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疫情,暴露了學生的"學習力":這個影響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

我是李老師,長期關注高考與教育相關內容,不一樣的觀點,源自李老師對高考政策的深刻領會與把握!本文章如有幫助,敬請關注、評論、轉發、收藏,謝謝您的信任和支持!

感謝疫情,暴露了學生的

疫情導致的延遲開學,暴露了學生“學習力”的不足問題

2020年的新年伊始,一個病毒,把我們都封鎖在了家中,由此帶來的工作、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鉅變,註定是要寫入史冊的。有網友調侃,一個病毒,讓每個老師都成了主播,讓每個學生都不得不學會了在線學習。

1. 隨著疫情的發展,考生在家學習時間的不斷推延,孩子的一些自我管理、學習能力都表現出來了。

有的同學,不知道在家如何自學;

有的同學,藉著上網課的理由,玩起了網遊手遊;

有的同學,網課不能集中精力,總是走神,開小差;

有的同學,索性抱怨眼睛疼,逃避網課;

有的同學,複習亂了章法,沒有任何頭緒;

有的同學,學習遇到困難,不知道怎麼解決;

有的同學,在書房裡坐不住,屁股像扎著釘子似的,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吃東西,學習效率非常差;

........

感謝疫情,暴露了學生的

自律性差,是困擾學生家長的主要問題

凡此種種,都讓家長叫苦不迭,長此以往,學生也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2. 這些讓家長頭疼的現象,其實也一直困擾著學生,總的概括起來,就是學習力不高。

以上這些在家學習產生在部分同學身上的現象,其實所佔比例是非常大的,其中不乏有平時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從表面看,是在家學習,缺少老師和班級管理造成的,而實際上,是長期以來,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孩子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造成的。十幾年的中小學學習,都是在被動學習環境中,即便是放寒暑假了,家長沒有時間督促,就把孩子送到一些做作業的"輔導班"裡去,學生一直是在"要我學"的被動學習模式裡學習。這樣就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根據現代教育教學的觀點,是缺乏"學習力"。

學習力,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提出來的概念,國內教育領域最早進行學習力教育系統研究的是著名學習力教育專家餘建祥,他提出了學習力"六要素"的觀點。主要包括學習方法、學習動力、時間管理、學習習慣、學習心智(情商管理)、學習意志六個要素,這六個要素互相關聯又相對獨立,任何一個要素的改善,都會促進學習能力的改善和提升。

感謝疫情,暴露了學生的

學習力六要素說:學習動力、學習意志、學習方法、學習管理、學習習慣、學習心智

上海交通大學熊丙奇等教育學者,提出了學習力"八要素"的觀點,並基於八要素開發了測評軟件,這八個要素包括:記憶學習策略、精加工學習策略、學習內容組織策略、學習堅毅力、成長型學習思維、元認知學習策略、學習求助能力、學習習慣等。

感謝疫情,暴露了學生的

學習力八要素雷達圖,清晰直觀的瞭解學生的學習力表現情況

無論是"六要素",抑或是"八要素",都是相互關聯而又相對獨立的,任何一個要素的改善,都會促進學習能力的改善和提升。

同樣,學生學習力的不足,並非所有要素都不夠好,對於不同的個體,形成學習力低下的原因,是不盡相同的。只要找到影響學生學習力低下的關鍵因素,並加以改善,一定能提高學習成績。

3. 學習力不高,不是疫情推遲開學造成的,而是一直存在的,只不過疫情的原因,暴露在了家長的眼皮子底下。

家長抱怨,"都是疫情鬧得",疫情,給我們國家乃至全世界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嚴重干擾了我們的工作、生活與學習,但學習力的不足,卻不是疫情造成的,相反,我們倒要感謝疫情,讓"學習力"這個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無所遁形。

在我們提出"學習力"之前,我們更多的是從自律和學習的主動性上去理解問題,的確,學習力的諸因素中,自律和自主,是學習力的主要因素,但是僅僅從自律和自主,還是非常蒼白的。

我們常常要求孩子,要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加強自律,如何去增強主動性?面對學習困難,僅僅吆喝一句"加強自律,主動學習",是沒有用的!

關於"學習力"的八個要素,限於篇幅,今天李老師不做詳解,請關注李老師隨後的文章。

結論:要改變這些習慣性的東西,不是一日之功,但也不能任其不管。讓考生本人認識到這些問題,要從主觀上有改變的決心和信心。只要改變,就會有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