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活著》:命運多舛孤苦無依,你讀到的是絕望還是希望

翻開書本,辭藻沒有絲毫的華麗。平淡的講述卻猶如針扎一樣,心裡隱隱作痛。主人公富貴的一生,幾句話就可以概括完。


餘華《活著》:命運多舛孤苦無依,你讀到的是絕望還是希望

富貴是地主家的少爺,因賭光了全部家產,父親被氣死。貧困潦倒時,母親生病了,他去求醫,中途卻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又被解放軍俘虜。好不容易回到家,母親卻早已去世。他的妻子家珍,給他生了一兒一女。大女兒鳳霞不幸變成了聾啞人。小兒子有慶機靈活潑善良,卻在五年級的時候獻血,被人抽血抽到死。女兒鳳霞好不容易嫁給了歪頭但人好心善實在的二喜,卻在生下孩子苦根後,大出血死掉。沒過幾個月,老婆家珍也因為軟骨病去世了。在他孫子四歲時,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夾死。孫子苦根七歲,因為發燒生病,太餓吃豆子撐死了。富貴送走了所有的親人,最後只剩下他自己和一頭老牛。

撇開主人公的歷史背景所給予的苦難。“活著”,我們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餘華在整個小說中,逐漸埋藏了富貴身邊鮮活的生命,還讓他的兒子、女兒、女婿都死在了同一個醫院,讓人心痛不已。這不是一本反應當時社會歷史的書,我相信那個年代一定還有很多像富貴一樣的難人或倖存者。作者用一次次的死亡,粉碎富貴希望的同時,

還在告訴我們: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餘華《活著》:命運多舛孤苦無依,你讀到的是絕望還是希望

故事的最後,經歷了無數苦難的富貴說: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性命。像我這樣,說起來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我想富貴一直活著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沒多大出息,而是在面對大不幸的時候,有人像書中的春生,選擇上吊自殺。而富貴卻沒有放棄生命,用坦然的心態,踏實得過好每一天。

餘華《活著》:命運多舛孤苦無依,你讀到的是絕望還是希望

文章結尾前,富貴還對老牛說:今天有慶、二喜耕了一畝田,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田。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辱你,話還得說回來,你年紀大了,能耕這麼些田也是盡心盡力了。”你能想象曾經那個嗜賭成性,整日去青樓的富貴,會有如此柔情的一面嗎?真的只有被命運碾壓過,才會懂時間的慈悲。才知道,活著本身就是希望,一家人在一起就好好珍惜,因為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真的不知道。

富貴的一生,在我們看來是個悲劇,甚至可以說是個笑話。有朋友曾講過一個故事,男人和妻子離婚了,後來好不容易找到真愛,二婚,結果二婚的妻子又因為生病離開。周圍很多人有人哀嘆說他賠了夫人不說還把錢花沒了。有人說命運弄人,這輩子他都很難再起來了。不管是同情還是瞧不起的語言,都讓我和朋友感到氣憤。不管在任何年代,都有很多個“富貴”。但不管生命有多少波瀾,生活都只屬於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人的看法。

如果萬事都一笑而過,還有什麼意思呢?死亡也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時間。

餘華《活著》:命運多舛孤苦無依,你讀到的是絕望還是希望

生活是無情的現實,但生命本身也可以承載千鈞一髮的力量。在富貴孤苦的活著裡,我看到了珍惜,感受到了活著本身就是要扛起命運的無常。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

也許直到我們生老病死,命運的折磨都不會結束。但生命本身就可以承載千鈞一髮的力量。對於生命,我們應該要有自己的態度。別忘記小草也有春天,浮游也有一生。四季更替,因果循環。生活總會不定時的給我們新生的力量。


活著,有離開的回憶和未知的希望。活著,真的挺好。

(注:圖片除圖一,其他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