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使用不當!又一男童死亡

前段時間,貴州一個7歲男孩小楊陽(化名)因為受涼感冒流鼻涕,家長剛開始也沒有太在意,覺得這點小病在家裡吃點藥就好了。

於是,父母給小楊陽吃了消炎藥和抗病毒藥物。

一連3天過去,小楊陽的病情還是沒見好轉,家長有些不放心,就帶著他去醫院。

可是看到醫院人山人海的掛號隊伍,孩子爸媽商量說孩子就是著涼了,又不是很嚴重的病,還是回去繼續吃藥算了。

一週之後,小楊陽的病情不但沒有絲毫好轉,反而更加嚴重,持續高燒不退,還感染上肺炎。

送到醫院時已經晚了,連最好的醫生都束手無策,消炎藥、輸液等治療手段通通不管用,最後孩子因器官衰竭而死。

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醫務科主任竇翠萍醫生說,孩子雖然因病毒性感冒而死,但根本原因還是抗生素濫用,導致醫院沒有辦法救治。

抗生素濫用致死,不是個例!

每年我國90%以上的家庭都會常備抗生素,當孩子出現發燒等疾病時,據不完全統計,80%以上的家長在沒有任何化驗和醫生的指導下會自行給孩子選擇抗生素。

中國平均每年已經有8萬人死於抗生素濫用!(數據來源: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主任雷鳴)

而抗生素是用來治療感染的藥物,它們的“作戰對象”是細菌,而不是病毒。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醫生們需要確定它是治療孩子感染的正確選擇。而錯誤地使用抗生素,不僅不能起到治療的作用,甚至會對孩子造成危害。

這些抗生素搭配,能致命!

阿奇黴素是基層常用的抗生素,是在紅黴素結構上修飾後得到的一種廣譜抗生素,同羅紅黴素一樣,屬大環內酯類第二代抗生素。

然而臨床上在應用阿奇黴素時,有很多危險的應用禁忌,不規範的用藥可能引發嚴重的後果,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

案例介紹

患者,男,75歲,患慢性心力衰竭,長期服用地高辛(0.125mg/日)和辛伐他汀(40mg/日)。因出現發熱、咳嗽、咽喉腫痛,前去醫院就診,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

醫生開具:阿奇黴素片,每次0.5g,每日一次;複方甘草片,每次4片,每日三次。出乎意料的是,患者用藥3天后死亡。

是什麼藥物因素導致了患者死亡?

在用藥的時候,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症用藥,還需要注意藥物之間的搭配禁忌。使用阿奇黴素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阿奇黴素和複方甘草片二者合用,易引起心律失常

所有大環內酯類藥物,均有QT間期延長心室顫動、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等嚴重不良反應。

當患者處於促心律失常狀態,例如未糾正的低鉀血癥、低鎂血癥患者不能使用。

複方甘草片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在體內水解成甘草次酸,具有鹽皮質激素樣作用。作用於腎遠曲小管引起鉀的流失,臨床中可以見到引發低血鉀的病例。

提醒:當阿奇黴素與複方甘草片合用時應注意觀察心電圖QT間期的變化,適當補充鉀劑,防止出現不良反應。

2、阿奇黴素和辛伐他汀二者合用,易引起肝壞死

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由肝藥酶CYP3A4代謝,是CYP3A4酶底物,而阿奇黴素等大環內酯類為CYP3A4抑制劑,兩者合用發生相互作用,使他汀類藥物血漿濃度上升,可引起急性肝壞死。

提醒:當阿奇黴素與辛伐他汀合用時,必須控制辛伐他汀的日劑量在20mg以內。

3、阿奇黴素可能引起重症肌無力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阿奇黴素、克拉黴素),與氨基糖苷類和喹諾酮類抗生素一樣,可以導致肌無力症狀的加劇,以至誘發危象的發生。故這些藥物在重症肌無力患者的治療中被視為慎用或者禁忌。

案例介紹

患者,女,68歲,既往患重症肌無力兩年。因咳嗽、咳痰給予阿奇黴素0.5g靜滴。當藥物靜點後約2小時,患者於活動中出現四肢無力加重,胸悶,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無力,吞嚥困難。重症肌無力患者,立即給予吸氧及新斯的明1mg肌注後約20分鐘,呼吸困難、胸悶及咳嗽無力症狀緩解,恢復如前。

第二日常規再次給予阿奇黴素0.5g靜點後,患者於靜點中再次出現同樣症狀,肌注新斯的明後緩解。

第三日停用阿黴素後,一直無呼吸困難及咳嗽無力等症狀發生。

提醒:阿奇黴素可加重重症肌無力患者病情或誘發新的症狀,重症肌無力患者慎用阿奇黴素!

阿奇黴素的不良反應

用藥建議

1. 臨床上醫師、護士在應用藥物時,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掌握用法、用量、注意事項、配伍禁忌等;

2. 加強輸液中的觀察和巡視,對於特殊用藥、新藥更要觀察仔細,防止意外發生;

3. 輸液過程中,發現藥物有變色、渾濁、沉澱等現象,應立即停止輸液,更換輸液器和液體,根據病情選擇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鈉注射液在兩種可疑藥物之間間隔,最好不將有配伍禁忌的藥物聯合使用。

4. 尤其兒科臨床中,做好解釋工作,用藥慎之又慎,減少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