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从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月多的时间了。这一个月,我和我的“团队”我的“兵”一起战斗、一起忙碌、一起感动,只想说,有你们真好!

2月7日早晨,我和往常一样,看一眼还在熟睡中的闺女,便匆匆出门。这是女儿上大学后在家呆得时间最长的假期,但我们的交流却是最少的。女儿总是嗔怪地说:“今天天没黑就回来了,真不容易,是不是还得加班写材料?您真把家当旅店了。”从大年初一,全镇的妇女姐妹就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中,也都是5+2,白+黑,作为张山营镇妇联副主席、32个村妇联主席的“班长”,我怎么能当逃兵。今天还是先到各村转转。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崔燕英检查进出人员登记表

上午8:00,我来到韩郝庄村。今天天气格外冷,可能是下过雪的缘故。刚下车,身着“情润海陀” 粉马甲的两名志愿者就走上前。“您不是村里的人吧,找谁,先测体温,再登记一下,车不能开进去。”这两个志愿者看着眼生,可能是因为疫情防控刚刚加入服务队的。我边配合她们的工作,边试探性地问:“现在村里怎么做的防控?你们一天的工作是什么?不让出门大家有意见吗?”“我们只管村口值守,其它的您问我们主任吧。”说着就掏出手机,警惕性地小声打起了电话。不一会儿,村80后妇联主席郑辉就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主任,原来是您呀,路这么滑,您咋又来了呢。放心吧,您交代的事我们可不敢马虎,我们几个姐妹正准备入户排查外来人口、出租房屋,顺便再看看孤寡老人家里缺啥生活用品,一块买了。”大家对“主席”这个称呼还是不习惯,都是一口一个“主任”,时间长了就随她们去了,反正叫啥都是我。“那你们快去吧,我就是看看你们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咋样,基本过关,姐妹们又认真,又有警惕性。不过,你们自己可要做好防护,别扎堆,分头行动。发现好人好事,别忘了做美篇发到各个群里。”“好的主任,知道了,我们得赶紧入户了,村里有两个刚从外省市回来的,我们得赶紧了解情况。”望着她们被风吹乱的发丝和寒冬中渐渐远去的身影,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崔燕英与韩郝庄村妇联主席郑辉了解防疫情况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韩郝庄村妇联主席郑辉为过往行人测体温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韩郝庄村妇联主席郑辉翻看进出人员记录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韩郝庄村妇联主席郑辉入户了解返京人员情况

沿国道慢慢前行,每个村的路口都能看到“粉红色”的身影。有的站立在路口两旁,有的正拦下进村的车辆登记,有的在向路人宣传防疫知识......尽管口罩遮住了她们的脸庞,穿在身上的棉衣、马甲也是那样厚重,但那一抹抹粉,竟是那么美!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9:00,辛家堡村路口,妇联主席郭乐琴和她的同伴正将四碗热气腾腾汤圆送到执勤人员手中,接过碗,他们就像捧着山珍海味一样,大口地吃了起来。我这才意识到,明天就是元宵节了。这时,郭乐琴看到了我,忙过来打招呼:“主任,过节了,村里值守的人太辛苦,天又这么冷,咱们服务队凑钱,给他们过个特殊的元宵节。” “还是你们想得周到,但别忘了村里那几个抗战老兵和一直照顾的孤寡老人,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关怀。” “您放心吧,元宵早就准备好了,一会儿就送去,顺便给老人家里消消毒,再给他们送几个口罩,防护问题您更不用担心了,老人们早都知道了。”听了她们的话,我心里又踏实了一分。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辛家堡村妇联主席郭乐琴与志愿者为村执勤人员送元宵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辛家堡村妇联主席郭乐琴为村民发放防疫物资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辛家堡村妇联主席郭乐琴通过广播宣传防疫知识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辛家堡过乐琴给老党员送汤圆


9:30,刚想回镇里给区妇联报个材料,忽然又想起了上板泉村妇联主席姚淑娟。姚淑娟已经怀孕8个多月了,身体一直不好,每个星期都要去北京检查一次,可疫情发生后谁也劝不住,硬是回到村里。进了村委会,下了车,抬头就发现了二楼一个熟悉的身影。我三步并作两步推开门,一股消毒水的味道冲入鼻腔。“马上就要生了,还逞能,有点闪失可怎么办,再说,这消毒水对孩子也不好呀。”我一边生气地数落她,一边夺过消毒壶,帮她把剩下的活干完。“没事,哪有那么娇气,多活动活动还助产呢。”看她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我是又气又急:“知道你这次怀孕多不容易,要是一个不小心,后果我都不敢想,再不听劝,以后重要工作你就别想了。”“好,好,我听您的,明天就回家休息。不过,元宵我已经买好了,一会儿得和姐妹们给执勤人员和孤寡老人送去。”听了她的话,我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我赶忙扭头,快步回到车里,将一本孕产妇保健知识手册送到她手里,又叮嘱半天,才离开。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崔燕英为姚淑娟送牛奶和芽苗菜套装给孕妇送牛奶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二胎准妈妈、上板泉村妇联主席姚淑娟为公共区域消毒

中午12:30,回到单位食堂吃饭,电话铃又响了起来:“主任,您有时间到我们村来一趟,看看刘大妈的画。” “刘大妈?被称为农民女漫画家的刘春茹吗?她不是眼睛不好,最近很少画了吗?”“是呀,她说了,现在的好日子多亏了共产党,现在国家有难,她也要为党尽一份力。我看画的都是和防疫有关的,我还想印出来发给老人和孩子,您正好帮我出出主意。”“好的,今天有点忙,抽空我一定去。”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崔燕英到西五里村看望农民漫画家刘春茹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农民女画家刘春茹用漫画宣传抗疫知识

下午1:30,我又赶往下营。因为这是全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又与河北接壤,外来人口出入特别频繁,工作难度大,我也最不放心。找到妇联主席姚卫红,她正吃力地往一家门口拉煤气罐,脸上浸满了汗珠。“主任,现在我们村进京的有6个人,都在观察期,这不,日常生活都由咱们妇联完成。”话没说完,她的手机就响了:“您好,我今天上午的体温是36度2。”挂了电话,刚想和我说话,电话又响了:“今儿中午前必须把菜买回来,你们不让我出去,不能让我们断顿吧。”不等姚卫红回话,电话里就传出了嘟嘟的盲音。看着她一脸的无奈,刚要安慰几句,她却笑着说:“没事,主任,要是这点事就把我们打垮了,还是您的兵嘛!”听着她这样调侃,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下营村妇联主席姚卫红为隔离人员送煤气罐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下营村妇联主席姚卫红向村民发放宣传品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下营村妇联主席姚卫红统计上报数据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下营村妇联主席姚卫红为孤寡老人送元宵

下午2:30,我回到了我下乡包的佛峪口村。进入主路,看见一辆电动车走在前面,车走走停停,有时从车里取下蔬菜、食用油、卫生纸等用品摆放在大门口,打个电话;一会又敲开一家的大门,迎接她的看似是怀孕好几个月的年轻女孩,送上的正是区妇联慰问的牛奶和芽苗菜套装,之后,还不忘注意营养、保持好心情之类的唠叨几句。她就是村妇联主席佟金娥。忽然,她发现了我,脸涨红了。因为就在几天前,填错了一张表,我还当着几个人的面训斥了她,这时,更尴尬的是我。知道每天各口收集信息表的时间又到了,我提醒她在做好防疫的同时别耽误了生产,毕竟果品是村响亮的品牌,也是全村妇女姐妹增收致富的渠道。随后,到村委会和书记主任商量近期工作安排。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佛峪口村妇联主席佟金娥为居家隔离人员送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佛峪口村妇联主席佟金娥关爱孕产妇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佛峪口村妇联主席佟金娥路口值守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佛峪口村妇联主席佟金娥与志愿者张贴宣传材料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佛峪口村妇联主席佟金娥给抗战老兵扫雪

晚上10点回到家,回想着白天的种种画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平时对大家要求得太严了,关心得太少了。本想打开手机在群里和大家道个歉,说几句鼓劲的话,可没想到,群里都是姐妹们关心我的话语:“主任辛苦了!”“主任,这么晚了您赶紧休息,可别又写材料到后半夜,身体要紧。”“主任,您说我们是恨铁不成钢,我们知道您是一个要强的人。” “主任,我们都说做您的兵是我们的幸运。”......看着群里这一条条信息,瞬间泪如雨下。这就是我的“团队,”我的“兵”!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怀着激动的心情,美篇《张山营镇里的巾帼赞歌》、《不平凡的“十五”圆如“十六”的情》制作完成,让时间定格在2020年2月7日,我和我的“团队”、我的“兵”共同战斗的一天。


我的“团队”我的“兵” ---张山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崔燕英的一天

疫情尚未结束,而我的“团队”,我的“兵”依然活跃在抗疫第一线,守卫着海陀山下这片净土。这只是冰山一角,巾帼不让须眉的赞歌一直在冬奥小镇传唱。我坚信: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