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节前,记者回访本报曾经报道并帮助过的两个孩子…… 带着那么多爱,她们长大了

本报记者 周磊 王鸽

不是每个童年都能用无忧无虑形容。

人生总有些歧路,有些孩子在肩膀还稚嫩时,已遇上了命运的考验。也许,他们从出生就听不到清脆的蝉鸣和妈妈轻柔的呼唤;也许,因为贫穷,只有一辆单车陪伴走崎岖遥远的上学路,走寂寞的童年……

然而,总有人愿意守护他们发自心底的快乐,曾经就有这样两个孩子,通过晚报的报道,他们得到了晚报爱心基金和许许多多人的帮助,实现期盼已久的愿望。

几年过去,她们长高了吗?更懂事了吧?这个“六一”,让我们再一次带去问候。

上学的路又远了一些,春荣的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

山里的树密,投下大片阴凉,5月30日下午,身体不舒服、从学校回家休息的李春荣,听着屋外沙沙的叶子响,还是待不住了,走上重重树影的小路,去大姨家串门。

春荣今年在青龙满族自治县大巫岚总校上七年级了,4年前的那次采访,早就忘在了脑后,一提到当时的新年礼物——自行车,小姑娘的记忆“呼啦”一下都回来了,“我想起来啦!小洋车是叔叔阿姨们送来的。”

2014年冬天,春荣小学的老师给晚报打来了电话,说小春荣家距离学校有10多里地,路又远又崎岖,11岁的孩子每天骑一辆“嘎吱嘎吱”响的旧自行车上学,爬坡过岭,还要经过一个大水库,看了让人挺揪心。

记者来到春荣的家里,跟她走了一遍上学路。

早上5点半,暮色刚破,春荣就推着车子出门了,骑过低矮的农房,穿过“张牙舞爪”的树林,每次经过大水库她如临深渊,下坡时浑身冻透,遇到上坡,却又再也蹬不动“吱呀”摇晃的自行车……

眼角有从车上摔下来留的疤,手冻成了紫红色,春荣与单车相伴的11岁,有些艰辛,但小丫头时常露出的笑脸,却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父母50来岁才有了她,虽然家中贫寒,爸爸妈妈给的爱却无处不在——晚上为她添把柴烧热火炕,早上熬好白菜,用香味儿唤她起床……小春荣的11岁是快乐的,她也早早有了对未来的考虑,“我想考上大学,要不不好找工作养家。”

不久,晚报在《11岁的单车》一文中,报道了春荣的事,引起不少市民关注,大家纷纷去看望她,送去学习用品。晚报爱心基金也出资购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作为她的新年礼物。自行车送到面前,车座还没调好,春荣就迫不及待地骑上,围着屋前屋后转了一圈。

“有个阿姨还来给我洗了头发,用手一挠,痒得我笑得停不下来。”15岁的春荣打开了记忆匣子,“唉,就是那个洋车,用了好几年,还是坏了。”

一直在山路上骑行,新自行车磨损得很快。去年,车子彻底没法骑了,春荣也升入初中,要去更远校区上学,爸爸心疼女儿,给她淘弄了一辆二手电动车。

自行车换成电动车一样颠簸,春荣依旧每天5点多出门,晚上六七点,跟着擦黑的天色到家。

初中生春荣,离大学梦更近一些了吗?记者联系了她的班主任杜亚军,“其实我有点儿担心,孩子身体一直不太好,6年级还休学过大半年,这几天有点眩晕,就让她回家休息两天。”

“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年纪大了,也没带她去瞧过医生。不过孩子挺用功,落下的课不少,学得挺吃力,但她使劲追呢。”杜亚军说。

树荫下凉风阵阵,春荣安静坐着,享受着长大前的快乐时光,“不用担心,身体肯定没啥大事。”她告诉记者。

“上不上大学,也要挣钱养家。”小姑娘计划着,曾经得到的帮助她记在心里,“那是个很难忘的寒假,大家对我很好,还有我一个老师,也一直给我交些上学用的钱。”

说起“六一”,春荣哈哈一乐,“我都已经长大啦。”随后又认真地嘱咐记者,“跟大家说一声,放心吧,我啥也不缺。”

张瑶来到有声世界,成了活泼可爱“假小子”

5月30日中午,太阳正毒,从地里栽苗回来的刘月明出了一身汗,“妈妈!”8岁的女儿张瑶从屋里跑出来,亲昵地抱住她的腰,当年襁褓里的小婴儿,现在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1.3米的身高,已经长到她胸口了。

“今天我们班转来个新同学,叫王海(音),”女儿甜甜地笑着,迫不及待地和妈妈分享学校里的事儿。如果不是头上黑色像小纽扣一样的耳蜗线圈,她看起来和其他孩子真没什么差别。

算起来,到今年7月,左耳内植入的人工耳蜗已陪伴张瑶7年,这么个不起眼的小物件让先天性失聪的小姑娘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而隐藏在它背后是大海一样深沉的爱。

“当时真是走投无路了,才求助晚报,要是没有记者的报道,不会有今天的张瑶。”5月30日,刘月明提起当年很动情。2011年,是改变张瑶命运的一年。

2010年,张瑶出生在卢龙县印庄乡杨上沟村,几个月大时,刘月明就发觉女儿不对劲,“睡觉特别沉,很大的响动她都没反映,好像听不到声音。”她和丈夫带孩子去医院,医生说感应神经性耳聋,月明的世界塌了。

后来,打听到人工耳蜗能让孩子听到声音,她又重新燃起希望,可很快又被现实打败,“换耳蜗要20万元左右,我们就靠家里这点地,土里刨食,连零头都拿不出来。”2011年5月,走投无路的月明向晚报新闻热线求助,张瑶的事儿经过晚报报道,引发爱心大潮,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将怜惜和无私的爱给了这个生活在无声世界中的小女孩。

2011年7月,一笔笔爱心款汇聚而来,晚报爱心基金提供了大部分款项,终于凑足了张瑶人工耳蜗的费用。北京一家听力植入公司在费用没到位的情况下为张瑶提供人工耳蜗,市第一医院为其减免部分手术费治疗费。8日,张瑶在市第一医院做手术成功植入耳蜗。小姑娘第一次听到世界的美妙声音,那个夏天留给月明一家深厚的爱和沉甸甸的感动。

成功植入耳蜗后,月明带着张瑶在唐山一家康复机构学习了一年语言发音训练,后来张瑶又在老家上了幼儿园、小学,与同龄孩子的成长轨迹重合,一切都按照月明预期那样平稳而美好的发展着。

如今,8岁的张瑶是印庄乡相公庄小学二年级的一名小学生。女儿入学前,月明是焦虑和担心的,“语言和反应都慢一些,发音吐字也不太清楚,与正常孩子还是有差别。”她担心女儿成绩跟不上同龄小伙伴,怕大家发现她的异样不愿意和她做朋友。

然而,将近2年的校园生活彻底打消了她的疑虑和担忧,张瑶很适应校园生活。她活泼外向,顽皮好动,像“假小子”,和男生玩得开,写完作业最喜欢的事儿是看动画片,喜欢“汪汪队”和“光头强”,学校里发生什么趣事也愿意和妈妈分享,老师和同学都很照顾她,就连月明最担心的成绩也比想象中要好,“上学期期末数学、语文都考了八九十分。”

与同龄女孩一样,张瑶也爱美,喜欢漂亮的衣服和裙子,“有时候给她姐姐买了新衣服没有她的,她也吃醋。”月明也有家长们的“小烦恼”,张瑶迷上了手机里的小游戏。“充完电一会儿就让她玩关机了。”月明说,为防止张瑶玩手机,手机密码她就换了好几次,可“鬼机灵”的女儿总能把密码成功破译了,娘俩没少“斗智斗勇”。

记者和月明聊天时,隔着话筒也听到话筒那头张瑶兴奋的说笑声,“到家就是个小话痨。”月明宠溺地笑了。

“还记得上回来咱家的阿姨不?跟阿姨打个招呼。”月明让张瑶和记者打声招呼,小姑娘大大方方一点也不怯场,虽然发音咬字比正常孩子稍有些差别,但正常沟通完全没问题。

据记者上次见张瑶已经两年多了,上次见面她还是个短发低头啃西瓜的小姑娘,再看看月明新发来的照片,张瑶长大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明媚了。

撂下电话,记者心里很温暖,为这一家人历经磨难后拥有的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为这份幸福背后无数爱心人士付出的那份深沉的爱,2011年夏天,那份感动和怀念留在每个人心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