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和靜、規整與自然”,分析6種樁形特徵,瞭解盆景造型百態

在早前的文章中,筆者曾同盆友們分享過依照走勢對盆樹分門別類的方法技巧,依照盆景樹木主幹走向特徵進行劃分的方式即為走勢,如我們常說的曲幹、臥幹、懸崖、提根等造型,都是依照盆景走勢作為區分。

具體內容可參閱:

為了讓新手盆友對盆景造型有更為全面的瞭解,本期內容,筆者試從樁景的整體形勢特徵上來為大家做一淺析。


為便於新手盆友理解,依照樁景的整體形式特徵,本期內容將從6種不同形式進行淺析,既:規則式、自然式(靜止)、風動式、枯乾式、象形式、怪異式等造型制式。

規則式

規則式盆景造型在傳統盆景造型中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如傳統盆景流派中的“雲片式”、“三臺六拖一頂”、“二彎半”等等。”

“動和靜、規整與自然”,分析6種樁形特徵,瞭解盆景造型百態

一寸三彎的經典楊派盆景

其注重於造型規整,採用相對固定的規則技巧,對盆樹進行造型創作,規則式盆景具有一定的模式化,通常規則式盆景造型中,常將枝片造型規整呈片狀,規則式盆景創作者講究工法技巧精湛,造型嚴謹,此類盆樹造型通常都具有極強的裝飾感。

自然式

盆景造型離不開對自然界中的樹木的臨摹,相對於規則式盆景而言,自然式盆景更注重遵循模擬自然界中靜止的樹木形態

“動和靜、規整與自然”,分析6種樁形特徵,瞭解盆景造型百態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自然式盆景也有一定的造型方法與規律,但創作的模式上更為靈活多變,因樹施藝,各式各樣的樹材通過創作者的藝術加工、提煉之後,將自然界中各式各樣,千姿百態的樹木形態展現於盆缽之上,故而稱之為自然式盆景。

風動式

風動式盆景亦屬於自然式之下,為了讓盆友們更好的瞭解盆景樹形,這裡將其單獨列出做一簡述,風動式盆景造型作為表現自然界樹木,在特定的環境下所展現的風向運動和動態的一種瞬間形態。

“動和靜、規整與自然”,分析6種樁形特徵,瞭解盆景造型百態

黃槿風動式造型

風動式盆景造型創作時,會拋卻常規的對稱式的穩定造型,讓重心有所傾斜,盆樹的造型動感強烈,根據造型表達的樹木不同生長階段的不同形態,其造型佈局也有所變化,如該風動式黃槿盆景的造型在佈局上,主幹呈向左斜行,而樹冠回首,樹枝向右側飛舞,乾枝之間反向延伸,呈抗爭之勢,頗有風雨欲來之勢。

“動和靜、規整與自然”,分析6種樁形特徵,瞭解盆景造型百態

此棵真柏雖然原先飄長延伸甚長,但太過筆直的分幹未能展現出風飄扭轉的大自然現象,於是在改作的過程中,盆友捨棄了分幹下垂枝,另以旁邊側枝來替代分幹主枝。

風動式創作難度要高於常規的自然式盆樹造型,但其展現的張力,與視覺衝擊,更能表達出自然界中的樹木在經歷歲月洗禮下頑強生長抗爭的蓬勃生機。

枯乾式

枯乾式又稱枯峰式、腐乾式、(既日式盆景中的“神枝、舍利幹”),枯乾式是臨摹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的樹木,因長期遭受風雨雷電襲擊,有一些部分自然死亡,枝幹劈斷,樹幹乾枯,樹皮剝落木質部裸露的,從而形成滄桑古雅的特殊視覺效果。

“動和靜、規整與自然”,分析6種樁形特徵,瞭解盆景造型百態

枯乾式盆景樹身斑駁,幹身木質部溝壑縱橫,但樹冠仍然一片青翠蔥榮,枯榮相照的畫面感極具藝術欣賞價值。

“動和靜、規整與自然”,分析6種樁形特徵,瞭解盆景造型百態

枯乾式盆景創作難度較高,創作時需將樹皮剝除,對創作者以及樹木本身而言都是比較嚴峻的挑戰,創作時儘量預先做好構想再下手,避免因一時輕率而造成無法彌補的缺憾。

“動和靜、規整與自然”,分析6種樁形特徵,瞭解盆景造型百態

在造型時建議遵從自然,模仿自然,不刻意而為,應當靈活應用枯乾式的造型做法,常取一些原本就不需要的枝幹部位做造型,枯乾式造型通對於木質部堅硬不易腐化的松柏盆景中非常適用,上面的真柏主幹枝用側枝替代而切除之後,留下的部位,幹身紅格具顯,日後便可製成枯乾。作業時儘量不留人工痕跡,另外,對於一些養護已久的盆樹失枝時,若棄之可惜,也可嘗試應用枯乾式做法,將該枝保留,讓樹相更顯蒼古。

實操案例可參閱:

怪異式

一些樹木在嚴苛的自然環境中,生長出一些違反自然樹木常態及規律從而產生形變,此類樹材歸類與怪異式一列,該類樁材在造型時需要遵循植株的特殊形態因遵循因材施藝,除了基礎的枝法造型技巧以外。

“動和靜、規整與自然”,分析6種樁形特徵,瞭解盆景造型百態

此類樁景在創作時,應儘量將其蒼古的老態,奇異的造型、古趣的韻味予以表達。由於枝葉較少,不可隨意剪除,作業上需要更加小心謹慎,盆景最終的形態,更需要創作者以打破常規的造型思路技巧。

象形式

“象形”可理解為描摹實物的形狀。象形盆景根據樁材形狀,通過修剪蟠扎等技巧,將樁景的主要觀賞部位做的形似飛禽走獸、或人物形態等。

“動和靜、規整與自然”,分析6種樁形特徵,瞭解盆景造型百態

象形盆景的精髓是其所描摹之“象”的把握

許多盆友對象形盆景並不太喜歡。究其緣由,因是見過許多象形盆景,創作的時候為求物形逼真,而失去樹木本身自然意向,因此才有了象形盆景“不入流”的想法。正如國畫大師齊白石的觀點中有“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象形盆景的創作時亦當遵循,既追求樹木的形態,又有描摹之“物”的神韻,讓盆景看在自然與神似之間,更能令人尋味。

在一些園林綠化中,刻意將樹木修剪成為某些文字或動物形態,不應將其歸屬於象形盆景行列。

後記:林林總總的羅列了這麼多樁景的形態。其實不難發現,無論是何種樁景形式,在創作的過程中,無論是多麼天馬行空的盆景作品,都離不開最基礎的創作手法,與造型審美意識,如果在盆景創作中忽視了造型審美的藝術基礎,那今日所談,則無太多參考價值。


“動和靜、規整與自然”,分析6種樁形特徵,瞭解盆景造型百態

文章均在今日頭條首發!歡迎喜歡盆景的盆友們留言關注分享您的經驗和看法, 與您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