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入清华北大是不是就飞黄腾达了?有没有沦为社会底层的?

高校专业那些事


清华北大作为国内最顶级的大学,考上清华北大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光宗耀祖、飞黄腾达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是北京某211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我身边就有很多清华北大的同学,我下面分享一下他们最真实最客观的处境。




同学一: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硕士小A

小A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通过自己的努力保研到了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硕士阶段也很努力成绩属于中上,并且发表了好几篇顶级论文,在找工作的时候比较积极,先后被国内排名前几的车企录用,年薪26万,但是最终选择了北京中科院某子单位,工作内容是科研为主,做实验发论文来拿绩效,基本上年收入在20左右,解决北京户口,未来发展就是科研人员。



同学二:本科哈工大,硕士清华机械学院小B

小B和我是初中同学,当年中考班里他第一我第二,后来高考他哈工大被录取,而我却上了个双非,硕士他清华我211,后来听说他硕士毕业到了江苏做了选调生,月薪5000左右,但是他很开心,很喜欢那个工作,也算是功德圆满。


同学三: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小C

小C严格意义上不是我的同学,而是我朋友的同学,他很有想法,高中就在保证全校第一的同时开始了创业,后来考上了北大,毕业后没有进入体制内,也没有去互联网拿高工资,而是和朋友在一起创业,搞的是智能化线上教育,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有关系,听说现在已经拿到了天使轮投资,身价早已过千万。



总结

不管是清华还是北大,或者是普通院校研究生毕业,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学校的名气固然重要,但是只是敲门砖,还有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再加上机遇,才能在人才济济的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北漂硕士小王


失业上了名牌大学是不是一定飞黄腾达,成为社会精英?记得我上大学那时候,村里人都说,考上清华北大,毕业能安排个省部级干部干干,重点大学毕业就是副处级,可见村里人对读书人的期望很高。

等上了重点大学后,才发现不论什么大学毕业基本都是社会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可能赶毕业敲门砖还有点用,如果不继续奋斗,就可能沦为社会底层,不少清华北大毕业生,因为性格原因,最终沦为社会底层,当然这里不包括北大屠夫,那人已经身价几十亿了。

北大硕士沦为油漆工

苏黎杰,女,高中毕业于著名的南阳一中,2002年7月,考入河南省第二牛的高校-河南大学,专业是历史,显然这个专业不好找工作,所以她经过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专业是环境,这本科是冷门硕士也是冷门啊,2005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普通话甲级、英语六级、法语初级,目前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33岁女子苏黎杰,居然在家乡当起了油漆工,自称日子很踏实,精神很放松。

“这期间,除了在大学教书的两年外,我没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生活也不稳定。”2009年底,苏黎杰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仍未成功,就结束了在外地的漂泊,返回老家南阳。

三十多岁还在“啃老”,这让家庭条件一般的苏黎杰很不安。2月28日,她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免费培训油漆工的消息后,就报了名。“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来学油漆工,最后成为一名油漆工。

北京大学硕士,成为油漆工,不禁令人唏嘘感叹。

北大博士沦为你啃老族

这个学生姓张,是一名湖北常德人,考入了北京大学,在1992年的时候,又上了北大的研究生,随后又读了博士,在读博士最后一年的时候,他因为身体有病,所以没有毕业就跑回家中休养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从2001年开始,就辞职回家,不再工作了。

从2001年到现在整整17年,在家待业啃老,由姐姐接济着过活。由于没有经济来源,不得已申请了五保户,全家家当不过一间小屋、一张木板床、一张桌子、一台电风扇,一直等着别人请他去大学教授,这一定就是20年,一个92年的博士生沦为低保户,令人感叹

清华保安

名校中名气最大的是清北保安-张晓勇,张晓勇是绝对的的正牌清华大学毕业生,清华大学本科毕业,以538的总分成为当时的长沙县县状元,考入了清华大学生物科学技术专业。

毕业后张晓勇去宝洁工作,因为专业不行,只能负责客服部后来因为病重的父亲,让他决定回长沙,“父母在,不远游”。

回家乡后,生物专业无用武之地(本来这个垃圾专业基本都失业),在家乡就成为了一名保安,从县状元到清华大学,再到一名普通保安,实在反差太大了。不过张晓勇一直在奋斗,还是令人尊敬的。

清华毕业生论文无业游民

不过同样是清华校友的戚柯,同样是湖南老乡,最后成了无业游民。

戚柯,1994年在当年湖南省的第60名636的高分,考上了清华的工程物理专业,上大学后成绩却一落千丈,全班总共29名同学,他的成绩排到了倒数第二,5年的本科学习时间结束之后,却又因学分未修满而推迟一年毕业

毕业后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也算专业对口,但是很快他就被辞退了,后来又在深圳游戏公司工作了半年,2002年至2004年期间,戚柯一直在湖南湘潭、深圳、北京等地晃荡。

直到2005年,4月,他在北京招工中介所花了600元钱,找了一份搬运工的工作,没干多久又在一家小工厂里当了一名包装工,干了49天之后回到家中。后来,他还替商场发过传单,但每份工作干的时间都不是很长,现在他已经没有任何消息了。

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最后沦落到搬运工,发传单,包装工,我觉得和性格关系很大。

北大陆步轩中文系毕业沦为卖猪肉的,但是现在身价上亿,抖音每年都赚几十万。

就是北大范跑跑,在学校混个老师,也日子过得逍遥自在,虽然成名了,名声不好,那也是靠手艺吃饭。

老铁们,你们那里清华北大毕业,都成为社会精英了么?


高校专业那些事


考上清华北大并不意味着飞黄腾达,也有很多泯然众人:

一位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因工作不顺,生活不如意,回到农村老家生活17年,落魄成为政府救济的低保户,在今年高考期间,又被媒体翻出来,被贴上“在家啃老17年”的标签。

其实每个学校都有优秀的学生,每个学校也有平凡的学生,只不过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我们国家众多大学当中属于龙头一般的存在,所以我们就习惯性的认为只要考上了这两所大学必然能够有所成就。

但是我们忽略了人的一生有很长的时间,每个人在大学毕业之后的人生方向可能会有很多种选择。

在这多种选择当中,可能有一些人会误入歧途,即使他有很高的学历,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但是因为方向性错误可能越努力就是越错误的,这样的例子也是存在的。

中国薪酬网最近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

根据榜单,排在第一位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平均薪酬达到9065元,雄踞榜首。

北京大学位居第2位,平均薪酬达到9042元。

由此可见:清华北大仍然最赚钱的大学。


宇宙最好老师


考入北大清华以后,如果不好好珍惜,不好好努力,不好好学习,说不定连大学都读不完,就可能被学校清退,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很多。

即使将来步入社会以后,如果不能紧抓机遇,不能踏实奋进,也未必会有一个好的未来和结局。

你可以去上网查一下,北大清华清退的大学生研究生有多少,你也可以去查一下北大清华毕业的高材生,沦落为社会底层的人有多少。

高考取得优秀优秀的成绩,能够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只是证明了你暂时在高中阶段所取得的成绩。但是题主说到的飞黄腾达,这么个说法,是自己在人生的成就和职业的发展上最终的结果。与大学阶段的学习还处于两个层面上的问题。

一是高考取得优质成绩,能够考入清华北大,意味着自己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能够学习到更多优秀的知识。和更多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平常的大学生活中能够结交到更多的人脉资源,而这些人脉上会更加的珍贵,和提供更多的发展途径。

但是我们不能说,学习好的人,将来毕业后就一定飞黄腾达。因为走向社会后,能不能成就一番伟业,除了知识、技能以外,情商逆商,甚至运气都占了重要的成分。

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任何能力都是相通的。如果你在学习这个方面已经通的话,那么在其他学习方面,也会很容易的通透,这就是我们说的任何能力是互通的。所以那些学习好的人,在学习其他技能的时候,也能很快的登堂入室成为专业人士。

考上清华只是一个通往成功大门的敲门砖,只能说是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就像高楼大厦一样,站得高就看得远。清华就相当于是高楼大厦最高的楼顶,只有考到清华,才能站到最高的楼顶上。

中国人民大学伍继红以695分高分从江西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是学霸级人物,但专业是档案学。这个专业,是大冷门专业,主要出路就是考公务员。后来公务员也没考上。

后来辗转多地,三次婚姻,生了五个孩子,沦为赤贫户。

专业冷门,性格问题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学一个好专业比选一个好的学校更加重要。从小还要培养孩子适应生存的性格和能力。

考入清北意味着这些学生要么在学习方面拥有着超凡的能力,要么内心拥有着超凡的毅力,或许有个别的人拥有超凡的运气,也不排除个别人拥有超凡的资源。这些人中,哪个类型可以被轻视?

考入清北意味着获得了最丰富的教育资源,意味着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意味着能时刻体会到来自竞跑着的压力,意味未来拥有高质的人脉资源,意味着更好的就业机会。如果自己不作死,人生会差到哪里去?

拥有了好的学历,如果不努力也是不行的。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向理想迈进。人的成功是需要多个条件的,不但要有高的学历,还要有很高的情商。情商就是我们生活的能力和意志力。


第一美女


考入北大清华只是一个起点,离飞黄腾达还差得远呢!

考入北大清华的人,最后沦为社会底层的情况是非常多的。

几乎在所有人的意识里,都认为只要考入北大清华,基本上就算是一步登天了,将来肯定有好的前程,有好的发展,有好的未来。

其实,这也未必。

考入北大清华以后,如果不好好珍惜,不好好努力,不好好学习,说不定连大学都读不完,就可能被学校清退,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很多。

即使将来步入社会以后,如果不能紧抓机遇,不能踏实奋进,也未必会有一个好的未来和结局。

你可以去上网查一下,北大清华清退的大学生研究生有多少,你也可以去查一下北大清华毕业的高材生,沦落为社会底层的人有多少。

其实,真的是非常非常多的,在这里根本没有必要把这些人搬在这里一一赘述。

我回答这个问题,只想讲明一个观点。

不管你考进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还是牛津、剑桥、哈佛那样的世界级名校,不管你的起点有多高,如果你站在这个起点之上,不好好努力,不好好珍惜,不好好用功,不好好发展,你一样会沦落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常人,甚至比平常人还要跌的更重。

所以说,起点固然很重要,但后天的努力更重要。

如果起点很高,加上后天的努力,那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未来。

如果起点很高,后天却堕落荒废,那沦落为社会底层的人也不足为奇。


教育探微


名校沦为社会底层的也大有人在:选择和努力才能创造出彩人生

清华大学毕业生张晓勇,绝地的正牌清华大学毕业生,当年成绩优秀,以538的总分成不过专业不太好,大学毕业后去宝洁工作,只能负责客服部,梦想的破灭和家乡病重的父亲让他决定回长沙,后来在家乡就成为了一保安。

中国人民大学伍继红以695分高分从江西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是学霸级人物,但专业是档案学。这个专业,是大冷门专业,主要出路就是考公务员。后来公务员也没考上。

后来辗转多地,三次婚姻,生了五个孩子,沦为赤贫户。

专业冷门,性格问题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学一个好专业比选一个好的学校更加重要。从小还要培养孩子适应生存的性格和能力。

上名牌大学只是人生的开始,能不能修成正果,还有十万八千里云和月呢,总之,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要努力,选择也很重要。


向阳花木66


变化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真相。

考入清华北大是不是就飞黄腾达了?不一定。

1.人生有很多个战场,并不是一战定输赢。

只能说,考入清华北大这样的顶尖高校,只是获得了一个阶段性的胜利。

在学校这个竞技场上获胜,能积累一些经验、获得一些自信,但并不等于一定能在社会这个竞技场上笑到最后。

反之,考不上清华北大,也并不一定就是失败者。

校园之外,还有职场、社会的多个竞技场。成败,还不一定是定数。

2.名校不是保险箱。

考进名校,并不意味着进了保险箱。

大学,其实是从学校到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这期间,其实有很多新的东西需要去发现、去适应、去学习。

但是,再好的学校也有差学生,再差的学校也有好学生。总会有一些学生,由于个性、思想等种种原因,考进大学就几乎不再学习,也不接触、思考校园之外的世界,这样的学生,虽然是名校毕业,但可以凭借的恐怕只有一张名校毕业的文凭。

把名校当成保险箱,没有终身学习、自我挑战的意识,结局当然是要被淘汰。

3.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的变化,需要真正的学习力。

从学校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很多,只有适应了诸多变化,才可能在职场上走得更远。

进入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力,比起学校更为复杂。

校园的环境更单纯,学生如果有不错的智商,加上努力、专注、勤奋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学校和老师的着力培养,就有一定概率成为优秀学生考上名校,占据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但进入社会后的环境更为复杂,很多方面都需要重新换一种思维方式去认识和学习。

社会的竞技场比学校更残酷,非个人所能主宰的影响因素会更多。

不断学习,适应变化,才能走得更远。

名校毕业生沦为底层的是个案;大多数名校毕业生职业发展不错。

北大清华的学生也有毕不了业的,也有毕业后混得很惨的,但应该都是极少数。

绝大多数清华北大出来的,一般来说,在社会上的发展应该很不错。

1.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是货真价实的。

实力就是实力,名校的教育资源、专业研究上的高起点、视野等,比起一般的高校,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2.高素质人才的影响带动。

人是要受环境影响的。能考进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自身素质应该是很不错的,再加上名校高素质人才扎堆,身边有这么多的榜样,无形之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中国,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人情社会,校友、同学,是非常好的隐形资源,会对名校毕业生的职场发展带来帮助。

3.社会对名校的崇拜和重视。

当前社会,对学历、对名校,还存在着崇拜,名校毕业生成为很多城市争抢的高层次人才落户对象;很多单位在招聘中就会对名校毕业生高看一眼,在工作中也会着力培养,提供机遇,给予重用。这样,名校毕业生的起点就会比别人高一些。

从这几方面来看,名校毕业生在职场上应该是占尽优势的,大多数人会混得不错。

总之,要充分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思考、学习,适应变化,是应对变化的王道。


戚老师说


能够考入清华北大的智商,我们不能保证他飞黄腾达。但是沦落为社会底层的可能性几乎为0。

首先一个人在社会中的成就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学习能力是人生存的能力之一,对于清华北大我们中国人来讲,这是顶尖学习能力的存在这样的人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即使不做一些高收入行业,偶尔做一些看似平凡的职业思维方式解决问题,都是与众不同,他们所能做到的肯定是在底层之上。

其次,中国是讲究一个社交文化圈的国度,对于清华北大的同学们来讲他们有自己的圈子,前段时间我们曾经看见过这样的一个信息,一对同学夫妻他们是出自清华大学他们在一个山区里面自由自在的生活着,没成效,但其实生活得非常好,贫穷,而他的那些同班同学们偶尔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并且他们的孩子即使在山区成长后期的一些社会资源也比那些普普通通在山区成长的人要多的很。

最后我们必须承认现实,在我们所有的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现实就是智商高一级,差10倍,几乎就是碾压的一个过程,有的人可能会用社会财富来代替,个人成就其实社会财富某些时候是反映了一个个人成就,个人能力,但实际上这种比较方式如果从总体上来看才是科学的,用个人对个人的方式非常不恰当。

承认现实,承认自己非常困难,说服自己有时候真的很简单,但是说服自己认输恐怕不容易。


义诚老师


其实我想说的,考上大学,哪怕你清华北大毕业了,也仅仅是人生的第1站。只不过表示你这一站,乘的是比较高档的人生列车。真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要知道社会大学,比任何一所大学更能锻炼人,更能看到人的发展方向。我们拿例子说话。



一,咱们从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女士的例子得到启发。一个清华大学智能博士,在格力工作,后来又到科龙,又到志高空调,结果怎么样呢?

董明珠女士为国家的核心科技,鞠躬尽瘁。一切以消费者的愿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国这样以民为本的,最有良心的企业家还没有人能和董明珠相比,他们只能望其项背。

她就举了一个例子,当时全国只有两个清华大学的智能专家,博士,进到格力之后,格力颇以为荣。因为全国50%科技智能专家来到了格力,将带领格力走向更加的辉煌。可是事与愿违。没有多长时间,不得不把这个顶级专家开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董明珠给他单独一个办公室,给他很大的权力。给人才一个非常大的平台,让他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是没有想到,他一个人在屋子里选择供货商,他认为谁好就用谁。完全不按规定办。

因为成本控制的不好,让他接受一个研究任务。他带领团队研究的结果就是,不断坑害消费者的利益。结果被约谈,但是他竟然这样说:我是为企业大大的节约成本了呀,你管消费者怎么样?言为心声,这说明,德不配位。越有知识,越智能,就越是远离最根本的核心利益: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为消费者服务。

经过几次谈话,他还是死不悔改,不得不把他开除啦。后来他又到科隆,科隆做不下去了,后来又到了志高,现在没有听到志高空调啦。他一路下坡,就是德不配位。



二,无独有偶。再来看看华为董事长,任老先生。当年也遇到了一位北大清华的高智能人才。

这位仁兄,一到华为就指出来华为很多管理方面制度方面的缺陷,并且大力批驳。而且提出了自己的整改方案,并且说,自己想见任老,华为要是照着自己的方法干,华为将成为世界上呼风唤雨的顶尖公司。

任老就没有给他见面的机会。任老说,两个选择,第1个从最低层干起。第2个,请另找出路。这位仁兄一上来就想当高管,而且认为比任老的眼光还高瞻远瞩,还能驾驭世界风云。好家伙,难道真的是生下来就当皇帝的命?一句话叫做,欲叫他灭亡,先叫他张狂。这位仁兄被开了。



三,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呢?从这个问题中体现了我们大众对名牌大学的崇拜,宠爱,宠幸。

这是我们对名牌大学生没有正确看待的畸形心态在作怪。他也和我们是同样的人,只不过有专业技能,但是如果不奋进,真的还不可能有我们能干的好。因为我们没有那种关怀,我们没有那种压力,没有人们对他们的过好期盼。

考上名牌大学,可以证明他们的学习力,自律能力和专研精神,但是那只是过去,未来呢?对于社会大学的适应能力呢?对于各种人际关系怎么破除呢?他有这种情商吗?特别是经济大潮中瞬息万变,他能把握住吗?他能坚守自己的原则本分吗?

所谓一念之差,谬以千里,所谓好汉不提当年勇,所谓是驴是马,拉出来遛遛。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完全,在任何人面前都是统一标准的。



当然,这只是清华北大博士生出现的一些个例,但这足以说明,即使我们没有上名牌大学,甚至没有上大学,我们照样能闯出一番事业来。


教育处处春


考入清华北大是飞黄腾达,而是沦为社会底层,我们从就业率和薪资等维度看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1.清华、北大毕业生就业率如何?

表1是清华大学2019届毕业生去向分布情况:本科毕业选择继续深造的占比80.5%,硕士生毕业选择继续深造9.3%,博士生毕业选择继续深造的占比33.6%,平均占比44.2%。

选择就业的,本科生占比:17.3%,硕士生占比89.2%,博士生选择就业占比64.8%;毕业之后选择就业的平均占比53.9%。

未就业的本科生占比:2.3%,硕士生:1.6%,博士生:1.6%,平均1.9%。

从上表中我们得出结论,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非常高的,达到98.1%,应当是傲视其他几乎所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

2.清华北大毕业生毕业之后薪酬待遇如何呢?

这是清华大学毕业生变业平均工资排名前8位的专业。

我们发现,建筑学毕业的学生五年平均工资高达22341元;排在第八位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工资15575元,这样的工资高出全国平均资5600元将近3倍,因此说,能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些学生能过上中上等生活是普遍的,也可以说飞黄腾达的。

3.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业的学生比其他院校毕业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吗?

飞黄腾达意味着幸福感强,那么这些天之骄子毕业之后,无论是就业,而是创业,亦或继续深造,那么他们的幸福感是否就比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强呢?

欢迎大家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