


說起滿寵,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就是剛正不阿、執法嚴格,有時候甚至連曹操的面子都不給。但其實,曹操和滿寵的關係,就如同劉備和法正的關係,都是一個扮演好人,一個扮演壞人。

換而言之,滿寵實際上是在充當曹操的鷹犬和酷吏,專門提曹操幹那些他不好出面乾的事情。再換而言之,滿寵乾的那些所謂執法嚴格的事情,背後的真正指示者就是曹操。

這裡,為了讓大家對滿寵有一個比較直觀的瞭解,我這裡先說一件事。曹洪的一個愛將犯了事,滿寵就把他抓起來準備殺掉。要知道,曹洪不是普通人,首先曹洪是曹氏家族的核心人物之一;其次,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曹操當年被徐榮打得大敗,曹操的馬都被射死。

在這種背景下,曹洪把自己的馬讓給曹操,總而言之,天下可以沒有曹洪,卻不能沒有曹操。 以曹洪的身份、地位,他的愛將犯了事,誰也得給他留點面子?曹洪一看滿寵要殺自己的愛將,就給滿寵寫信,總而言之,希望你刀下留人。

但滿寵卻沒有搭理曹洪。曹洪一看滿寵這副鳥樣,自然覺得,你滿寵不給我面子,我就找曹老大。 曹操一看曹洪事有求自己,自然不能不給面子。因為,曹洪不是普通人,如果曹操不給曹洪面子,那曹洪一個想不開,在關鍵時候,後果估計會非常嚴重。

關鍵是,曹洪在生死關頭,把生的機會留死曹操,讓自己面對死亡。現在曹洪有事求到曹操頭上,曹操卻跟曹洪公事公辦,這顯然會冷了那些誓死忠於他的小弟。 所以,曹操就派人敢緊通知滿寵,總而言之,刀下留人。



滿寵一聽曹操派使者來見他,那是二話不說,先把曹洪的那個愛將給殺掉,然後才去見曹操派來的使者。這件事發生後,我們可以想象曹洪有多生氣。但是,結果呢?曹洪從來也沒敢找過滿寵的茬;而曹操也沒有怪滿寵,相反滿寵在此事後,在曹氏陣營的地位越來越高。

其實,但憑滿寵的實力,那裡有資格和曹洪叫板呢?但是,因為有曹操在背後坐鎮,所以滿寵自然敢肆無忌憚打擊不聽話的人。而從從滿寵這件事,我們大約可以看出來,傳說中的酷吏是怎樣行事的。換而言之,除了大哥,我誰的面子也不給;再換而言之,我就是大哥養的一條惡狗,我眼裡除了認得大哥,那是誰也不認識。

我們可以想象,滿寵既然敢在那種背景下殺曹洪的親信小弟,還有誰,他不敢動呢?在這件事之後,曹操再讓滿寵負責一件事時,肯定往那一坐,也會讓人覺得不寒而慄。在這種背景下,別人辦起來,可能困難重重的事,滿寵辦起來,就會輕鬆異常。

因為,滿寵一聲令下,有誰敢瞎搗亂呢?既然滿寵能在那種背景殺掉曹洪的親信小弟,那他殺個別人,估計就更像吃盤菜一樣簡單。等到滿寵樹立起了這種形象,以後曹操遇到什麼難辦的事,自然就會讓滿寵負責。因為,滿寵那是什麼硬骨頭也敢啃,關鍵是也能啃掉。



事實上,正是因為曹操有滿寵這種超級鷹犬,所以在官渡之戰時,曹操執訂好的戰略,絕不會有人敢跳出來公然唱反調。因為,曹操早把他們這種囂張氣焰打下去了。但袁紹呢?他手上似乎沒有這樣的鷹犬,所以他制訂好的戰略,沮授、田豐等人才敢跳出來唱反調。

表面上看這是因為沮授、田豐有遠見卓識,但實際上,那就是扯淡。因為,不論怎樣的戰略,也得整個團隊齊心合力去作;大哥向東,幾個骨幹成員煽動大家向西;更公然散佈各種失敗言論;就算制定的戰略再正確,恐怕也無法操作成功。

換句話說,真正優秀的團隊,在制訂戰略時,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但是,等大哥拍板之後,大家就應該求同存異,齊心協力把事辦好事。而不是,你認為向西走正確,就算集團已決定向東走了,你還公然發表各種怪論,散播各種失敗言論,更拒絕合作。

更主要的是,袁紹在沮授、田豐大唱對臺戲的背景下,也是差點把曹操打得翻了船,如果沮授、田豐當時願意求同存異,積極協助袁紹,會是什麼結果呢?從這層意義上,袁紹敗於曹操,未必就是敗於戰略的制訂上,而是敗於戰略的執行上。如果曹操的高級小弟中,也有田豐、沮授這種人,我估計曹操也不行。


我是趙帥鍋


《三國演義》,作為一本揉合了歷史、戲曲和評書情節的小說,是非常成功的,甚至導致了,其中的一些情節被認為是真實的歷史。本文主要從武器角度談一些看法,歡迎指正。

一、馬戰。三國演義中武將交鋒幾乎都是馬戰,雙手揮舞重兵器廝殺,這樣的戰鬥方式是難度極高的,因為那個年代的騎兵,可能還沒裝備馬鐙。關於馬鐙的發明時間是有爭議的,比較靠譜的答案是,三國時期即使有馬鐙,可能也是單側馬鐙,甚至只用來上下馬使用,戰鬥中要用雙腿緊緊夾住馬匹,雙手揮舞重武器的難度非常大。

二、關羽的兵器,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兵器是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這一武器的原型是唐刀,唐宋時期才普遍使用,第一把青龍偃月刀是在宋朝才出現,更不可能重八十二斤,按照漢代的度量衡與現代比較,約為現在的三十六斤。關羽更可能用的是長矛。

三、張飛的丈八蛇矛,是假的,長矛作為騎兵的標配,張飛用長矛是有依據的,但是歷史上根本沒有名字。

四、呂布,呂布的方天畫戟也是虛構的,方天畫戟通常是一種儀設之物,較少用於實戰。呂布可能用的也是普通的長矛。

三國中,武將使用的最真實的武器,是長矛和弓箭,可能還配有用於近戰的短刀。

另外,三國時代,步兵是戰鬥的主力,騎兵因為太過於昂貴,只有武將和少數精銳才可以配置。

三國時四大騎兵隊伍:

幷州鐵騎,呂布無雙。

幽州突騎:白馬義從

西涼鐵騎:威震西陲

魏國虎豹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