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林浦村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北临闽江,南靠九曲山,隔江与鼓山相望。

林浦缘于村民姓氏,自五代开始,林姓聚族而居,日趋兴盛,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据《榕城考古略》中记载,林浦村是“明尚书林瀚所居,三世五卿,为闽中望族”。宋明两朝,林浦文风昌盛。明朝时,乡里林氏家族连续数代进士,并位居尚书。

“三代五尚书”,全国独一无二,并得谥文,说的是林瀚任吏部和兵部尚书,林庭木昂任工部尚书,林庭机任礼部尚书,林燫任礼部尚书,林烃任工部尚书。“七科八进士”,指从明代林镠开始,子林瀚,孙林庭木昂、林庭机和一个同族兄弟、曾孙林炫、林燫、林烃,四代八人蝉联科第。

林浦村及周边,保留着唐宋以来大量的文物,包括唐代的瑞迹寺、甘泉寺;宋代的林桥、断桥、书院、古井、石塔、练兵台、摩崖石刻;明代的尚书里牌坊、尚书家庙、尚书墓;清代的进士第、林寿熙故居、绍岐炮台等古建筑。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尚书里石牌坊屹立在村入口处,原建于明朝,为皇帝赐建,今重建。这个显赫依旧的石牌坊记载了明朝林元美及其子孙“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的荣耀。“尚书里”三个金字高刻在石牌坊的正上方,下雕五位尚书的姓名及其官职。其背面刻有“科第联芳”四个金字,下刻着进士、举人等概况。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林桥建于宋代,桥两旁两株古红榕树,绿荫翳地,茂叶相接,枝荫全桥。桥上的石雕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至今还保存完好。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林尚书家庙又称宫保祠,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940年重修,1987年再修。由门楼、戏台、回廊、大厅和天井组成。门楼为牌楼式。额匾书 : 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林浦木牌坊始建于明正德元年,明清多次重修,1985年再次修缮上漆。檐下高悬“进士”木匾,坊额书写林瀚家族三代五尚书诰封, “七科八进士”的金榜及第之姓名及科别,是福州地区难得一见的木牌坊。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宋丞相祠又名太师府、社庙,始建于明代,清代曾重修。祠内右殿祀南宋丞相陈宜中(陈太尉),陈宜中塑像红脸黑须,一身正气形象;左殿祀齐天大圣和临水陈太后。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林斯琛故居(即林瀚故居),林斯琛(1434——1535)明代尚书;林瀚(1870——1924)近代民主革命家。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图:林浦井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林寿熙宅中西合璧,建于清末民国初,又被当地人称为”林浦炽”。林寿熙曾参与颐和园修建工程,捐资修建北京朝阳门,是清末名扬八闽的巨商。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图:林见泉公家庙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图:东西辕门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平山阁(也叫平山堂)是宋代最后皇帝兵败山倒时的最后行宫。据《宋史》记载:宋德祐元年,元军顺长江而下,占领南京。翌年,元军伯颜率兵攻陷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太后及恭帝被掳。德祐二年闰三月,张世杰、陆秀夫带着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到温州江心寺召见陈宜中。之后,命秀王赵与檡先往闽中,浮海南下,遂达福州,从林浦绍岐码头登陆,驻跸于林浦。当时,随同前来的军士有十数万,民二十余万,淮兵万余。于是削平林浦山峰驻扎,此山又得名平山,史有“平山点兵”之说。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元朝时平山阁被改造成泰山宫。宫里所祀的神像均影射宋代君臣,如康王影射宋高宗赵构。宫内正殿塑像康王居中,旁列帝昰、帝昺童子神像。东西两厅并列,一个厅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另外一个厅祀杨太妃等。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林浦林姓人家,历来注重教育,濂江书院是福州唯一保存下来的朱熹讲学的古书院。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更楼是古代打更人的住宿。始建于南宋末年的

林浦更楼,则是宋行宫戍卒夜巡时休息的地方。如今的更楼为清代重建。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传说状元船为绍岐村文状元黄助和武状元黄通,在沉船一千多年后驾舟回家乡。光绪十三年正月初八日清晨,一乡民发现绍岐磹边三江汇聚处有一艘小官船,无抛锚、插竹蒿,亦无人掌舵,稳稳的停留在江面上。乡民觉得奇异,迅速报告族长。族长闻报马上召集乡民驾船向小官船靠拢,原来是状元爷返乡,赶紧互送状元船靠岸,合力将状元神船抬到状元宫。乡民如获至宝,倍加珍惜。

福州林浦村人才辈出,曾经出过“三代五尚书”和“七科八进士”

图:林浦石塔

由于年代的变迁,古老村庄的原貌已经发生了改变,原来的林浦村已经分为濂江、福濂、绍岐和狮山四个行政村。不管怎样变化,历史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始终没改。愿林浦村的古韵古色更加充满魅力,更加吸引游人的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