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不幸?文学的大幸?南宋的动荡时局催生“江湖诗人流派”

前言

南宋在中国封建历史时期的地位自不必提,虽然我们经常说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连祖宗基业都无法保护,可谓软弱、失败。但是我们也要认清当时南宋所面临的实际形势,虽然岳飞、韩世忠等南宋名将积极抗金,并且相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胜利,收复了众多失地,但是依南宋当时的经济、军事实力来说还是很难完全取得对金的胜利。

奸臣当道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更多的原因在于南宋时期的强项不在于军事,它的军队作战力围绕着长江天险还能够实现规模性的胜利,但是一到北方平原地区,面对金的铁骑,估计胜算并不大。战争上的失败、政治上的妥协是南宋的标签,但是我们要看到其优点,那就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完美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南宋文化中比较典型的就是词人不断涌现,其中江湖诗人的出现也是一股清流。

《宋史》载:"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近來南國冢,半是北人墳。異縣誰憐我,同鄉又失君。深居傳雅尚,堅坐挹清芬。日落長安第,三槐拂暮雲。"

文人的不幸?文学的大幸?南宋的动荡时局催生“江湖诗人流派”

岳飞

众所周知,由于南宋所面临的军事形势,南宋词风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战争、收复失地等国家情怀主体来进行创作的。而江湖诗人在一定程度上给这种严肃、拘谨的词风增添了一丝活力,可以说其词风活跃、生动,在继承传统词风的同时又展现了自身的特点,在南宋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江湖词人在此时出现尤其必要的社会因素,比如当时的社会环境、人口流动等多方面的因素。

要准确阐释南宋江湖诗人文学创作的历史风貌与时代内涵,正确揭示南宋诗史的进程,还需深入到南宋中兴这一特定历史时空,对江湖诗人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进行新的考察。本文主要针对当时的社会流动、科举弊端以及当时政局出发来对江湖诗人流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文人的不幸?文学的大幸?南宋的动荡时局催生“江湖诗人流派”

韩世忠

南宋经过社会流动成为江湖诗人流派产生的重要原因

宋室南渡之后,与金人划淮而治,社会空间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随之,社会流动亦成为宋代历史上尤为剧烈的时期。主要有以下表现:

  • 其一,北方移民随着故国的沦丧而失去家园,流离失所。在宋代历史上,主要出现了三次移民,分别在靖康之难、南宋金对峙、南宋蒙元对峙三个时期。其中,首次大规模移民即是在靖康之难前后。
  • 其二,由于社会的剧烈变迁,名宦故家沦落。宋室南渡之后,许多名宦故家纷纷沦落。蔡迨乃文忠公蔡齐之孙,流落川蜀之际,通过以文干谒韩漉之父韩元吉而重新人仕,但其子蔡武子就没那么幸运,虽亦好文,却长期四处漂流。蔡氏家族一步步沦落,后世终于流寓江湖。庞谦孺乃宰相庞籍之孙,其遭际与蔡迨和蔡武子如出一辙。不只是男性,故家女性后代也往往流落四方,甚至有沦为娼妓者。

《涧泉日记》载:"近来南国冢,半是北人坟庞谦孺,字祜甫,先公友也。自号白苹老人,善骚雅,高甚。陆沈,选调,穷困至死。微佞佛,作莲社。故相庞籍之孙也。"

文人的不幸?文学的大幸?南宋的动荡时局催生“江湖诗人流派”

庞籍

  • 其三,土地争夺和兼并加剧,一些士民因此失去土地,浮游江湖。宋室南渡之后,不仅是北方移民南迁,江淮一带的士民也随军南下避难。如绍兴十年岳飞军队自河南境内南撤时,当地士民"从而南者如市"。在宋金对峙期间,仍有大量归正人南下。南宋中兴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很大。因此,人口密度大大超过了从前,社会上的土地更为紧张,土地的争夺和兼并加剧,一些人失去土地,不得不浮游江湖,以谋生计。

陈藻本来依靠教学授徒和游历江湖而积钱买田,后来田地为人夺走,不得不再次流落江湖。虽然陈藻并未在传统的江湖诗人之列,但通过其遭遇,可以看出当时土地争夺的激烈和一些士民因此步人江湖的历程。

文人的不幸?文学的大幸?南宋的动荡时局催生“江湖诗人流派”

陈藻

南宋中兴时期科举制度的弊端使知识分子入仕无门

自隋唐科举制度确立以来,科举便成为士人人仕的重要途径。至宋代,统治者吸收唐末五代以来武人割据、政权更迭的历史教训,坚持以文化成天下的立国方针,进一步扩大科举规模。因此在宋代,科举人仕就逐渐成为士人主要的进身之途,尤其是对于寒士阶层。然而,科举制度发展至南宋中兴时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弊端,带来不少社会问题。

其一,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和科举人仕的吸引,越来越多的士人希望凭借科举入仕;而同时,虽然朝廷在尽量扩大录取名额,但名额毕竟有限。因此一方面是参加科举的人数在增加,一方面却是录取数额的限制,这就使得大量士人最终被排挤在科举仕宦的大门之外。这种情况在南宋中兴时期尤为严重。在主要以科举方式取士的时代,士人一旦科场失利,便很少有机会能致身仕途。即使是在少数有幸登第的士人中,也由于参考人数过多而伪劣充斥,致使才学之士遭到黜落。

文人的不幸?文学的大幸?南宋的动荡时局催生“江湖诗人流派”

科举现场

其二,由于科场黑暗和考试制度的破坏,大批实学之士不能人选。北宋统治者为了防止科场作弊,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然而至北宋后期,糊名、誊录等制度开始遭到破坏。自北宋末至南宋中兴时期,科场腐败越来越严重。此期甚至还出现了捉刀代笔的现象,性质非常恶劣。可见由于科场黑暗,许多有识之士难以进身。南宋中兴时期科举积弊甚为严重,这是江湖诗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庐陵周益国文忠公》载:"其间富民乃或捐厚利以假手,主司但知据文考校,往往叨预荐送,遂使实学之士返遭黜落。旅进动以千计,为巡捕者纵欲禁止,势不能也。"

文人的不幸?文学的大幸?南宋的动荡时局催生“江湖诗人流派”

周必大

南宋中兴时期的冗官问题严重以及底层士人的无奈

宋初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以来方镇割据、武人擅权的教训,大量扩充文官机构,以维护中央集权,进行国家治理。为了国家稳定,宋代统治者大量择用文臣,甚至不惜官员冗塞腐化。正是由于治理国家的客观需要和开国者的这种指导思想,宋朝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大科举取士的力度。

据学者统计,两宋通过科举共取士115427人,其科举取士之多,可谓空前绝后。宋代的冗官现象,并未因靖康之难和宋室南渡而缓解,反而有增无减。至南宋中兴时期,随着社会的重新繁荣,入仕官吏逐年增加,冗官现象更为突出。

《宋史》载:"今日之要务,莫先于任官,而患其甚冗,官冗久矣,而今为甚。固未尝考其贤与不贤能与不能也。今分职有限,而入流无穷,一官阙则十数人守之。"

文人的不幸?文学的大幸?南宋的动荡时局催生“江湖诗人流派”

朱熹

北宋时期,朝廷逐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取士体系,士人基本上是由科举而人仕,随后依照年限、政绩和资历进行磨勘,从而加官进爵。而在宋室南渡之后,士大夫大量流落,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许多士大夫为金人掠走,另一种是一大批士人四散避难。南宋出现了一个异常情况,一方面冗官不减,一方面士人大量流失,真正的实学之士极为缺乏。

南宋朝廷为了再图中兴的需要,在科举取士和正常的磨勘制度之外,开始注意招揽散落地方的人才和社会底层有才学的布衣之士。南宋朝廷招揽人才的政策,以及少数士人不由科举而进的成功之道,对社会底层士人的诱惑是相当大的。因而自宋室南渡至中兴时期,以干谒权贵或上书论事来谋取一官半职,便成为底层士人的一条求仕之途。这是南宋中兴时期一批士人游谒江湖的重要原因。

文人的不幸?文学的大幸?南宋的动荡时局催生“江湖诗人流派”

戴复古

评价

学界一般认为江湖诗人作为一个群体或流派出现于南宋后期,但事实上,由于南渡之后的社会流动、中兴时期的科举积弊、盛世背后的冗官充塞、底层士人的求仕之途等因素,南宋中兴时期一批江湖士人已活跃于历史舞台,其中不少人成为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诗人群体。并且这些诗人造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生态,逐渐依据这些客观环境以及主观思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采。

名士与谒客的双重精神气格。一方面,他们大多具有传统儒家人世的理想,并以才艺诗声驰名江湖,或与社会名流交游唱和,或受到名公巨卿推许赏识,很多人成为一时名士。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及个人的种种因素,他们多未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因此不得不游寓江湖,干谒权门,以期谋取一官半职。也有少数人虽有薄宦在身,却往往难以施展才学,因而干脆投身江湖,四方游历。

南宋中兴时期江湖诗人虽然远离庙堂,游寓江湖,但他们并非漠然游离于政治之外的士人群体,恰恰相反,大多数人之所以游历江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得到权门显宦的荐引而进人仕途,有所作为,因此他们往往较为关心时政。

但是由于毕竟不是现实政治的直接参与者,而基本上被排除在政治权力之外,他们对于现实政治的立场和心态又与在位的士大夫有所不同,他们在忧怀时势的同时,又多了一份旁观者的无奈和讥讽。

江湖诗人群体多有官职和政治地位,长期流寓江湖,特定的生存状态与创作心态,促使他们建构出一个偃蹇寒困的诗歌艺术世界。南宋中兴时期江湖诗人群体的诗歌创作,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与社会文化内涵。关于南宋江湖诗人及其文学创作的历史风貌、时代内涵、文学史地位等问题,要将其放到相应的时空范围之内进行分析,决不能忽视客观因素与主观原因的双重作用。而南宋诗史的进程,也有待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宋史》、《涧泉日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